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为医疗腐败埋单的原因分析


 

说中国的医疗体制腐败,业已成为共识。有一下几个方面可以证明:第一,老百姓看不起病而我们的公务员不用发愁,因为他们在享受超国民待遇;第二,为了保护公务员们的这种超国民待遇不变,政府情愿先拿我们的、本来是在按市场经济规律办事的药品生产企业开刀,而把医院的药品加价行为当作是“合法”;第三,只要有看病、吃药不花钱或基本不花钱的腐败的医疗体制存在,药价就不可能降下来,而政府宁可让全国人民的医改去适应这种腐败的医疗体制。

 

绝不能把医改失败的罪名记在市场经济头上

 

市场经济讲求的是产品的供求关系要守恒、平衡的经济,它是市场经济规律、价值规律的体现。大家知道,我们中国现在搞的是市场经济,要搞市场经济,无论是政府还是企业都需要按市场经济规律和价值规律办事。这显然是作为搞市场经济国家的必须要首先做到的一件事情,可以说是毋庸质疑的。可是,现在却有位部长说,“医疗体制改革不能搞市场经济”。

他的观点是:如果搞了市场经济,老百姓就更看不起病和吃不起药了。其实,这是一种非常狭隘和本末倒置的市场经济观。当然,它更不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原则和规律。咱们就拿药价降不下去的这种现象来说,其根源就在于有人不用花自己的钱买而不在于企业的药品的价格高。换言之,如果政府不为高药价埋单,大多数患者都不会花高价买同一品质的药。

这是再简单也没有的道理吧?为什么已经降了价的药品能够在农村的市场上买到而一旦到了城市的药店里就消失了踪影?除了城市的人与农村的人相比之下有钱外,就是由于在城市里拥有大量的看病、吃药不花钱和基本不花钱的公务员。而从这个意义上说,城市里的平民阶级不但没有沾上医疗体制改革的什么光,反而倒成为了城市药价居高不下的牺牲品。

比如,让医院从药价中得到经济收益,这是药品价格降不下来的又一重要原因。大家知道,作为医生和医院,应该通过自己的医术挣钱,压根就不应该从药价中牟利。这个道理走到天边都能够讲得通。而我们的政府又是怎么做的呢?当然是隐忍医院按一定比例加价。也就是说,我们政府已经把医院变成了一个“终极药品零售企业”。作为医院,当然乐不思蜀。

试问,政府为什么就是不敢动医院这根大筋呢?道理其实很简单,那就是,传统上的医院都属于卫生部门管——尤其是带“人民”二字的那些医院。即便不带“人民”二字,也有相当一部分医院属于“国营”企业,例如所有的医学院附属医院,和各部委、机关、事业单位所属的医院等。为什么那位部长说医改不能搞市场化?真正的原因是,不能革了国有医院的命!

可是,我们不属于上述医院不能报销的老百姓们可就苦了!

 

不砸烂医院和公务员特殊待遇医改就甭想成功

 

严格地说,之所以会出现上述这些不尽人意的地方,根源就在于,我们政府的、主持医改的领导干部们压根就没有把自己的心思放在人民的这一边而是放放在了个别人和医院的那一边。于是,由于存在上述私心,所谓医疗体制的改革,也就自然成为了一句空话。但在改革洪流之下又不能不改,所以他们就只好拿我们老百姓的经济利益,当作牺牲品对待了。

为什么?因为我们的老百姓老实,是弱势群体,他们翻不起大浪,而且又能够完成上级领导和人民群众要求改革的呼声。至于说改革以后的效果,谁在这场改革大潮获得了利益和谁在这场改革大潮中受到了损失的问题,他们都可以不考虑。至于说如何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问题,如何坚持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特征,如何保持国家的长治久安等问题,均没理会。

笔者以为,我们没有理由怀疑那些主持医疗体制改革的人们的智商!他们为什么就不能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呢?很显然,他们已经不再是广大人民群众的代表。那么,我们又能否说,他们就能代表的党和国家的利益?当然就更不能说了,因为能够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乃中国共产党和国家的“根本利益”,而且已经写入了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里。

换句话说,他们曾经搞得那个所谓“医疗体制的改革”是违法的,因为它没能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当然,他们也没有代表能够让更多的人民群众就业的广大的医药企业的利益,并且把中国自己的医药企业,放在了一个与国外的医药企业不平等的位置上。作为一级又一级的政府,有本事把进口的那些外国企业的药品的价格也给降下来!那才算真本事!

现在笔者甚至在怀疑,我们的政府是不是还是人民的政府,是不是还在为我们自己的企业在做事情!然而,更令人不安的是,我们的政府在最近的一段时间里,又在搞什么“医保”起来。从表面上看,这似乎是在为人民群众做事情,而实际上,一旦医保普遍搞起来,我们的医院就更加地腐败了!为什么?就因为当患者一交钱时,就有收费员人问:“医保了没有”!

为什么要问这句话?因为下药和收费均不相同!可以肯定,如果不能彻底砸烂了医院和公务员的种种特殊待遇,中国的医疗体制改革,就甭想成功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