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文化概论


  一、企业文化概述

  企业文化是一门崭新的管理学科,它的诞生,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各国企业管理出现的新变化以及经济文化一体化的发展趋势紧密相连,与日本在软性管理方式方面的成功探索密不可分。

  国内理论界和企业界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即开始进行企业文化问题的全面探索和实践,不仅形成了十分丰富的理论研究成果,亦积累了众多的成功企业案例。

  2005年,由中宣部、中国企业文化促进委员会携人民日报、广西企业文化等全国权威机构共同举办的“《中国企业文化建设发展规划纲要》暨2005全国企业文化建设工作年会,非常全面的次对我国企业文化建设的实践成果进行了大检阅,很多国内优秀的企业获“中国企业文化建设先进单位”,人们耳熟能详的海尔、中大银行、等国内成功企业文化先驱都榜上有名,其中还包括广州依时利;大会就我国企业文化战略实施的基本做法、软硬件建设和运行做了全面分析,对我国企业文化建设的基本经验进行了高度概括与精心提炼。

  关于“企业文化”的定义或实际涵义众说纷纭,有学者统计甚至不下数百种,所涉及的深度、广度既颇有差异,所运用的分类方法也各不相同。例如:

  群体意识论:视企业文化为企业组织所特有的一种群体意识。

  组织文化论:视企业文化为一种存在于组织内部的文化现象。

  广义文化论:视企业文化为企业所有精神与物质财富的总和。

  狭义文化论:视企业文化为企业的价值观与企业理念。

  经营哲学论:视企业文化为企业的一种经营管理哲学。

  在企业文化的研究和实践中亦存在一些比较典型的误区。如将企业文化简单地视为企业的外在形象表现;或将企业文化这一内涵十分丰富的命题笼统地归纳为几句空洞、泛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口号;或把企业文化等同于企业的行为风俗习惯,局限于缺少实际内容支持的一些所谓理念、精神等。

  国内外许多企业通过自身长期对企业文化内涵的理解和企业文化内容的解析,形成了众多各具特色的企业文化认知与实践。从对企业的实际指导意义而言,对企业文化问题应特别注意在以下三个方面的把握:

  1、科学、完整、系统地对企业文化问题进行认识。

  2、真正体现企业文化在企业运营中的意义和作用。

  3、有效地将理论层面研究和企业具体实践相结合。

  二、国外企业文化的实践

  基于社会与人文环境因素影响,众多著名国际企业均在企业文化实践领域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就,优秀成功案例比比皆是,这里介绍几个典型案例。

  1、美国IBM公司

  经营理念:科学、进取、卓越。

  企业精神:IBM就是最佳服务。

  企业信念:尊重个人、顾客至上、追求卓越

  2、日本松下公司

  企业理念:“自来水哲学”,即信奉产业人的使命是通过生产和再生产,使那些有价值的消费品变成自来水一样丰富和廉价,而无穷无尽地提供给社会,消除贫困,使人间变成乐园。

  企业精神:产业报国、光明正大、和睦团结、奋斗向上、礼貌谦让、顺应同化、感谢报恩。

  员工信条:唯有本公司每一位成员和亲协力、至诚团结,才能促成进步与发展。

  3、日本丰田公司

  经营理念:优良的产品、优良的思想、世界的丰田。

  企业精神:从干毛巾中拧出水。

  三、国内企业文化的实践

  国内近年来在企业文化的实践领域亦取得了十分喜人的成果,这里就国内一些知名企业对企业文化的认识及其主要企业文化表现略举数例。

  1、海尔集团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其最外层是产品、业绩等物质文化,中间层是制度行为文化,核心是企业的价值观。

  海尔的企业价值观:持之以恒的创新。具体来说,创新包括六个方面:以战略创新为方向、观念创新为先导、技术创新为手段、组织创新为保障、流程再造为活力、市场创新为目标。

  2、联想集团

  从本质上看,企业文化是用以解决问题的一套基本方法或根本原则。

  联想企业文化的四个基本导向:创新导向(开放系统)、目标导向(理性目标)、规则导向(内部过程)、支持导向(群体关系)。

  联想的核心价值观:服务客户、精准求实、诚信共享、创业创新。

  四、综述

  更进一步而言,对企业文化的这一阐述,实际上还蕴涵了企业文化的核心层、制度层、物质层这三个基本层面内容的构成,系统地反映了企业文化在企业组织中的具体意义。

  1、企业文化的核心层

  此为企业文化的深层内涵,亦是所有企业文化的根基或出发点,及形成企业文化制度层和物质层的基础。核心层界定企业的核心价值观与整体价值导向,并因此引申出特定企业完整的价值体系。

  2、企业文化的制度层

  此为企业文化的有形载体,依据企业文化的核心层内容,反映出特定企业组织的游戏规则,即企业日常运营的制度化管理体系。制度层内容是企业文化理论研究与企业实际运作结合最紧密的部分,是对企业文化核心层内容的具体物化。

  3、企业文化的物质层

  此为企业文化的外在表现和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的表层成果体现,并反映出企业的大众传播形象。物质层内容不仅包括一般所理解的企业形象系统,亦包括企业制度层作用于企业各运营环节的直接或间接结果,还包括企业的生产资料、产品构成等要素。

  企业文化的三个层面内容之间有着严密的逻辑关系和科学的因果关系,系统而完整地反映了企业文化的一种“体系”概念。

  ——核心层决定制度层,制度层反映核心层

  企业的制度化管理体系依据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导向及其相关衍生结果进行建设,否则,企业的价值理念只能是一纸说法或者空中楼阁,缺乏实际内容的支持;另一方面,制度化管理的结果又反映了企业核心层面追求的客观成效,是对企业价值观意义的实际衡量。

  ——制度层决定物质层,物质层反映制度层

  企业文化的物质层建设不能被割裂、独立地进行,只能是在核心层导向下的制度层作用结果,同时又反映和衡量企业制度化管理的综合效应。譬如,海尔集团的“真诚到永远”之服务理念已经影响到了海尔企业形象的各个方面;

  ——三个层面内容对企业的运营都缺一不可

  企业文化的核心层、制度层、物质层共同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一般而言,企业文化建设的物质层面内容相对容易解决,制度层面的工作明显难度较大,而核心层面的构造和改变则最为不易。

  在有关企业文化的研究中,常常会用到以下图示的“企业文化同心圆”,它比较形象和深刻地演绎了企业文化核心层、制度层、物质层三个层面的系统性辩证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