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国家统计局14日公布,3月份生产者物价通货膨胀率(PPI)年增加6.2%,不仅高于市场预估,也超过2月份5.9%的增幅,创下自1991年5月以来的最高纪录。经济学家表示,生产者物价大幅增加,将加剧英国的经济创伤,延后央行下一波减息。
英国央行在面临通胀遽增与增长疲弱忧虑的两难抉择中,在几天之前选择减息0.25厘以刺激经济,市场预期,英国央行未来将进一步减息来提振经济。经济学家认为,在生产者物价大幅增加的消息传出后,使得通胀高企的压力骤增,英国央行恐怕得考虑放慢减息的步伐,短期内不会再减息了。
根据香港媒体的最新新闻报道,报告指出,3月份制造商购买原物料和石油的费用,年增加20.6%,高于2月份的19.7%,是1986年以来的最高纪录。专家指出,3月份生产者物价大幅增加,一方面受到进口物价上涨,另一方面是因为英镑汇率走贬。
央行设定的通货膨胀率目标区为2%,央行一方面希望提振疲弱的经济,同时控制通货膨胀率。经济学家说,今天公布的生产者物价报告,凸显央行目前要在这两项工作取得平衡,并不容易。
目前英国通货膨胀率为2.5%,英国央行上周才将短期利率调降0.25厘,成为5%,目前对英国决策者的最大难题是如何在通胀压力与经济增长趋缓之间取得平衡。英国央行总裁金恩就坦承该困境是该央行自1997年来所面临的最大挑战。
国际货币基金日前调降今年的英国经济增长率预估值至1.6%,为十多年来的最疲弱表现。不过英国通胀率也从去年十月以来就在2%目标以上难以降低,而且在食品与商品价格持续上扬,通胀压力还会继续加重。如果通胀攀升过高,英国央行未来欲减息的空间恐怕有限。
英国央行在面临通胀遽增与增长疲弱忧虑的两难抉择中,在几天之前选择减息0.25厘以刺激经济,市场预期,英国央行未来将进一步减息来提振经济。经济学家认为,在生产者物价大幅增加的消息传出后,使得通胀高企的压力骤增,英国央行恐怕得考虑放慢减息的步伐,短期内不会再减息了。
根据香港媒体的最新新闻报道,报告指出,3月份制造商购买原物料和石油的费用,年增加20.6%,高于2月份的19.7%,是1986年以来的最高纪录。专家指出,3月份生产者物价大幅增加,一方面受到进口物价上涨,另一方面是因为英镑汇率走贬。
央行设定的通货膨胀率目标区为2%,央行一方面希望提振疲弱的经济,同时控制通货膨胀率。经济学家说,今天公布的生产者物价报告,凸显央行目前要在这两项工作取得平衡,并不容易。
目前英国通货膨胀率为2.5%,英国央行上周才将短期利率调降0.25厘,成为5%,目前对英国决策者的最大难题是如何在通胀压力与经济增长趋缓之间取得平衡。英国央行总裁金恩就坦承该困境是该央行自1997年来所面临的最大挑战。
国际货币基金日前调降今年的英国经济增长率预估值至1.6%,为十多年来的最疲弱表现。不过英国通胀率也从去年十月以来就在2%目标以上难以降低,而且在食品与商品价格持续上扬,通胀压力还会继续加重。如果通胀攀升过高,英国央行未来欲减息的空间恐怕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