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7月1日起,中国纺织品出口退税将再次降低2%。这意味着纺织行业的平均利润再次直接减少2%。很多纺织企业反映,这样的举措让纺织利润被严重压缩,纺织生产甚至亏本,企业不得不再次面临困境。
出口退税外在因素
中国近几个月的贸易顺差,特别是3月份出现回落后,4、5月都出现了大幅回升,导致人民币升值的压力陡升,主要是来自美国的压力。而纺织品出口是贸易盈余的主要来源之一。
商务部有关官员在今年年初就明确表示,今年的主要任务就是降低贸易顺差问题,以减缓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在去年9月18日纺织品出口退税下调2%之后,今年从7月1日起,纺织品出口退税将再次下调2%,而且并没有像上次那样再给任何的缓冲时间,迫使中国的纺织行业进行结构性调整。
纺织企业还面临多重压力
除了出口退税的压力之外,纺织行业还面临着其他多重压力,也让很多纺织企业感到无所适从,甚至要遭受被淘汰的厄运。
其中之一就是人民币升值一直在侵蚀着纺织品出口利润。自从2005年7月21日人民币直接升值2%以来,人民币汇率一直在走高。
其二,资金短缺的压力。国家减缓人民币升值的另一个途径就是不断的加息,紧缩银根。这使得纺织企业资金的成本在快速的提高。而现在处于纺织淡季,成品库存大量积压,占用了大量的资金,使得企业的资金周转出现了困难,在棉价没有上涨之前,都是占用棉花贸易商的货款来进行资金的周转。
除此之外,近来棉花现货价格也在期货市场价格带动下开始回暖,短短一个月内,棉花现货价格上调了600元/吨。而此时正处于纺织品淡季,纱价却并没有出现太大的上调。纺纱的机器也不能停,必须要买进棉花原料继续生产。棉价上调之前,还可以占用贸易商的货款,但之后,就是现款结算也很难找到合适价格的棉花。
纺织企业的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