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支优秀团队的不拘一格的成功道路
博思艾伦咨询公司大中华区总裁谢祖墀
一支年青的优秀团队,一个本土蚂蚁打败外国大象的故事,读起来实在是一件很轻松而快意的事。阿里巴巴的发展像是一个传奇,淘宝的成功更是其中精彩的亮点。有幸受邀为这个传奇中的精彩部分作序,其实也颇有几分忐忑,生怕漏过了其中的某个关键节点。因为一个如此快速成长的企业,其成功要素一定很多,以至于你都来不及说清这些成功要素的由来,企业已然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尽管我自恃在咨询行业中的20多年都与企业的管理者一同走在管理知识的前沿,也不禁暗自警醒着自己学无止境。
六七年前,网络经济大浪淘沙,阿里巴巴能生存下来,还不断发展壮大,先后创立了淘宝、支付宝,在中国打败了全球电子商务霸主eBay。这个马云和阿里巴巴的故事已经广为人知,可是还是很高兴地从作者爽直风趣的生动描述中,再次体会马云和他的团队的那份谋略和潇洒,从中看到顽强而执着的企业家精神支持着阿里巴巴沿着一个坚决的方向发展,在战术上却有一些怪杰式的创意让阿里巴巴笑傲江湖。
和很多快速成长的公司一样,马云和他的团队的成功,与其在几个关键时刻做出的正确的战略选择密不可分。而在这些决策点之间发生的故事,则是他们之所以能做出正确决策的伏笔。
第一个关键时刻,2003年,阿里巴巴开始有赢利,打算投资到别的项目上创造新的赢利点。面对当时火热的房地产投资市场,马云和他的团队却非常清楚他们的战略目标是什么,所以坚持采取与核心业务相关的多元化发展战略。于是他们根本没有考虑过诸如投资房地产之类的偏离核心业务的投资方向。这一点极为重要,因为它为阿里巴巴以后的一系列发展打下了资金基础和企业专长基础。这个发展战略的聪明之处在于,一方面,阿里巴巴虽然已经开始盈利,但是资金仍极为有限,如果投资到与自己核心业务毫不相关的行业,必然会削弱自己的核心业务和竞争能力;另一方面,尽管当时阿里巴巴已经做得有声有色,在中国中小企业B2B市场上处于领导者地位,但事实上,整个电子商务行业的竞争环境并不像一般人所看到的那样平静,阿里巴巴还面临着巨大的潜在威胁。就像马云所意识到的那样,电子商务事实上是没有边界的,B2B,B2C,C2C都可以共享同一种模式的电子商务平台。这就意味着,亚马逊,易趣,Ebay总有一天会进入B2B市场,成为阿里巴巴的竞争对手。阿里巴巴没有耗费资金来分散自己的核心业务而是用这笔钱创立了另一个电子商务平台—淘宝。对于很多中国企业来说,这种夯实核心业务的思想是一个值得学习借鉴的战略意识和战略选择。
第二个关键时刻,eBay收购易趣,进攻中国C2C市场时,马云选择了主动出击,发展自己的C2C市场—淘宝网。阿里巴巴要想成为中国电子商务行业的领导者,就必须进入C2C市场。在具体执行这个战略的时候,阿里巴巴则显示出其过人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淘宝创立团队既谦虚地向先驱者易趣和eBay学习,借鉴其网站架构和商业模式,又针对中国的社会环境和商业环境,承诺三年内不向交易者收取任何费用,并创造出支付宝这个保证交易双方利益的支付系统。尽管淘宝现在并不赚钱,可是这一战术却搅乱了竞争对手的阵脚,而一系列频频推出的方便交易双方的服务,更是为自己培养了一大批忠实用户。
阿里巴巴和淘宝的成功,有太多的细节值得我们去细细体会。我更愿意向大家推荐两个决定了在关键时刻正确抉择的内在原因:一是有一支优秀的领导团队,二是不拘一格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在博思艾伦对企业成功的基因分析中,成功的企业往往都有正确的战略方向和灵活的战术方案。在这本书里,作者以干净利索又不失幽默的语言所描述的故事在带给读者快意之余,其中翔实的一手资料,包括那些关于马云和他的团队创业故事的点点滴滴,以及像倒立思考这样的行为都是思想的体现,有意或是无意的。看这些故事,如同读人物传记,循着人物思想发展的线索,或许会获得更多领悟和启发。
有很多成功是相似的,但成功的路径却很难复制。对于面对快速变化市场的企业管理者而言,学会思考,无疑比学会决策更加重要。像这样一个快速成长企业的成功故事,就像一个浓缩了智慧和创意的百宝盒,相信您会从中收获一点有益的成功思维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