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天入地——长白山搜山纪实


林小骥/图文


    半月前几位重量级老板曾邀王志纲一道乘专机赴长白山共谋投资大计,他们的设想一提出就得到了当地政府的高度认同。很快王志纲工作室作为先遣部队,受命对长白山进行实地考察,提供具体的战略实施方案。


    十一假期没过几天,工作室就派出了由上海战略中心路总带领的一个三人小分队,前往吉林省抚松县,对长白山地区的旅游资源和项目可行性进行前期调研。而考察抚松境内是否有适合建设滑雪场的优良环境是其中任务之一。


    路总是在吉林的大山里长大的,十几年来纵横中国,此次终于回到老家,好似放虎归山,激情满怀。晚上到达抚松,吃过晚饭,调研小组立即开始研究地形,根据对滑雪场的特殊要求,寻找出那些落差在四百米以上的山峰。当最终定下几处适宜的考察地点时,已是深夜十分。第二天一大早,小分队就坐着吉普车开始了搜山行动。


    车至果松岭,路总下车嘹望了一下周围的环境,一声“上山看看”,话音刚落,他已经撩开长腿消失在山林中,几个年轻人在后面紧赶慢赶也难以追上。当经过一个100米的大坡爬到顶时,个个都是气喘吁吁,大汗淋漓。谁知这仅仅算是热身。下山开车没走出多远,一行人又在路总的带领下对主峰发起了冲锋。


    山间本无路,人走得多了就成了路。我们拨开树枝,躲开带刺的藤蔓,踩着秋天的落叶,不停地攀登。除了观察随身背着的GPS定位仪,我们还时不时停下来测量一下海拔,俨然是个地质考察队。当我们刚开始对果松岭这座山的走势及坡度有点感觉时,“可以下山了”,路总一声号令,没等我们反应过来,他已经是在几十米开外了。


    爬了一上午山,中午在农家菜馆吃正宗的七种花样的东北饺子,我们胃口大开,没几分钟就解决了战斗。接着又上车赶往另外一处考察地点。晚上在酒店的房间里上网了解世界各地有关滑雪产业的相关资讯直到深夜。抚松县的夜晚异常安静,爬上床倒头就睡,很久没睡过这么香的觉!
    第二天一早,当我们走出驻地的大门,看到警察已经在政府前面的广场上围起了警戒线,原来为了能让我们从空中对抚松县地形地貌有更全面的认识,当地领导几天前就费了很大劲,想办法从长春租了一架防火直升机。政府前的广场成了临时停机坪。


    果然没过多久,直升机的轰鸣声便从远处传来,一架包括驾驶员及领航员在内的六座小型直升机降落在了政府的大楼前。小县城热闹起来了,人们一下子把广场团团围住,我们和飞机都成了围观对象。


上直升机前,当地领导给我配备了一台佳能数码单反相机,拍摄的任务就靠我了。直升机平稳升起,前往我们要考察的两处山地。天公作美,抚松县内万里无云,直升机下是广袤的大地,金色的秋林,蜿蜒曲折的松花江,就连远处头顶积雪的长白山也清晰可见。东北大地的壮美景观令人陶醉。


    直升机没过多久飞到了考察区域的上空,飞机盘旋着,我拉开小窗户,不断地按下快门。一个小时的空中考察和航拍之后,我们降落到了市政府广场。



    高空考察一结束,紧接着地面的实地调查又开始了。下午考察河岸地区,当穿过一片灌木丛时,惊飞了野鸡。趁天没黑,我们换了一部车子,准备从另一个方向到果松岭看看。没想到车开出去不久就遇到修路,只能下车徒步前进。我们走在还没有铺水泥的碎石路上,路边是大片大片的人参地,远处是连绵的森林。路的一边,太阳正慢慢地坠入山谷,余辉给山脉披上了一层红霞。而路的另一边,一轮明月不知何时挂上了天空。路上不时有卡车走过,卷起一阵烟尘。看人参地的狗叫声远远近近此起彼伏,路总开玩笑地说:那些狗儿在互相聊天呢。


     连续高强度地工作了两天,此时走在这条碎石路上不仅不觉疲劳,反而有一种轻松感。前方深沉的山岭,身边诗意的田园,周围清新的空气让人神清气爽。远离城市的喧嚣,真有一种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的惬意。夕阳下的这几公里徒步行走,使我们对果松山又有了另一层感受。天上的明月,山间的清风,都可为我所用;策划需要采天地之灵气,集日月之光华。这一刻,我对前辈的感受多少有了切身的体会。


    当我们踏上回程,已是一片漆黑了。晚饭后,我们又对几个部门的负责人进行了访谈。长白山为期两天的调研告一段落,早上跟县委书记沟通后,坐车前往长春机场,准备飞回北京向首席汇报调研结果。在机场等飞机时,大家仍在热烈地讨论着项目内容。策划就是生活,长白之行使我感同身受。也许这就是为什么工作室这群人对工作总是如此地热爱,始终充满激情的原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