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不要担心了,现在有中组部在给老实人撑腰了


  终于不要担心了,现在有中组部在给老实人撑腰了

  文/朱有祥

  最近《人民日报》刊登仲祖文的社论《不能让老实人吃亏》,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可见老实人吃亏已经成为众夫所指的局面,也成为目前人事改革和监督的重点。

  但是如何不让老实人吃亏呢?我们首先要弄明白老实人为啥会老吃亏?

  我们翻开词典就会发现,“老实”有三种解释:一是指为人坦荡、诚实;二是循规蹈矩;三是不聪明的婉辞。我想老实人在这里可以解释成为人坦荡、诚实,遵纪守法的人。

  然而在当今一些场合一些官场“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没有太多空间,往往被一些人视为没有“能力”,没有“本事”的代名词,偶尔听到别人闲谈中对‘老实人’的议论都会说“某某人,好是好,就是有点‘太老实’。”语气中既有惋惜,也有轻视。相反,对投机取巧、善于钻营的人则称其有办法,有路子,点子多,有能力,敢想敢干,胆子大……等等,语气中流露出钦佩和信任。一时之间,老实似乎又被这些成了不聪明的婉辞,“傻”的代名词。

  民间有些地方流传这么一首打油诗:富了投机钻营的,提了吹牛拍马的,树了弄虚作假的,苦了奉公守法的。我想这是对老实人为啥老吃亏的最好注释。

  首先,老实人不会善用舆论“捧香”自己。我们只要翻开反腐倡廉镜头就会发现,那些没有露出“马脚”的腐败分子,在广大群众的眼里一般都是“廉官”;有的还被群众称之为人民的“新时期焦玉禄好公仆”;这种不可估量的“社会效应”,都源于“舆论”的特殊导向和宣扬作用。有的贪官不择手段,不惜一切代价,千方百计“联系”新闻媒体,为自己“吹喇叭”、“树形象”,“留名声”。广西钦州市交警支队原副队长兼市公安局机动车检测中心原主任黄祥欢,靠走私、贪污受贿获赃款达1200余万元,为了不败露其贪污痕迹,竟花费百万余元买通媒体,使自己的名字出现在《中华改革英杰》、《中国当代改革者》和《中国改革者风采录》上,还花大价钱在广西一家报纸上以《能人黄祥欢》为题进行大肆吹捧。河南灵宝市地税局原副局长卫建设是个“雁过拔毛”的家伙,贪得无厌,查清的收受贿赂款为160万元,“查不清”的属“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的财产达300万元,这么多钱需全家不吃不喝600年才能积聚。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巨贪,却在1998年恬不知耻地让人以他为原型,编造出一个催人泪下的小品《稽查局长》,说是一个税务局长勤奋工作,身染重病,因清正廉洁而无钱治病,女儿为治他的病到处去捡易拉罐卖了70余元,结果还捐给了希望工程。

  其次,老实人不会“包装”自己。有许多的“贪官”们也都对包装有着特殊的悟性,一个个都善于包装、精于包装,俨然天生的包装大师。他们用包装增加自己头上的“红色光环”,用包装来增加自己的欺骗性,用包装来增加自己权力的分量,用包装来减少他人对自己的怀疑,用包装来增加自己的“安全系数”……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贪官污吏们的发迹史就是一部精巧的包装史。比如在各种政治荣誉,不怕“身上花环套套多,头上桂冠一顶顶”。特别是“廉政公仆”、“优秀共产党员”、“劳动模范”等这些政治“含金量”较高的“称号,都是他们的“抢手”之物。因为这些“荣誉”是必不可少的。不少贪官污吏都有一大堆的奖章和荣誉。譬如,湖南涟源钢铁厂原厂长、总经理宋焕威是全国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有杰出贡献的优秀中青年专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还是湖南省八届人大代表,荣誉一大堆,但收受贿赂310万元。另外贪官污吏们喜欢用行动和语言来包装自己。比如,四川省交通厅原厅长刘中山就是这样的人,故意做出几件拒礼受贿的事,并大肆宣扬,以获得廉洁从政的美名。一次,澳星公司派人将100万元的钱送给刘中山,他就专门让厅纪委和保卫处将这百万贿赂退回给澳星公司,从此,他就获得了“廉政厅长”的好名声。其实,这是一种自编自演的一场弃小捞大的闹剧,是专做给他人看的,刘的胃口大得很那!私自将1300余万元贪进了自己的腰包。还有身居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之职的成克杰说:“想到广西还有1000万人还没有脱贫,我这个当主席的觉也睡不好。”背后呢?伙同情妇合贪4000万元。福建省上杭县原女副县长罗凤群的“表演”更绝:“我若贪污一分钱,就将我开除党籍;我若受贿一分钱,就将我枪毙。并可一直枪毙到我的孙子。”而事后查明,罗凤群共受贿人民币20.3万元。

  再次老实人不会用假政绩“掩饰”自己,假政绩甚至被百姓误称为“能力”。因为政绩是官员们的“政治资本”。俗话说得好,有政绩,说话就有底,可以掩盖“失误”,也是提拔的依据,一些大大小小的腐败官员都在挖空心思地搞“政绩工程”、“形象工程”。有的弄虚作假,欺上瞒下;有的“劳民伤财”,不顾群众利益;“要成绩做假报,要升官就报假;有了‘政绩’好升官,升了官发大财……”目前,造假政绩已成为某些基层干部步步攀升的阶梯。像安徽阜阳市的肖作新,安徽省原副省长王怀忠等等,都是从基层的官员逐渐被提拔晋升上来的,他们升官的“法宝”就是制造假成绩假政绩。再比如安徽省原副省长何闽旭据当地人士介绍,何是一个能干、敢干的“能人”,有思路、有口才、有能力。在他主政池州期间,干了不少实事,口碑不错。他大力招商引资,不少重大投资项目都是他亲自抓,并且提出了“工业强市”的口号,使池州落后的经济面貌得到了改观。其实好多都是面子工程,用当地的土地卖出来的假政绩。

  事实上,老实人正是因为不像会“投机钻营”的腐败官员伪装自己,经常会吃亏,但是老实人的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勤政为民,勇于奉献,善谋富民之策,多办利民之事,反而赢得了百姓的认可和尊重,而恰恰是“投机钻营”的很难维持下去,把党风民风搞坏,无法得到人民的欢迎,最终得到应有的抱应和下场。

  因而说中共中央组织部日前发出的通知正是看破“投机钻营”的天机,要求各地在人大、政府、政协领导班子换届中,坚决防止和严肃查处拉票贿选等严重违反换届纪律的问题,“绝不让正派老实的人吃亏,让投机钻营者得逞”。这也正是顺应民意,顺应改革发展潮流,顺应建设全面小康的需要一个远见之举。是"老实人老吃亏"寿终就寝时刻到了,更为那些德才兼备、注重实绩、群众公认的,想干事的人有机会、能干事的人有舞台、干成事的人有公论;正像胡锦涛总书记于2007年4月在宁夏考察时要求的那样的,要求各级党委按照中央精神抓好换届工作,全面贯彻德才兼备原则,营造风清气正的换届环境,对那些长期在条件艰苦、工作困难的地方工作的干部要格外关注,对那些不图虚名、踏实干事的干部要多加留意,对那些埋头苦干、注重为长远发展打基础的干部不能亏待,真正把自觉坚持科学发展、善于领导科学发展的优秀干部选拔到各级领导班子中来,努力把各级领导班子建设成为朝气蓬勃、奋发有为、团结和谐的坚强领导集体。说到底,就是让那些长期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不“吃亏”,让那些“投机钻营”才真正“吃亏”,想欺诈百姓血汗一点机会没有,相反把党的事业和人民幸福全交给那些不图虚名、踏实干事、埋头苦干、注重为长远发展打基础的、坚持科学发展、善于领导科学发展的老实人,给他们一个大展才智和为民做事的机会和舞台,党和人民才更加放心,全面小康社会才能实现得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