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宣德青花抱月瓶曼妙登场


 

明宣德青花抱月瓶曼妙登场
上图:怀德艺术银行藏品之明青花抱月瓶
上图:怀德艺术银行藏品之明青花抱月瓶局部
上图:怀德艺术银行藏品之明青花抱月瓶局部
 
在怀德艺术银行众多的藏品中,有一件藏品非常令人心爱,因为,与这件样式相仿,尺寸相近,纹饰略有不同的器物,现存的只有几件,分别藏于美国等国家的知名博物馆,它有一个比较熟悉而陌生的名字——明青花抱月瓶。
明代青花在中国陶瓷史上是赫赫有名的,它是在继承元青花基础上,同时创出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它采用进口苏麻离青为原料,青花色泽青翠明快,造型秀美别致。而明宣德时期,是景德镇官窑青花烧造的高峰,被誉为我国青花瓷器的黄金时代。现在最重视、最受人们欢迎的陶瓷就是永乐、宣德的景德镇青花官窑,有人甚至把永乐、宣德的青花名品同西方一些杰出的古典美术作品相提并论。然而,在古玩界一直有永宣不分之说,那这件青花抱月瓶怎么断定它就是存世量十分稀少的宣德青花呢?
主要是从它的器形造型上,永乐造型比较秀巧一些,宣德稍微来说笨拙一些;就青花的发色看,宣德比较浓艳,永乐比较淡雅;就纹饰的构图,永乐的比较稀疏一些,宣德比较浓密一些。
宣德青花的名望使这件瓷器蒙上了一层神秘感,因为它其实来自于西亚地区的一个银器,仿造它的银器,装饰是阿拉伯风格,不是中国传统风格的纹饰,它完全是当时中外文化交流的一个产物,很有时代特征,这个器形也就永乐和宣德时期才做。
据史料记载:抱月瓶又称宝月瓶,明代洪武御窑厂开始烧制。其造型和纹样取自波斯金银器。怀德艺术银行收藏的这件青花轮花纹抱月瓶呈葫芦形,上部似蒜头形,下部为扁圆形,腹部略鼓,釉质肥厚晶亮,口沿下绘与一周缠枝花卉纹,腹部两面各绘宝相花纹,整体纹饰带有浓郁的西亚色彩。
那么,这件器物当时是做什么用的呢?应该是宫廷在景德镇定烧的官窑器,当然这种官窑器可能有几个用处,一个就是宫廷自用,还有一个,作为郑和下西洋或有外国使者到中国来进谏时的一种赏品。
1405年,从侄儿朱允炆手里夺取皇位的朱棣,为了巩固政权,大力与周边国家建立睦邻友好关系,礼遇来访的外国国王和来使,命令郑和下西洋。当时,郑和下西洋的宝船上装的最多就是瓷器和丝绸,现在西亚各国的博物馆里依然有许多来自中国的精美瓷器。但类似宣德青花抱月瓶的器物及其罕见,据专家分析,这件宣德青花抱月瓶是为了外国的国王和重要的王公大臣特制的,在明代也只能是宫廷皇室中的陈设品。
这种有特定意义的宣德青花抱月瓶存世量并不多,它只要在拍卖场中一出现,总会引起人们的关注。1995年,一件明永乐青花轮花纹抱月瓶在北京翰海春拍中以1210万元高价创下当时国内拍卖瓷器的最高记录。20066月,明永乐青花轮花纹抱月瓶在北京翰海再次以1540万的高价成交,200612月,一件明永乐青花轮花纹抱月瓶在香港佳士得也以1636港币成交。由于类式藏品的稀少性,还有它的拍卖的价值,市场价值会以每年20%~50%的速度攀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