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在这里写日志的打算。
甚至没有继续在网上写东西的打算。
不是不想写,而是没时间写。
事情越来越多了起来,手头的几个课题还没完成。
一个是国家社科基金课题,我写近代和谐文化。
一个是省社科规划课题,
教师教育法制建设,
我准备写近代的教师教育法制建设。
都是工作性质带来的课题,
都不好拒绝。
我就是没学会拒绝。
但是我尽量把所有的这类课题都往历史上靠,
而且尽可能往近代中国历史上靠。
即使是农民工这类现实的问题。
我也在想近代中国历史上的农民工又是怎样一种呈现呢?
一想起来,就觉得罗志田描述的现象很真切:
一方面,很多人找不到论文题目,导师给学生也找不到题目。
这个价值中国网站,以前我并不知道。
我只在博联社更新博客,
其他的博客或网上的所谓专栏,多为这些网站邀请
只好都请朋友帮忙复制粘贴。
价值中国网也是。
开了专栏,
我自己其实没动手的
自己动手,其实效果也一样,
我连门都几乎没串过。
对不起,不是孤傲,
是没时间。
今天,编辑又联系说,请我也写日志吧。
这一来,朋友不可能帮忙了吧。
只得自己写。
我很想拒绝,又不忍。
现在想来,
自己劳苦,多受“不忍拒绝”之累。
怎么办?我想,还是每天写几句,读书日志吧。
看了书,抄几句上来。或有点感想,下班时便总结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