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抓住加入世贸组织的历史机遇,积极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
做好加入世贸组织的应对。我们成功应对了加入世贸组织过渡期的各种挑战,抓住了加快发展的宝贵机遇,为我国发展赢得了更大的空间。共清理各种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2300多件,将关税水平从入世时的15.3%降为目前的9.8%,取消了进口配额和许可证等非关税措施。扩大了服务贸易的开放领域,运输、电信、分销、保险、证券等行业开放程度大幅提升。统筹开展综合应对,培训各级干部。建立应对WTO争端解决的部际联合工作机制,充分利用WTO规则维护我国权益。入世以来,轻工、纺织等传统优势产业加快发展,装备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产业在参与国际竞争中发展壮大。
深化多边和区域经贸合作。2005年在大连成功举办WTO小型部长会议,并推动香港部长级会议取得成功。稳步推进自贸区谈判,已同中国香港、中国澳门、智利、东盟、巴基斯坦等签署实施了6个自贸协定,已完成谈判和在谈的自贸区12个,涉及29个国家和地区,涵盖我国外贸总额1/4。与东盟签署并实施了自贸区货物和服务贸易协议,促进了10+1、10+3机制的深化。CEPA及四个补充协议的实施,推动了港澳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内地开放。近年来,我国与129个国家和地区、13个国际组织建立了多双边联委会机制180多个。我国已与123个国家签订了双边投资保护协定,对加强多双边经贸合作发挥了重要作用。
加强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经贸合作。通过中美战略经济对话、中日经济高层对话,加强了与主要经贸伙伴的协调与沟通。在中俄互办“国家年”期间,成功举办了65项经贸活动。不断丰富上海合作组织经贸合作内容。参与筹备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积极落实8项对非经贸合作举措。建立了“中国-加勒比经贸合作论坛”、“中国-太平洋岛国经济论坛”两个机制,并成功举办部长级论坛及系列多双边活动。
化解贸易争端。我们积极应对反倾销、反补贴等各类贸易摩擦。通过建立 “四体联动”工作机制、指导企业应诉、加强法律抗辩等措施,应对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加强了产业损害预警机制建设,将产业安全数据库的监测范围扩大到石化、机械、轻工等15个重点行业的8000家企业。推动76个国家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
做好加入世贸组织的应对。我们成功应对了加入世贸组织过渡期的各种挑战,抓住了加快发展的宝贵机遇,为我国发展赢得了更大的空间。共清理各种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2300多件,将关税水平从入世时的15.3%降为目前的9.8%,取消了进口配额和许可证等非关税措施。扩大了服务贸易的开放领域,运输、电信、分销、保险、证券等行业开放程度大幅提升。统筹开展综合应对,培训各级干部。建立应对WTO争端解决的部际联合工作机制,充分利用WTO规则维护我国权益。入世以来,轻工、纺织等传统优势产业加快发展,装备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产业在参与国际竞争中发展壮大。
深化多边和区域经贸合作。2005年在大连成功举办WTO小型部长会议,并推动香港部长级会议取得成功。稳步推进自贸区谈判,已同中国香港、中国澳门、智利、东盟、巴基斯坦等签署实施了6个自贸协定,已完成谈判和在谈的自贸区12个,涉及29个国家和地区,涵盖我国外贸总额1/4。与东盟签署并实施了自贸区货物和服务贸易协议,促进了10+1、10+3机制的深化。CEPA及四个补充协议的实施,推动了港澳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内地开放。近年来,我国与129个国家和地区、13个国际组织建立了多双边联委会机制180多个。我国已与123个国家签订了双边投资保护协定,对加强多双边经贸合作发挥了重要作用。
加强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经贸合作。通过中美战略经济对话、中日经济高层对话,加强了与主要经贸伙伴的协调与沟通。在中俄互办“国家年”期间,成功举办了65项经贸活动。不断丰富上海合作组织经贸合作内容。参与筹备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积极落实8项对非经贸合作举措。建立了“中国-加勒比经贸合作论坛”、“中国-太平洋岛国经济论坛”两个机制,并成功举办部长级论坛及系列多双边活动。
化解贸易争端。我们积极应对反倾销、反补贴等各类贸易摩擦。通过建立 “四体联动”工作机制、指导企业应诉、加强法律抗辩等措施,应对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加强了产业损害预警机制建设,将产业安全数据库的监测范围扩大到石化、机械、轻工等15个重点行业的8000家企业。推动76个国家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