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垂岗游记


  编者按:谁言金融家没有诗意?中国银监会副主席唐双宁曾作《金融如水》,他用清新、质朴、优美、动人的语言对金融作了独到而深刻的阐述,让世人对金融多一份理解和融会贯通,难能可贵。在重庆银行,我发现了一位奇人,他喜欢哲学和历史,做金融有时需要静心和瞑想,这对工作有帮助。工作之外,潜心学文,这篇在山西的游记体现了作者求知、求美的情怀,一个不热爱生活的人,是写不出细腻的文章,希望读到更多重庆银行许多金融工作好文,并在价值中国网上发表。(蔡律)

  三垂岗游记

   国庆期间,好友邀请我到山西长治。长治旧称上党。长治有位很有名的市委书记——电视剧《新星》的原形吕日周,著书《长治·长治》,不过吕日周现在已经调到山西省当政协副主席去了。

  由于长治在太行山脉下,据而有之可以挺进中原,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到了长治说起当地风景,好友推荐长治郊外的三垂岗, 说可以一游。答应第二天一同前往。

  三垂岗读历史时曾知道是后唐时的风云际会之地,并且严隧成有首非常有名的《三垂岗》的诗。八年前读南怀瑾《大学微言》,南对此诗推崇备至,当时并未留心,后来年年再读,确为千古绝唱。

  严隧成雍正年间进士,跟吕日周一样做过长治的地方官,这首诗就是他在任上所写。严非常自负,自谓:咏古为第一。但他的咏古诗的确非常好,的确令人难以匹及。

  64年12月29日,毛泽东在披读《五代史·庄宗纪》时,“突然想起有一首后唐庄宗的三垂冈战役的诗”,但记不清作者是谁,“就写了张条子,让秘书田家英查一下”。全文如下:

  “田家英同志:读《五代史·后唐庄宗传》三垂冈战役,记起了年轻时曾读过一首咏史诗,忘记了是何代何人所作。请你查一查告我为盼!                                                      毛泽东 十二月二十九日”

  附诗:

  《三垂冈》

  英雄立马起沙陀,奈此朱梁跋扈何?

  只手难扶唐社稷,连城犹拥晋山河。

  风云帐下奇儿在,鼓角灯前老泪多。

  萧瑟三垂冈下路,至今人唱百年歌

  毛泽东对此诗推崇备至,在晚年经常吟咏,逝世前的一段时间身体不好卧床不起的时候,还叫左右代为吟唱。在中央档案文献馆里有毛手书的《三垂冈》一诗,堪为毛书中的精品,毛一生书写的古人诗词的屈指可数,可见此诗留给他的印象之深了。

  以苏东坡的说法:“天地恒无主人,得闲便是主人。”所以有名胜古迹之处,当游历之,暂为天地山水主人。

  从长治的长途车站包了个的士径直到三垂冈。的士司机并不知道三垂冈,云有个大岗山、二岗山、三岗山。朋友说就是二岗山。

  途中道路两旁平坦开阔,农田劳作的妇女的肤色都比重庆人更苍老。

  几十分钟后,远远望见在平原上隆起挺拔的山岗,绵延数里形成天然的屏障,其中铁路和公路穿越而过。岗山郁郁葱葱,登山眺望,与巴山蜀水并无特异之出。但这样的山岗在晋西南的平原上是少有的天然的军事屏障,兵家必争之地。难怪在这座山上上演过如此多的千古风云人物。

  唐末天下大乱,群雄逐鹿,李克用这个从新疆内迁的沙陀人,在山西带领部族的二万铁骑,奉命勤王入长安,兴扶唐将倾之大厦,与黄巢决战,大破之,追击数千里,将黄巢几十万骑驱散仅余千余骑,黄巢在山东自杀,当时李克用只有二十八岁.

  李克用在与仇敌朱温数十年的征战后,挽救唐社稷无望,带兵途经三垂岗,在岗上命伶人奏乐,唱陆机《百年歌》,叹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满座凄怆,时李存勗在侧,方五岁,克用慨然捋须,指而笑曰:‘吾行老矣,此奇儿也,后二十年,其能代我战于此乎!”

  开平二年(公元908年),李克用死前授箭三只与李存勖,命他继承遗志,肃清朱温。李存勖继晋王位于太原。召集众将:"梁人幸我大丧,谓我(年)少而新立,无能为也,宜乘其怠击之。"

  亲率大军,疾驰六日,进抵三垂冈。叹曰:"此先王置酒处也!"

  随即全军隐蔽集结,凌晨大雾,李存勖挥师前行,其时梁军尚在梦中,为存勖斩首万余级,弃甲塞道,将官三百余人被俘,只百余骑逃归。朱温在开封闻讯,惊叹道:"生子当如是。李氏不亡矣!吾家诸子乃豚犬尔!

  由是三垂岗之战威镇天下。当时李存勖只有二十五岁。

  李存勖随后又经柏乡、魏州、胡柳陂之战硬是从后梁政权手上一点点的夺得河北、中原,又于幽州之战中破契丹,完成了父亲的遗愿;登基后又夺取了关中和两川,兵锋所指当者披靡,疆土的强盛居于五代之首。将此前建都魏州的后唐王朝迁往洛阳,实现了李氏父子两代的夙愿。

  李存勖接手后唐时正是河东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其父李克用在与朱温的屡次交锋中,一败再败,最后局促山西一地,疆域和军队、经济等方面,与后梁皆处与绝对劣势,且还有幽州刘仁恭的前后夹击,复兴李唐之日遥遥无期。李存勖带孝出战亲赴解围,三垂岗之战威镇天下。后人评论李存勖的风格与唐太宗李世民颇有相似处,论武功超过了霍去病。

  但后来的历史却成为了他个人的悲剧,李存勖荡平中原登基为帝后,骄奢淫逸重用宦官、伶人,三年后禁卫军发动兵变,李存勖中流矢身亡,后妃和宗室子弟均遭杀戮。

  李克用父子两代在马背上得来的天下,倾刻间落入他人之手。

  《旧五代史·唐书·庄宗纪》的赞赏他如同少康、光武,说他兴复后唐社稷 的功勋无以复加;但又批评他骄奢淫逸未有不败,不亡何待?

  站立在三垂岗上晋西南平原一望无涯,大地茫茫苍苍。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旧的英雄去了,在这片大地上新的英雄也许还会产生。令毛泽东深为感叹的恐怕就在于此,英雄马上得之,而不能守之。

  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

  晋中的三垂岗游竟。但人生的三垂岗却是无处不在的,这也恐怕是毛泽东再三咨嗟咏叹的原由罢了。

  和严隧成诗一首:

  英雄立马起沙陀,荡平中原意如何?

  两手劈开新天地,一身难撑唐山河。

  三垂岗下奇儿在,洛阳城内伶人多。

  千秋风云台上客,看罢归来且放歌。

  (作者:徐友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