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十项措施,认真执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加大金融支持力度,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12月13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当前金融促进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评论:
09年17%的M2增速约对应15%~16%的信贷增速《意见》中明确提出09年货币供应量增长目标(“以高于GDP增长与物价上涨之和约3至4个百分点的增长幅度作为2009年货币供应总量目标,争取全年广义货币供应量增长17%左右”),根据过往经验,09年17%的M2增速约对应15%~16%的信贷增速(即约4.5~4.8万亿的新增贷款投放),相对于我们预测的09年名义GDP(约12%),这显然是非常宽松的货币政策,这使得我们将调高对09年贷款增长的预期。
增强贷款利率下浮弹性:效果类似于单边降息《意见》中还提出增强贷款利率下浮弹性,改进贴现利率形成机制,完善中央银行利率体系,这使得从短期到中长期各个期限的贷款利率趋于降低,贷款利率和长短期债券利率均有可能创下历史新低,这使得我们对银行的息差和净利息收入的预期将更为保守。
必要的政策组合,但对银行业09年净利息收入影响为负面由于预期贷款增速提高2~3个百分点不足以弥补利率的下行幅度,因此该政策组合对银行09年净利息收入的影响为负面。根据测算,贷款平均利率每下降10 bp(相当于约下浮2%),对银行09年息差和净利息收入的静态影响约为-1.7%~-2.1%,对净利润静态影响为-2.7%~-5.9%,非利息业务占比较小的银行负面影响较大。
对部分弱势企业的政策性支持贷款:风险与机遇并存《意见》中提出了关于支持中小企业、三农等弱势企业具体的支持政策,包括:增加中央和地方政府对信用担保公司的支持力度,对符合条件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免征营业税;加快呆账核销手续和程序,涉农贷款和中小企业贷款税前全额拨备损失准备金等。这些实质性政策将引导银行信贷流向这些弱势行业,但其中蕴含的风险也是不言而喻,这取决于银行如何在把握政策导向和风险控制之间取得平衡。
银行业仍处于让渡短期利益的阶段,维持行业“中性”评级在经济下行周期中,我们预期息差缩窄和资产质量恶化压力延续09全年,09业绩下滑在所难免,预期行业整体拨备前利润和净利润预期分别出现-1.5%和-4.8%的小幅负增长。我们对宏观经济以及行业的中长期前景并不悲观,而且刺激性政策出台果断,使我们能够对经济复苏前景更加乐观,但基于对09年经济和行业业绩走势的判断,我们仍认为09上半年银行是压力较大的板块,银行业趋势性机会到来的前提是国内经济脱离底部并重新步入上升周期,其最早有望于09下半年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