琼瑶第一次自曝的爱情隐私


 

    从下榻的饭店出来,看着嘈杂拥挤的交通,心里说不出的烦躁,今天天气异常的闷热,炙热的阳光让人头晕目眩,我走进附近一家书局,准备随便逛逛。

    在书局不起眼的角落里,发现琼瑶的那本旧作《窗外》,不禁怦然心动……

 

 《窗外》——初恋的自白

 

    我第一次读琼瑶是《窗外》,据说这是她自传色彩的小说,那段备受争议的师生恋,我不知道是如何心潮澎湃把它读完,只记得起身时,泪湿衣襟。

    温婉而灵动的句子,象一袭如水的旗袍,成为紧扼心头的温暖。

    我还听过琼瑶《窗外》的广播版,那一年我已经读过《红楼梦》,甚至读过《西厢记》。但是在那个漫长的暑假里,每天中午我都会打开收音机,听一男一女声情并茂地朗诵琼瑶的爱情故事。

    现在一晃眼,将近二十年过去了。抚摸这本《窗外》,已经没有当初年少激情,更多的是一种怀念,怀念年少时对爱情纯纯的期盼之心。

    抽出书架中的《窗外》,交过钱,抱在怀里,走出书局。

 

《窗外》是琼瑶真实生命的一部分,

这里有她真实的情感寄托。

 

    回到饭店,已经是下午。

    台湾的李先生在饭店里等了很久,看我手里夹着一本琼瑶的《窗外》,不禁莞尔笑道:贾先生还是琼瑶的Fans啊?

    我笑了笑,没说话,点了点头——其实,我们这一代人,有几个不是她的书迷?

    岁月不饶人,社会变了,人也变了,偶然看到琼瑶的小说时,我恍然明白,原来还有些东西是不会变的。

 

一张琼瑶早期的自拍照,

具体年代已无从考究

 

    上世纪60年代,越战白热化,大批美军进驻台湾各个军事基地,那时街头巷尾到处是美国大兵。正当美国忙得不可开交,蒋介石“反攻大陆”上犹豫不决的时候,台湾的经济在默默的发生变化,人们口袋里的钞票愈来愈多,这时欧美、日本流行文化也像台湾的一样迅速盛行,渗入到各个领域。

    然而,基于“爱用国货”的心态,琼瑶一直坚持的,舍弃看西方文学作品的风格,得到了这些“爱国”人士的拥戴。

    到了70年代,琼瑶小说变成人人争抢的香饽饽,而琼瑶的电影在台湾更是兴起一波波票房高潮。这种成本低廉的电影,竟成为台湾演艺事业开始和香港、日本外来娱乐工业一较长短的生力军。

    琼瑶简单化的潘安帅哥加上梦幻美女,三角恋情或者四角恋情排列组合的爱情哲学,不仅给底层社会的台湾年轻人注入爱情的甜水,更是带动了前所未有的阅读热,也创造了一批新的影视富商,活络了原本已日薄西山的台湾影视工业。

    虽然固定模式的鸳鸯蝴蝶派太过俗套,招到诸如李敖等对琼瑶的鄙夷,一定程度代表了台北的知识阶级不屑与“琼瑶现象”为伍的反射作用,但是琼瑶确实给台湾文化注入了新的梦幻元素。

 

 

我这一生,在我的小说、我的歌中,都可以找到痕迹。

                                                       ——琼瑶 

    琼瑶自己的爱情也是一波三折,令人回味。

    日前她自己公布的与皇冠文化出版有限公司负责人平鑫涛的情感之旅,也颇为坎坷。

    琼瑶曾说过“平鑫涛,他是我生活中相当重要的一个人”,正是在这位“相当重要的一个人”的杂志上,琼瑶发表了自己的第一部小说《窗外》,从此她与平鑫涛便有了交往,琼瑶正式走上了创作小说之途,平鑫涛的“皇冠”也渐渐有了起色。在琼瑶当时的心目中,平鑫涛是个体贴入微的好老板、好朋友。

    一次,琼瑶无意中说起自己喜欢听音乐,但是家中只有一台残破的录音机。没想到平鑫涛却马上托人买了台送给她。 

    平鑫涛促成了琼瑶事业的腾飞,可同时她的婚姻因此亮起红灯。

    她迷恋与平鑫涛初次相会的月台;迷恋漫漫冷雨中,他们在暖意融融的咖啡屋中的小叙;迷恋在寂静的小巷里长久地徘徊……

    她与丈夫庆筠的隔阂越来越大,相反她与平鑫涛却在不断的交往中产生了复杂的情感。

    这个时间很长,让琼瑶几尽崩溃,曾几度伤心想放弃,可“爱情教母”却无法抗拒真爱的力量,最后在母亲绝食的风波中,终于冲破自己的内心防线,与平鑫涛相拥在一起。 
    在平鑫涛的帮助下,琼瑶小说、琼瑶剧成为了风靡整整四分之一世纪的神话。

   

    琼瑶的戏,主张婚前、婚后都“相信爱情”,琼瑶和平鑫涛这对因事业走到一起的爱人,是“相信爱情”的真实实践者。

    记得在他们共同打造的《还珠格格III》杀青后,平鑫涛累得病倒了。

    琼瑶说,平鑫涛这次生病真的是把她吓坏了,她放下工作,病榻每日相陪,为他换药、喂药。

    琼瑶说,从25岁认识平鑫涛开始,他就一直费尽心思在照顾她。琼瑶每次过生日,一定会收到平鑫涛特别挑选的鲜花,他送的不是21朵、99朵,而是几百朵,怒放的红玫瑰挤满了整个屋子……

 

每到她的生日,他都会送她满屋的鲜花

 

    其实关于琼瑶,无论是大陆还是台湾,有不少人抨击她的作品太矫情,太低俗,我很同意大陆作家毛竹对她的评价:

    “琼瑶的写作虽然幼稚,可是却是参悟了人类灵魂的,她居然只是歌词就达到了音乐的高度。她居然用词唤起了那么多作曲家的灵气。这个时代的作家谁可流芳千古?可能那些自称为大作家的不能,可是言情作家琼瑶能;可那位不屑和琼瑶握手的大陆男作家不能,可是在最底层的台湾女作家琼瑶能。”

    是啊,如果不是参透灵魂的作品,怎么会三十年受人追捧?

    李先生说他是捧着琼瑶的小说长大的。他说,当时琼瑶的小说是中学生最流行的课外乐趣。只是,台湾的中学教导主任对学生看管得紧,凡是政治禁书,一律严格禁止阅读,抓到一律没收,而且要追查禁书来源。

    而那年头,琼瑶的《窗外》,对于他们来说就是最了不起的“禁书”。现在回想起来,李先生还感慨万分,当时偷看琼瑶小说真是一种刺激有趣的事儿。

    李先生告诉我,现在,琼瑶已经“过气”了,只有我们这年纪的人才喜欢,像他女儿,就从来不看。

    琼瑶真的过气了吗?我想应该不会,琼瑶已经不单单是一个作家的笔名,在台湾更是“爱情产业”的代名词。

 

超越世俗,幸福是真

 

    现在说琼瑶,就象谈论狂跌的股票,难免觉得俗。

    可在物资匮乏的年代,是琼瑶,为我们搭建了一座精致的城堡。

    在琼瑶看来,情爱的理想归属是家庭,所以故事往往琐碎而唯美,但我今天才明白,正是这种琐碎的温暖,构成了我们八十年代的青春底色。

    琼瑶原名陈喆,小名凤凰,从小跟随父母从四川来到台湾,9岁时就发表了人生中的第一篇文章——《可怜的小青》。曾经有人说过,“有华人的地方,就有金庸小说”,而在畅销程度上能跟金庸叫板的女作家,只有琼瑶。

 

更多文章,请回首页 

 

严正声明:本文由贾云峰:旅行即人生新浪博客独家首发,网络转载请务必注明文章出处和作者姓名,报刊、广电等媒体如需转载和引用请事先与本人取得联系,同意后方可转载。谢谢合作! 

联系方式:Johnson_Jia@126.com

 

“贾云峰台湾走透透”系列文章:

看看台湾政要身后那些女保镖

王菲与李敖不为人知的关系

台湾三军都怕啥

性感女军官成台湾第一网络红人

==============================================================================================

 

访博客、游台湾、抢沙发、赢图书

各位博友,结合“台湾走透透”主题,现在搞一个赠书活动,说明如下

   从7月26日起,若您能在本博主的所有博文中,评论抢到第一的席位,我将送您一本精美图书!

   图书是本博主采访28位大牌明星,发现的明星幕后隐秘故事,机会难得,每篇一名!若您抢到沙发,请别忘了将您的联系方式发送至 Johnson_Jia@126.com我将把图书邮寄给您。

    谢谢合作,预祝抢书成功!

 

博主个人网站:www.jiayunfeng.com

公司网址:www.dnjpr.com

邮箱网址:Johnson_Jia@126.com  欢迎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