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跑步有啥“象征意义”?


学生跑步有啥“象征意义”?

 

由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联合开展的“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冬季长跑活动”将于10月26日正式启动。教育部下发的通知说,冬季长跑总里程以60公里为基数,象征新中国成立60周年。小学生为120公里,初中生为180公里,高中生、高校学生为240公里。(《成都商报》10月4日报道)

 

跟以前搞的那些跳校园舞、唱京剧之类的“运动”比起来,全国学生长跑活动还算靠点谱。但相关部门“冬季长跑总里程以60公里为基数,象征新中国成立60周年”的说法,却让人如坠五里雾中——学生跑个步,咋就突然扯上“新中国成立60周年”了呢?

 

学生跑步,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是锻炼身体、提高身体素质,跟建国多少周年何干?不管建国多少年,身体总是要锻炼的。非要从中挖掘“政治意义”、将其跟“新中国成立60周年”扯上关系,也太牵强了吧?一旦将跑步上升到这样的“象征”高度,操作起来就麻烦了,那肯定是要将学生跑的距离精确测量的,否则的话,有的学生多跑了几公里,有的学生少跑了几公里,那岂不是乱了套了?这是爱国呢,还是添乱?

 

既然“以60公里为基数,象征新中国成立60周年”,那么,到了建国70周年的时候,学生是不是就要跑70公里了呢?到了建国80周年的时候,学生是不是就要跑80公里了呢?如若不然,教育部怎么为自己的“象征”高调自圆其说呢?

 

现在的某些人,包括某地方和某些部门,总喜欢对自己的一些工作进行拔高,冠以“新举措”、“新突破”、“里程碑”等吓人字眼还不过瘾,还非要千方百计从中归纳点意义出来、“象征”一番。最有趣的是大家伙儿对“2008”所表现出的非凡的“创造力”和想像力,拔河比赛要组织2008人参加,迎春长跑活动全程不多不少要正好2008米,巨幅绣品共2008字……为啥这么多“2008”?无非是“象征”意义作崇。

 

某些人对“象征”意义的追求,简直到了狂热的程度,差不多可以称其为“象征癖”了。似乎找不出点“象征”意义,就无法证明自己思想有多么正确、能力有多么出众、功绩有多么卓著。可那些过多过滥的“象征”,除了表明一些人的好大喜功之外,又能说明什么实际问题呢?可以说,事无巨细都要来个“象征”的做法,其实是形象工程的表现形式之一,也是浮漂工作作风的重要表现,必须予以摈弃。少挖掘所谓的“象征”意义,多干点实事,比啥都强。乔志峰的BLOG

 

新闻链接
http://news.163.com/08/1004/10/4NDDN3R00001124J.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