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证金成为大学生就业制约因素


     大学生就业被公司录用却遭遇1万保证金的制约导致难以就业,这不能不说是大学生诚信危机的恶果。

      新华网长春3月21日报道,在吉林省长春市正在举行的春季人才招聘会上,“保证金”成为制约一些大学生健康就业的不利因素。在吉林省德惠市职业技术学校的招聘展台前,一些前来应聘的大学生被告知如果顺利通过面试进入学校后,要经过6个月的先期培训,并且还要向学校缴纳1万元的保证金,这笔钱要在工作3年期满后返还。这一条件让很多前来应聘的大学生望而却步,“条件都符合,对工作岗位也挺感兴趣,可这1万元钱的保证金很难让人接受”,王兵的一番话代表了不少大学生的心声。

  而德惠市职业技术学校的工作人员也显得很无奈,“考虑到我们的培训成本比较高等各方面的因素,收取保证金也是无奈之举,因为如果员工中途跳槽,我们的损失就会很大”,工作人员表示,这些天有不少大学生因为保证金的问题放弃面试资格。

  事实上,保证金的问题我认为是大学生信任危机的直接结果,虽然用人单位收取保证金的做法制约了大学生顺利达成就业意向,但我们也应该看到,大学生就业存在的不诚信信任危机更使企业造成了较大的经济和管理损失,有的大学生到公司就业后,一旦学会了工作经验,就很快跳槽,没有一点点的感激。

     要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全社会都要提高对大学生的诚信要求,当然我们不是反对人才流动,但也不能让接受大学生的公司和企业吃亏,否则我们说的在学生就业难还会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