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产数控机床的发展现状
随着世界科技进步和机床工业的发展,数控机床作为机床工业的主流产品,已成为实现装备制造业现代化的关键设备,是国防军工装备发展的战略物资。我国的数控机床产业发展起步较晚,基于技术、市场等多方面的原因,数控机床产业是从“六五”起步,到“七五”引进技术、合作生产,继而“八五”又消化吸收并实现了自主版权的开发。
目前我国数控机床的数量和品种,尚不能完全满足国内市场需求。数控系统装置是数控机床的神经中枢,也是一直以来阻碍中国数控领域发展的关键环节。相对与我国机床市场的巨大商机,国产数控机床的高端发展及待提升!
>>>>二、国产数控机床产业及待解决的瓶颈之处
(一)以科技创新为先导
中国数控技术和产业经过40多年的发展,从无到有,从引进消化到拥有自己独立的自主版权,取得了相当大的进步;但真正创新的成分不多,在国外模拟伺服快过时时,我们开始搞模拟伺服,还没等我们占稳市场,技术上就已经落后;在国外将脉冲驱动的数字式伺服打入我国市场时,我们就跟着搞这类所谓的数字伺服,但至今没形成大的市场规模……
种种的示例说明,模仿固然可以加快发展但其真正的“芯”仍需要我们自主创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努力研究具有中国特色的实用的先进数控技术,逐步建立自己独立的、先进的技术体系。在此基础上大力发展符合中国国情的数控产品,从而形成从数控系统、数控功能部件到种类齐全的数控机床整机的完整的产业体系。
(二)商品化发展仍是切肤之痛
近几年我国数控产品虽然发展很快,但真正在市场上站住脚的却不多。就数控系统而言,国产货仍未真正被广大机床厂所接受。
影响数控系统和数控机床商品化的主要因素除技术性能和功能外,更重要的就是可靠性、稳定性和实用性。以往,一些数控技术和产品的研究、开发部门,所追求的往往是一些体现技术水平的指标(如多少通道、多少轴联动、每分钟多少米的进给速度等等),而对影响实用性的一些指标和一些小问题却不太重视,在产品的稳定性、鲁棒性、可靠性、实用性方面花的精力相对较少。
另一方面,数控系统和数控机床不像家电类产品那样易于大批量生产,应用环境也不那么简单。数控产品是在生产环境中使用,面临的是五花八门的工艺问题。如果开发部门对这些问题掌握得不透,就难以将产品设计得很完善。而且数控产品的某些问题在开发、试用,甚至鉴定时都难以发现。这就造成,同样型号的数控机床在有的用户那儿运行得很好,而在别的用户那儿却表现欠佳。
(三)管理和营销作为产业发展重点
经过20来年市场风雨的冲击,国人已越来越认识到,技术固然重要,但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下,要在激烈的全球竞争中获胜,管理和营销就显得更为重要。例如,我国台湾生产的数控机床不但占领了大陆市场的相当大的份额,而且还打进了美国市场。重要的一条就是在企业管理和产品营销上下了工夫。
而我们长期以来把主要精力放在开发技术和提高水平上,忽视了经营管理、市场开拓、产品营销等方面的工作,结果在新技术、新产品开发出来以后,在产品质量提高以后,企业仍然处于产品销售不畅的困境。国内外的经验说明,数控产品的竞争力不仅取决于技术,更取决于经营管理能力和营销能力。
(四)大力加强技术支持和服务
数控系统和数控机床作为典型的高技术产品,对用户的技术支持和服务是相当重要的。以前国产数控产品丧失信誉的原因,除可靠性问题外,另一大问题就是缺乏有力的技术支持和服务。用户花了很多钱买的数控机床或数控系统,一旦出现问题却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以后谁还敢买我们的产品。因此,应将对用户的技术支持和服务当成重要的日常工作来抓,使我们在市场上向纵深挺进时,有一个强大后方。因此,为了取得数控产品市场竞争的全面胜利,必须建立以技术支持和服务为核心的强大后方。当然,为赢得主动,后方也须主动出击。目前,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如网络和多媒体),将为建立新一代立体化的技术支持和服务体系开辟新的途径。
>>>>三、国产数控机床:我的中国“芯”
(一)国产数控机床应用国产数控系统示范工程通过鉴定验收
(二)国产数控机床呼唤“中国脑”
在沈阳机床集团现代化的车间里,有30台套一字排开的数控机床。中国科学院沈阳计算机研究所所长林浒说起它们充满了自豪,“以往这样的中高档数控机床用的都是国外数控系统,你们看到的这30套机床装备的都是‘中国脑’。”
在辽宁省和沈阳市政府的大力推动下,“国产数控机床应用国产数控系统示范工程”于今年4月2日正式实施,沈阳机床集团与中科院沈阳计算所、沈阳高精数控技术有限公司联合攻关,迈出了国产高档数控系统产业化的关键一步。“利用沈阳机床集团的机床,配套使用沈阳高精数控公司的数控系统,构成高档数控机床,并在大型企业重点用户中示范应用,力求在国产高档数控系统方面实现技术、产品及市场应用的突破。”这正是“示范工程”的内涵。
据介绍,此次示范工程的目的主要有三点:一是找到技术创新与产业化的结合点;二是树立国产品牌,增强用户信心,提高对国产数控系统的认知度;三是推动数控系统厂家、机床厂家和最终用户的三方密切合作和协同配合,推动国产数控系统规模产业化。
(三)国产数控系统产业需要形成规模化
为使技术优势转化为市场优势,让国产数控系统真正走出实验室,2005年1月,沈阳计算所暨高档数控国家工程研究中心联合社会优势资源成立沈阳高精数控技术有限公司,以此作为国产数控系统的产业化推进实体和新的创新平台。2006年,在沈阳浑南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这家公司又建起了大型、专业化的国产数控系统产业化基地。从此,“规模化”与“自主创新”一道,成为国产数控系统新的奋斗目标。
(四)国产品牌打造核心竞争力
据介绍,日前示范工程已经完成了一期30台套国产数控机床的配套合作工作,共为沈阳机床集团生产的6大类11个型号的30台套的数控机床装上了“中国脑”。令人兴奋的是,这批国产机床既有代表先进水平的五轴联动加工中心、多过程复合机床,也有具有量大面广特点的立式加工中心和全机能数控车床。而目前所有配套产品已经完成了精度检测及样件加工,检测结果均符合出厂要求,其中五轴联动车铣复合加工中心和五轴联动高速加工中心还加工出了高档叶轮和叶盘,这证明国产的高档数控系统已经达到了国外同类产品的先进水平。
>>>>大把评论:经历了风雨,我们终于可以看到了那令人欣喜的彩虹,国产数控机床产业在几代人的共同努力下终于向着世界最高领域迈进,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未来的一段时间里,我们的母机行业将会有更大的进取,在装备制造业轰轰烈烈发展的当代,国产数控机床业必将取得令人赞叹的成绩!(吴鹏 编辑)
欢迎转载,不过请注名作者和出处,否则我们将保留诉助法律的权利!
【推荐阅读】 中国数控机床现状及发展中的主要问题 |
【推荐阅读】 我国机床行业海外并购的几点启示(图) |
【推荐阅读】国产高中档数控系统在数控机床批量应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