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中国将停止在建粮食乙醇燃料项目


    在读我的快评之前,请先阅读以下这篇文章,否则我的评论将成无源之水,索然无味:

   澳大利亚大旱、美国乙醇战略与世界粮食危机——http://blog.sina.com.cn/u/4a8f873a010009ec(引自新浪博客)

     看完报道和这篇博文,我对人类和国家未来的命运感到深深的担忧,并更深刻地理解了为什么前期粮油肉蛋为什么涨幅那么大,理解了为什么政府尤其是温总对节能减排,绿色环保如此极度地重视,也理解了中央为什么上周突然宣布停止曾经巨额补贴的燃料乙醇生产项目,这些看似互不关联的因果事件透视出高层多么远见卓识的深深隐忧啊!刚才正好在看《贞观长歌》,里面大旱来临时人民的惨状让我触目惊心,联想到历史上的自然灾害周期以及每次灾害到来时所伴随的民暴与朝代更替,再联想到60年代的三年自然灾害和98的大洪灾,我的忧虑更一步加深了。这些年连年风调雨顺,年年粮食丰收(而同期澳洲已现五年大旱,澳国也由粮食出口国变为进口国),民众甚至政府开始放松了对粮食危机的警惕;加之丰年谷贱伤农,老百姓种粮和饲养的积极性大为减弱,而代之的是无度的工业区与房地产圈地运动,以及随之而来的种种对自然环境的肆意破坏,长此以往,国家的长期发展必将难以为续,所谓的国家工业化进程也将得不偿失!若再遇天灾人祸(人祸主要是战争和军备竞赛),处境将不堪设想!

     历史总在周期中轮回前进,这些话虽然看似危言耸听,但却无法避免,因为规律不会因一时的假象和人的意志而改变,该发生的迟早都会发生,人类能够做到的只是如何提前做好储备去应对可能的灾难并将损失控制在最小范围之内。因此,无论如何,我们要立足长远,拥护中央的正确决定和战略布局。

     回到投资上,就是一定要长期地,高度地,密切地关注能源及稀有矿产(包括替代能源和能源上游企业)、粮油(包括上游的化肥生产),以及水务环保板块的变化。站在人类乃至国家的战略高度,用战略家的眼光去看待企业的发展并持有其有价证券,是投资智慧的一种体现!


觉非
2007.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