马克思主义创新理论
《中华人民共和国法法》建议说明稿
第四章
社会主义社会的准政治制度
第18节
为有相对性的社会主义求解
在上述,笔者想表达的是,社会主义社会确实具有优越性,但社会主义优越性需要通过一定的物质条件、环境才能体现出来!换言之,由于社会主义国家并非存在于孤岛上,且需要与资本主义世界产生联系,因此,就不能脱离现实、环境去孤立地去谈什么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如此,作为社会主义国家,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使自己的优越性,充分表达出来?
马克思主义相对性原理和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原理告诉我们,一切事物的存在与运动都是相对的,经济社会的存在与发展同样也不例外。因此,由于经济社会的存在与发展都是相对的,所以,我们对社会主义社会的存在与运动的认识,就不能搞绝对化。什么叫“不能搞绝对化”?笔者以为,就是不能搞“要么是社会主义经济,要么是资本主义经济”的那一套。
可以肯定,解放以后,尤其是文革期间,我们确实搞了不少“要么是社会主义经济,要么是资本主义经济”的那一套,而这些绝对化的东西,可以说险些让我们丢掉了社会主义。
那么,怎样做才能避免犯绝对化的错误呢?笔者以为,比较科学的方法是,能够充分地认识到“社会主义社会的相对性”。那么,什么是“社会主义社会的相对性”?“社会主义社会是相对性”又表现在哪里呢?作者在上述不是曾经说到,社会主义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吗?既然是“独立的社会形态”,又谈什么“相对性”?如此岂不是在自相矛盾乎?
笔者以为,说社会主义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与社会主义社会所具有的“相对性”并不矛盾。大家知道,任何一种社会都不是突然间从天上掉下来的,社会主义当然也不例外。
至少,我们应当敢于承认,社会主义应该是产生于资本主义社会之后的社会形态。关于这一点,马克思也有“共产主义产生于资本主义母腹”之说。这当然也就说明,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是具有“血缘”关系的,是无论如何也不能把两者看成是毫不相干两事物,更不能把资本主义看成是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敌人。世界上,哪有把母亲,当作敌人的“孩童”?
马克思能够把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关系,比喻成“母亲”与“孩童”的关系是有客观依据的,而不是心血来潮之举。可以说,马克思的比喻并无不恰当之处,因为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本来就应该是连续的。为此,马克思还有“资本主义为共产主义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社会财富”的补充。可见,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非全盘否定资本主义。
但是,马克思并没有搞清楚或者说马克思并没有彻底搞清楚一个问题,那就是,通过武装夺取政权,是不可能在全世界范围内实现共产主义,而只能在一个国家、地区范围内实现。也就更不要说,即便是到目前为止,资本主义还没发展到“寿终正寝”和“穷途末路”的程度。另外,在资本主义走向共产主义的发展过程中,马克思也没有预见到,会有一个“独立的形态”即社会主义社会的客观存在。而从这个意义上说,马克思的“理论”是存在缺陷的。
那么,社会主义社会的相对性又表现在哪里呢?笔者以为,它至少应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社会主义社会存在于资本主义与共产主义社会之间,这也就决定了,在社会主义国家、制度的身上,必然具有上述两种社会形态的身影。其实,任何一种社会制度,都势必会与其相临的两种社会产生联系,因此,具有两种社会形态的某些特征,也就不足为奇了。
第二,社会主义社会的相对性决定了,它既不排斥资本主义的东西,也不排斥共产主义的东西,因为它肩负着由资本主义向共产主义社会发展、过渡的历史使命。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以
第三,社会主义国家按现在的模式走下去,虽然经常会受到美国等一些国家的排斥,但总整体上看,他们还是能够接受社会主义中国、越南的,尽管有矛盾,但最终都能得到比较圆满的解决。而中国之所以能够最终加入WTO,也能从客观上说明这一点。相反,俄罗斯在复辟了资本主义后,至今也未能加入了WTO。以上说明,社会主义社会确实具有相对性。
第四,资本主义世界业已发生着深刻表化,欧洲“统一货币”的实行和“统一宪法”的制定,英国“中左政治”的执政和为内瑞拉石油产业的“国有化运动”,似乎业已说明,当今之人类经济社会,已发展到了“后资本主义”时期也。而科索沃战争的爆发,从表面上看是发生在巴尔干半岛上,而实际上,是因为欧洲“统一货币”的实行,威胁到美圆的地位。
换言之也就是说,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之争,从表面上看是两种意识形态之争,而从其骨子里看,无一不是“国家利益”之争。再换言之也就是说,如果中国能够给美国更多的经济利益或者说“国家利益”,它才不管你是什么“主义”呢!布什总统不是曾经把不能按他的意志办事的一些欧洲国家称为“老欧洲”吗?而实行“中左政治”的英国,为何支持布什?
大家知道,所谓“中左政治”其实是一种由工会组织领导下的国家政治,为什么他们又会去支持布什侵略伊拉克?也就更不要说,前苏联,曾经与法西斯德国,瓜分波澜领土的问题了。由此可见,处于“相对论”中的社会主义,与同样处于“相对论”中的资本主义,已非世界矛盾的主体。那么,什么又是当今世界的主流民意?笔者以为,就是“只有发展才是硬道理”。
什么叫“老欧洲”?不,它完全是一个“崭新的欧洲”!它是一个充满了生机与活力的欧洲!而且还可以肯定的是,它还是一个正在采取自然的方式走向我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并非仅仅是一种理论、理想、假设的欧洲!
因为“统一货币”与“统一宪法”的实行和即将颁布,代表的,本来就是一个人类经济社会发展、前进的大方向!而在那里,定会将有一个关于共产主义理论、学说、能否实现之“谜底”的存在!否则,笔者将会担心,我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世界大同的“孩童”,将很可能会被别人给“盗走”了的“危险”!如果出现那种状况,我们可真的愧对祖先、愧对马克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