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谷雨(阳历1996年4月30日晚9点过八分,阴历3月13,出生于长沙附二医院。出生时体重7斤2两。钳产。轻度窒息。脐带缠颈。医生的打分是7分。
现在湖南省双峰县青树坪镇大泉乡大坪中学读书,读小学六年级。
2008年刘谷雨的人教版语文教材第一课是毛泽东的词――――《卜算子 咏梅》。)
《高职语文》教案(下册)
授课班级:高职四班、高职五班、高职六班
授课教师:刘咏梅
授课日期:二00五年二月至七月
教师:刘咏梅(副教授)
联系Email: lym8913@163.com
联系QQ:359091935
联系单位:湖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评建办
联系电话:0731----4080372
第三十二大节
课题:《杨柳》丰子恺
教师:刘咏梅
教学目的:理解作者所阐发的人生哲理。
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对比,理解作者的赞颂的对象的本质特征。
教学难点:寓情于物,托物言情的写作特点。
教学方法:朗读法。
一、朗读课文
要求学生搜集有关杨柳的诗句,并当堂朗读。
二、解释词语
冠冕堂皇:形容表面庄严体面、光明正大的样子。
万花如绣:绣:绣织品。
欣欣向荣:荣:花木茂盛。
蒸蒸日上:蒸:兴盛的样子。
三、重点语段
1.“天下事往往如此”:“天下事又往往如此”,句中的两个“如此”该如此理解?
2.“牡丹花要吃猪肚肠,葡萄藤要吃,肉汤,许多花木要吃豆饼;但杨柳树不要吃人家的东西,因此人们说它是“贱”的”。这个句子中是谈“贵”与“贱”的问题,你死我活是如何理解的呢?
3. “甚至下面的根已经被斫,而上面的花叶还是欣欣向荣,在那里作最后一刻的威福,真是可恶而又可怜”,这句话有什么含义?
4.“西湖似乎太高贵了,反而不适于栽植这种贱的垂杨呢”,对这个句子,你是如何理解的?
明确:
1.第1自然段的“如此”指我的画中多杨柳,人们便说我喜欢杨柳。第2自然段的“如此”,指作者可以为杨柳的感情寻求各种借口。
2.“贵”本意是价格高或地位地位优越,文中指吃得好,显得身份地位高。“贱”的本意是价钱便宜或地位低下。文中指由于不计较个人得失而或不吃或吃得少,或吃的东西档次不高,显得命薄而低下。这是两种不同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作者这样对比,是为了突出杨柳的顽强生命力和它只知奉献不求索取的精神。
3.这句话讽刺了那些作威作福、忘掉根本的人,从反而衬托了杨柳的“高而能下”,“高而不能忘本”的可贵品质。使人联想到社会上虽然有许多高高在上,贪图享乐、忘记根本的蛀虫,但更多的还是像杨柳一样饮水思源的人。
4.这个句子从结构上呼应全文,使主题深化。杨柳不因生在西湖而高贵,也不因生乡间而卑贱,它是朴实无华的。作者不独赞西湖的杨柳,而是更钟于平实的大地上随处可见的杨柳。
四、写作特色
1.寓情于物,托物言情。
2.对比手法的运用,使主题深刻、清晰。
五、补充资料
我作这些画的时候,是一个已有两三个孩子的二十七八岁的青年。我同一般青年父亲一样,疼爱我的孩子。我真心地爱他们:他们笑了,我觉得比我自己笑得更快活;他们哭了,我觉得比我自己哭更悲伤;他们吃东西,我觉得比我自己吃更美味,他们跌一跤,我觉得比我自已跌一跤更痛……。我当时对于我的孩子们,可说是“热爱”。这热爱便是作这些画的最初的动机。
我家孩子产得密,家里帮手少,因此我须得在教课之外帮助照管孩子,就像我那时一幅漫画的《兼母之父》一样。我我常常抱孩子,喂孩子吃食,替孩子包尿布,唱小曲逗孩子睡觉,描图画引孩子笑乐;有时和孩子们一起积木搭汽车,或者坐在小凳上“乘火车”。我非常亲近他们,常常和他们共同生活。这“亲近”也是这些画材所由来。
由于“热爱”和“亲近”,我深深地体会了孩子们的心理,发现了一个和成人世界完全不同的儿童世界。儿童富有感情,却缺乏理智;儿童富有欲望,不能的抑制。因此儿童世界富有感情,却缺乏理智;獐富有欲望,而不能抑制。因此獐世界非常广大自由,在这里可以随心所欲地提出一切愿望和要求:房子的屋顶可以要求拆去,以便看飞机;眠床里可以筑铁路和火车站;亲兄妹可以做新官人和新娘子;天上的月亮可以要它下来……。成人们笑他们“傻”,称他们的生活为“儿戏”,常常骂他们“淘气”,禁止他们“吵闹”。这里成人的主观主义看法,是不理解儿童心理的人的粗暴态度。我能热爱他们,亲近他们,因此能深深地理解他们的心理,而确信他们这种行为是出于真诚的,值得注意的是,因此兴奋而认识地作这些画。
六、布置作业
杨柳耐活,古诗云“无心插柳柳成荫”。选择生长一年以上的技条,剪成15厘米长的段,插入湿沙中,然后塑料罩起来,放在半阴环境中,观察枝条的变化。写出观察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