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倾斜原则”与卡尼曼诺奖成果


“感觉倾斜原则”与卡尼曼诺奖成果

作者:胡志平 | 原创 | 2008-03-11 08:18 | 投票 修改

――胡志平研究成果网页链接系列之“综合知觉积累”理论(1

 

胡志平

 

摘要:“人类综合知觉积累”是作者在其著作中已经展开的研究领域。“感觉倾斜原则”与人类感觉优势理论模型是它的创新成果之一。由于“人类综合知觉”研究结果需要长篇幅展示,这里,先考虑向“价值中国”网友提供与经济学创新关系很密切的“感觉倾斜原则”及相关理论摘要。

 

把人类建立在“概念系统积累”基础上的人脑理性思维光环,看得高于一切的美国科学界,近年来也有少数科学家开始注重拓荒另一种前沿科学领域,这就是:为什么人类总是存在着那么多的“不合逻辑性”和“不确定性”的非理性行为选择?又如何在人类“不确定性”的精神、行为领域把握其“确定性”规律?

在这一领域有所建树的代表人物是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心理学家丹尼尔·卡尼曼。他创立的“前景理论”从心理学角度研究现代人在经济生活中的某些“不确定性”行为,由此发现了几条原则被瑞典皇家科学院给予高度评价,并荣获2002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大奖。卡尼曼是杰出的实验心理学家,但是他的理论建树在人类浩瀚的“不确定性”和“不合逻辑性”的精神领域只是刚刚开了一个头。而且,作为实验心理学方法他只能依靠点滴积累来逐步拓荒。

那么,卡尼曼的“前景理论”有没有理论根基呢?在他已经发现的少数原则和尚未发现的更多原则里有没有一个更具确定性的原则呢?在人类“不确定性”的非理性经济行为领域有没有一种可以有效指导创新思维的理论模型呢?我们就此深入一步展开人脑“综合知觉积累”的研究。(以下是重要摘录)

 

第一,“感觉倾斜原则”与非理性行为及相关实验设计

 

人类的非理性状态不是建立在自觉的概念逻辑思维基础上的。它是一种自发的模糊概念选择或直觉行为响应方向,是人的“综合知觉积累”的行为表现,而非“概念系统积累”的行为确认。在人的“综合知觉”中,“主映象链接补充定律”所包含的三个灵敏机制决定着人们的非理性行为选择方向。

(查看全文点击:http://www.chinavalue.net/Article/1032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