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谁允许职能部门的审批睁只眼闭只眼
李华新
日前,内蒙古自治区敖汉旗下洼镇峰水山村90位村民联名致信本报,反映该村北面毛头山金矿私挖滥采,对生态环境和村民生命安全构成威胁。记者赴当地调查发现,有关部门对毛头山金矿的审批手续存在漏洞,矿山企业从探矿权、营业执照、采矿证的取得,到逃避环评,存在严重违规行为。但有关部门审批起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2008年01月11日04:1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报道说,峰水山村共有112户、400位村民,距下洼镇政府所在地20多公里,距敖汉旗政府所在地60公里,本是一个偏僻安宁的村庄。自从村北的毛头山被勘查含有金矿后,小村多年来的宁静被打破了。笔者不想复述事情的经过,大致的经过就是这个金矿在被允许开采之后,相关的手续并没有健全,《矿产资源法》规定,设立矿山企业,必须由审批机关对其矿山设计或开采方案进行审查,审查合格的,方予批准。而是在此后的两年后才陆续办全的,而起类似这样的金矿好像是作为
2005年5月,经旗政府招商引资,福建客商在敖汉旗工商行政管理局注册成立了“敖汉旗光源工贸有限公司”,经营范围包括金矿采矿和选金,准备对毛头山金矿进行探矿和开采。此后,便开始了生产,但是事实上,直到2007年9月,光源公司才拿到有关单位设计的《毛头山矿区岩金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这就意味着,因工商部门审查不严,本应作为矿山企业注册前置条件的开采方案整整迟到了两年。
光源公司“炼金”用的是堆浸法,即矿石经过开采、破碎、磨矿等流程后,进入氰化槽进行氰化浸出,再熔炼为成品合质金。据敖汉旗环保局有关负责人介绍,选冶流程中主要的选冶药剂为剧毒物质氰化钠,含氰化物的水一旦泄漏,不仅污染地下水和地表水,更会危及周边村民的生命安全。
2006年6月,峰水山村一带突降暴雨,山洪暴发。村民反映,山洪导致村里100多棵杨树和20多只羊死亡。他们这时才发现,毛头山金矿没有建应急用的事故防护池,连降大雨后,含氰化物的“毒水”因设备贮存不下而泄漏出来,随山洪下泄,穿村而过。
峰水山村采访时,村民忧心忡忡地对记者说:“防护池也好,露天开采也好,光源公司总是被俺们追着走,主管部门很多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这咋行啊?现在俺们只能靠往水缸里加盐,来减少氰化物中毒的可能性,天长日久地,光源公司这样开采下去,或是他们挣够钱跑了,谁来保障生态环境和我们的安全呢?”
事情的过程并不复杂,但是在开采生产的过程,确是颇为耐人寻味的,可以肯定的说,这家公司一定是有来头的,而敢于这样干,也一定是那个级别的领导同意的,因为如果有关领导的没有示意或是授权,凭这家公司就敢于坏了国家的规定,并且置村民的利益不顾,没有点来头也不敢。
为了尽快见到经济效益,为了尽快增加收入为了当地经济的发展,理由总是很充分的。但是唯独不会把百姓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没有把如何保护环境放在首要的地位。还是村民说得深刻,等到这些人把钱挣够了,等到那些因此显现出在的政绩提拔当官,拍屁股走人之后,这里的村民开始还要在这里居住生活的,可是谁来保证生态环境和他们生存的天地呢?!
节能减排,重视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在不对生态有破坏的情况下,发展当地的经济这是今后经济发展的一个方向,可是这些和人们对既得经济利益的和财政收入而言,确是有段距离的,这个距离即使过程再短,对于一心要尽快见到投资效益和当地财政有收入的迫切心情来讲总是很慢的,唯有置国家的政策规定于不顾,置村民的利益于不顾,才可以实现自己对资源疯狂的掠夺性的开采。
要命的是一些主管部门在得到好处之后,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而他这样以来,真正受到损失的确是国家和人民的利益。那么谁允许他这样做呢?显然不是国家的要求,而是私欲的或是小团体的利益在作祟。而深层的原因则是经济发展和执政者的个人政绩之间的结合中,个人升官发财心理与经济发展和谐发展不适应的矛盾,大到国家小到个人的个体行为,则用不同的形式表现出来,运作的润滑剂就是产生腐败的利益驱使。谁来指使,腐败的利益在 驱使。
(济南 李华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