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理性的态度研究风水



以理性的态度研究风水
于希贤告诫风水界 :一不要泛政治化,二不要泛意识形态化
最新文章  加入时间:2008-12-5 12:55:49  

  以理性的态度研究风水
于希贤提醒:一不要泛政治化,二不要泛意识形态化
   赣州风水养生堂  田慧

曾祥裕与于希贤合影

    近日,赣州风水养生堂曾祥裕与北京大学环境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于希贤就中国风水研究发展的前景等问题进行了交流。他站在更高的层面诚恳地希望业内人员要以理性的态度研究风水,提醒:一不要泛政治化,二不要泛意识形态化。
    于老认为,风水是植根在中国大地的民俗文化,是中国几千年来根深蒂固的民族文化,人们从世代以来民俗的传统中可获悉人于自然直接真实的关系是研究文化地理、建筑规划、景观设计等等,这些东西是非常有价值的工具,所以中国有一个习俗,每当要购买房屋,修筑桥梁、室内装修、选择村址、城址甚至国都的时候都要请风水师来参与但是古代风水学中也有很多不合天理、人情的问题,如何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是我们努力的方向。在研究中一定要注意不要泛政治化,就是不要与政治挂钩,不管什么阶层的人都需要风水服务;也不要夸大风水的作用,把人类一切活动的成败归结于风水。再就是,不要泛意识形态化,给风水贴上标签,这个流派属于唯物主义,哪个理论是唯心主义,在现代科学没有探明的风水机理情况下,不必硬性定性。于老充满激情地说,21世纪风水走向现代化,走向世界是一个不可抗拒的国际潮流。我们要推陈出新,吸收最先进的文明成果,这是我们中华儿女义不容辞的责任。
 
    于老对赣州风水的渊源表示认可,他说研究杨公风水不到赣州就是一种缺憾。最后,当他得知曾祥裕近来在北京讲授《杨公风水与养生》,表示赞赏,说杨公风水中在开放氛围中才能得以传承,要让它为更多的人受益。他送其著作《风水理论与实践》给曾祥裕,题赠“天星增吉气,大地留禧神”。

     相关链接:
    于希贤教授简介:
    北京市文史馆员、北京大学环境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社会兼职:中国徐霞客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古都学会理事、中国地方志协会理事兼学术委员。1995年作为国立莫斯科大学的教授得到俄罗斯科学院的资助,在莫斯科和雅库茨克自治共和国两地,两次出席了《世界文化多样性大会》在学术研究中将天道与人道结合 “究天人之际,成一家之言”是追求。 (林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