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安青山煤电化一体化基地项目取得三大进展
普安县抢抓机遇扎实推进青山煤电化一体化基地项目,经过不懈努力,目前取得突破性进展,为全县31万群众带来了福音。
根据省发改委关于黔西南州普兴煤电化一体化基地规划的批复,同意在青山片区规划发展煤制聚丙烯产品,聚丙烯规模为100万吨/年,配套建设334万吨/年甲醇装置。分两期建设:一期产品方案为49万吨/年聚丙烯,配套160万吨/年甲醇。二期产品方案为51万吨/年聚丙烯,配套174万吨/年甲醇。
普安青山煤电化一体化基地项目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与广大群众的积极参与下,目前取得的三大进展:一是该县编制了《普安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把发展煤化工列为全县十一五时期的经济工作的重点。在州委、州政府的统一部署下,经过两年多的努力,完成了《黔西南州煤炭勘探总体规划》、《黔西南州普兴矿区地质总体报告》、《普兴矿区总体地质规划》、《贵州省黔西南州普安煤电化一体化基地规划》、配合省发改委工业处完成了《贵州省煤化工中长期发展规划》、《贵州省煤电化一体化基地规划》。在《贵州省煤化工中长期发展规划》和《贵州省黔西南州普安煤电化一体化基地规划》中,规划普安煤电化一体化基地分两个区块,即青山煤化工基地区块(规模为334万吨甲醇,100万吨聚丙稀(MTP)及其相关产品,总投资约260亿元),万屯—巴钤煤化工基地区块(100万吨商品甲醇,25万吨二甲醚,总投资62亿元)。目前这些规划、报告已通过省有关部门审查。
二是青山煤电化一体化办事处工程已经基本完成。配套项目糯东煤矿、五嘎冲水库已经列入省级重点项目。煤电化一体化项目水源点五嘎冲水库进场公路及导流洞工程已经开工建设;供电工程青山110千伏变电站已经完工。糯东240万吨/年、泥堡120万吨/年、幸福90万吨/年、地瓜一号300万吨/年、地瓜二号180万吨等几个大型矿井列为普兴矿区新建煤矿。全州最大的煤矿糯东煤矿年产240万吨正式获得批准建设,目前已经完成投资4.3亿元,完成工业广场建设及硐井大部工程建设。
三是基地预选址位于普安县青山镇宰地背后,有集体土地3000多亩(荒山)。目前,该县已委托省城乡规划设计院编制50平方公里的青山镇城镇总体规划,其中:煤化工基地用地30平方公里,城镇建设用地20平方公里,能满足煤化工基地用需要。该规划将于今年8月底完成。现土地修编工作正在进行,用地手续正在办理之中。
黔西南日报(黄太富)
普安县:依托矿产、做强工业、推进跨越
盛夏,作为我州现代化煤矿建设一个重要标志的贵州兴安煤业有限公司糯东煤矿施工现场,机声隆隆,一片忙碌,数台挖掘机不停作业,矿区路上,工程车来来往往,有条不紊。
设计规模240万吨/年,总投资9.8亿元的该矿工程建设,目前已经完成投资4.3亿元,完成工业广场建设及硐井大部工程建设。2008年预计完成投资1.6亿元,年底安装两台瓦斯发电机,目前矿建工作紧锣密鼓稳步推进。
这是普安县委、县政府以发展大局为工作指针,按照“大煤保大电、促进大发展,煤电化联营、实现新跨越”的发展思路,强力推进“四化(工业化、城镇化、农业产业化、民营化)一基础(交通、水利、教育、科教文卫、社会保障)”,充分发挥资源优势,进一步培育和壮大优势产业,转变增长方式,夯实基础,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取得明显成效的一个缩影。
“工业强县”激活发展活水
依托煤电等资源优势,普安县坚持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以煤炭、电力为重点,培育优势产业,积极推进新型工业化,进一步做大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支柱产业。按照“煤电化联营”战略思想,做强做大煤炭产业,目前地瓜一、二、三号井田详查工作已基本结束,为该县建大矿、发展煤及煤化工产业奠定了基础。以“搞整合、上规模、抓技改、重安全、增效率”为目标,认真做好现有煤矿的整合与技改扩能,加强对合法煤矿安全管理人员的教育培训,使安全生产管理实现关口前移、重心前移。煤炭工业发展势头强劲,科技含量不断增强,在煤炭资源开发中,普安县坚持依靠科技,注重环保,节约资源,协调发展的思路,坚决避免了只重数量不重质量,只讲速度不讲效益,只求经济利益不看社会后果的发展老路。引进和培育经济能力强,技术实力雄厚,管理经验丰富,富有社会责任感的大企业参与煤炭资源开发,提高资源利用率,提升安全生产管理水平,依靠规模,依靠科技,依靠管理来促进煤炭行业大发展。坚持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科技型、环保型、效益型”新型工业化道路。在发展观念上,做到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对一些资金不雄厚、技术力量薄弱、直接危及到地方安全和群众生命安全的,果断亮“红灯”,不断促进全县煤炭开发上规模、上档次,整体跨上新台阶,目前全县原有煤矿从原来的44对整合到26对,煤矿减少,产量提高,截至6月底,全县原煤产量完成126万吨,占计划的44.2%,同比增加3.8%。“十一五”末该县原煤产量将达到1000万吨以上。
与此同时,普安县充分利用境内山高谷深,沟壑纵横,拥有大小河流46条,水能资源蕴藏量达9.37万千瓦的有利条件,不断加强小水电站管理,加快在建小水电站建设进度,进一步完善供电网络,到目前,分别建成了南京桥、绿荫滩、石桥河、黄皮塘、云路等大小水电站25座,电力事业的蓬勃兴起,使普安县实现了由“贫电县”向“富电县”转移,有力地拉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丰富的水利电力资源,为该县在加大煤炭资源开发的同时,积极延长煤炭产业链,做好煤炭资源的深度开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充分把本县的水能资源优势转化为强大的经济优势,该县目前正积极在争取新建火电厂建设项目上马,预计总投资3亿多元,拟在雪浦乡境内建设的五嘎冲水电站,建成总库容为1.153亿立方米,电站装机将达到18MW,年平均发电5050万kw.h,还可为普安煤电一体化工业园区供水6384万立方米。为进一步完善输变电网络,努力形成“水火互济”的供电格局,该县按照“大煤保大电”、“煤电化联营”的战略思路,把煤化工产业作为煤炭深度开发的重头戏,随着这些大型化工项目的启动,将迎来普安县经济真正的腾飞。
城镇化推进新兴普安建设
普安县今年在抓好县城建设的同时,不断加快青山、楼下、地瓜、龙吟等乡镇小城镇建设。以煤电化一体化产业集群为切入点,认真抓好涵盖青山、雪浦、新店等乡镇50平方公里的普安煤化工循环经济工业园区和现代化工业城镇的各项前期工作,其中:煤化工基地用地30平方公里,城镇建设用地20平方公里,拉动青山、楼下、龙吟等乡镇的小城镇建设步伐,加快城镇化进程,使城镇化与工业化良性互动,目前详规工作已启动,有力地拉动了全县小城镇建设步伐。被誉为普安县东大门的江西坡重镇,城镇建设目前已完成资金投入达70万元,加快了县城向东发展的进程。在县城新区开发柿花树小区等建设上,按照“三高”(即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率管理)标准和“四化”(即硬化、绿化、净化、亮化)要求,不断完善城市功能,着力提升城市品位,努力打造县城新姿。通过抓住镇胜高速公路普安段在县城规划区的互通立交建设机遇,该县城旧城区改造与新城区的拓展有机结合起来,目前县城营盘路、交通路改造进展顺利,普天大道建设步伐加快,截至目前已完成投资4000多万元,为进一步建成以县城为核心,以青山工业园区为重点,以南楼(楼下镇)、北龙(龙吟镇)、东江(江西坡镇)、西三(三板桥镇)为特色的小城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项目支撑强特色农业
在农业产业化的道路上,普安县确立了“强龙头,建(扩)基地,创品牌,拓市场,增效益”的工作思路,不断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普安为契机,加大农业产业化力度,大力发展优质烤烟、无公害绿色生态茶叶,通过特色农业产业化带动农业经济的发展,特色农业产业化在该县取得了明显的成功。
今年普安县烤烟生产继续强化科技兴烟力度,做好烤烟田间管理和收购工作,力争实现生产优质烤烟13.7万担的目标,确保烟农增收;通过做大做强“普天”、“金雀”茶叶品牌,不断提高普安茶叶产业品牌,该县已建成茶园面积2.16万亩,茶叶产业的生态、经济扶贫效益日渐突出,仅江西坡镇依靠种植茶叶,目前有3000多户茶农走上了致富路。
做大做强草地畜牧业。近年,该县相继兴办了龙吟泡木山草场、大坪种羊场、平顶箐草场、白脸山草场、长毛兔养殖等示范点等。目前该县长毛兔养殖存栏达3500只,实现销售收入6万多元,该县长毛兔养殖点已新增至30个,涉及盘水等8个乡镇,预计近期可发展50户养殖示范户参与养殖,计划到2009年底,平均每个乡镇发展3.5万只,稳定存栏46万只,直接经济效益7000至8000万元。通过办示范点,目前在盘水等14个乡镇68个村,带动农户4000多户,配套养畜1万余头。全县累计建成草场7.2万亩,通过示范带动,该县家庭牧场发展迅速,养殖小区不断形成,增收效果明显,如江西坡镇白石村养殖小区,目前已形成养鸡规模的有15户。
通过典型示范的强有力带动,截至目前,该县共发展养殖专业村58个,建成养猪专业村11个、养羊专业村43个、养禽专业村4个、养殖专业组72个,凸现了“一村一品、一组一特”的现代畜牧养殖特色产业格局,初步形成了“两头牛、四头猪、十只羊、五十只禽”的现代畜牧养殖特色发展模式,去年辐射带动全县20万农民养殖增收,畜牧业总产值达到1.46亿元,超过农业产值的三成以上,农民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实惠。今年元至六月出栏肉牛0.99万头,肉猪6.58万头,肉用羊0.62万只,禽45.29万羽,肉类总产量8035吨,完成计划的57.39%,水产品68吨,完成计划的59.13%,蛋类产量408吨,完成计划的58.29%。牛存栏6.18万头,生猪存栏9.15万头,羊1.88万只,禽70.57万羽。草地生态畜牧业取得新的进展,截止今年6月底已实施草地建设14200亩,其中人工种草10400亩,改良草场3800亩;购进羊5450只,其中:购进基础母羊5300只,购进种公羊150只;建羊舍8000平方米;公路建设通过招投标,明确了技术施工队伍,施工单位已经进场施工,到目前为止,龙吟镇泡木山已修建草场公路5公里,罐子窑镇辣子树已修建草场公路1公里;培训养殖户1600人(次),草场水池已启动实施,整个项目共投入资金637.4万元。
民营化经济舞活县域经济
近年来,普安县坚持“非禁即入”的原则,加强招商引资的多元化,积极鼓励和引导民营企业到该县拓展实业,不断增强县域经济发展后劲,重点扶持科技型民营企业,目前已成功引进九龙水泥厂、白沙铅锌矿厂等一批民营企业,增加了民营经济在全县GDP中的比重,提高了民营经济就业在社会中的比重。2006年,全县民营企业2132个,从业人员24612人,实现企业增加值34515万元;营业收入71368万元;利润总额14340万元;上交税金14849万元;完成工业增加值31074万元,有力地促进了该县“经济强县”进程。今年元至六月乡镇企业增加值完成21500万元,占计划的54%,同比增长21%,营业收入完成55900万元,占计划的50.82%,同比增长20%,实现利润5400万元,从业人员27500人。目前普安县的民营经济对县域经济的贡献率已超过50%以上!
夯实基础破解发展“瓶颈”
近年来,该县围绕交通、水利、农田项目大做文章,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建设力度,破解制约发展的“瓶颈”。目前,镇胜高速公路(普安段)完成投资5050万元,累计完成166050万元,完成工程量的99%,现已基本建成通车;江灌油路完成350万元,累计完成1200万元,完成工程量的49%;下厂河至凉水油路于4月开工建设,现累计完成总投资368万元;通村公路358公里完成投资800万元;五嘎冲进场公路完成投资60万元,累计完成投资320万元,工程已基本结束,为五嘎冲水利水电建设和青山煤电化一体化工程的前期工作作好充分准备;农林水利项目:烟水配套工程完成1202万元,饮水安全工程完成543万元,白水河堤治理、地泗引水渠道工程进入扫尾阶段;以工代赈项目,2006年以工代赈项目(17个)完成投资96.4万元,2007年以工代赈项目(20个)完成投资194万元。城镇建设得到加强,以县城为核心,以青山煤化工园区为重点,以南楼(楼下)、北龙(龙吟)、东江(江西坡)、西三(三板桥)为特色的小城镇建设步伐加快,龙吟、楼下客运站建设竣工投入使用,青山、地瓜等乡镇客运站启动建设,城镇功能不断完善。
大手笔促大跨越。元至五月,该县财政总收入已完成15371万元,占计划的47.67%,同比增长42.85%。其中县级财政收入7961万元,占计划的47.3%,同比增长24.69%。经济发展呈现一派崭新发展的良好势头。
地处乌蒙山麓的普安县31万各族儿女,正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一路高歌猛进。
黔西南日报(黄太富)
普安安全生产百日督查行动初显成效
普安县自4月23日开展安全生产百日督查专项整治行动以来,对各行各业进行了彻底的排查督查,并强化跟踪督促整改,取得了初步成效。
百日督查专项行动开展以来,该县共督查煤矿200余对(次),查出安全隐患979条,已整改967条,11条正在整改中,重大隐患7条,已整改7条,列入重点监控的安全隐患为7条,责令停产整顿煤矿8对,督促煤矿投入安全资金1.4亿余元;督查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企业200余家,查出安全隐患735条,已整改682条,53还条还在整改中,关闭无证砂石场64个(次),关闭铁矿山2个(次),关闭铅锌矿山21口(次);督查交通安全相关企业294家,查出安全隐患48条,已整改43条;督查学校136所,查出安全隐患13条,已整改11条;督查建筑施工企业2家,查出安全隐患8条,已整改6条;督查电力企业15家,查出安全隐患7条,已整改7条。
黔西南日报(记者贺万华)
兴仁培训煤矿安全群众监督员
6月28日,为期3天的煤矿安全群众监督员培训在兴仁县举行,来自全县产煤乡镇工会主席、煤矿企业工会干部及煤矿安全群众监督员共计76人参加了培训(其中群监员65名)。
为贯彻落实党的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根本方针和《劳动法》、《工会法》、《安全生产法》及《矿山安全法》等法律法规,充分发挥“群众监督”在煤矿企业安全生产中的作用,切实维护煤矿职工的生命健康权和其他合法权益,推动和促进全县煤矿安全生产,建设和谐煤矿企业。这次学习培训以“建设群监队伍,建立群监网络,制定群监工作制度,开展群监活动,提高群监员队伍素质,加强群监员队伍管理,使群监组织根据各自情况和特点自主地、创造性地开展安全生产和劳动保护工作,开展《工会法》、《劳动法》、《安全生产法》、《矿山安全法》、《煤矿安全规程》及《劳动保护条例》的法律法规的执法监督检查,坚决制止有法不依、有章不循的现象”为主题,结合群监组织的职责,群监员条件、聘任、职责、权利、义务等相关知识及要求进行讲解培训。为了使培训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县总工会特别邀请了县司法局律师蒲忠正作《劳动合同法》专题讲座,罗叶国副主席作《中国工会基本情况》和《工会安全生产的重要性》讲座。
此次培训将全面完成该县煤矿群监员的聘任工作,做到煤矿群监员全部持证上岗。(韦春英)
黔西南日报
省固定资产投资及重点建设项目检查组到我州检查
7月6日至8日,省发改委总经济师张平、省委督察室处长施建中等一行7人到我州检查指导固定资产投资及重点建设项目工作。
在8日上午举行的座谈会上,检查组听取了我州落实省委、省政府2008年“十件实事”工作进展情况、2008年全州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及重点建设项目完成情况。州长助理段际凯、州委副秘书长尹琛及州政府办公室、州委督察室、州政府督察室、州发改局、州交通局等负责人出席座谈会。
我州今年上半年限额以上全州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0.4亿元,比去年同期减少8.4亿元,同比下降21.62%,完成省下达工作目标任务91亿元的33.4%。今年在我州区域内省级重点建设项目42个,其中新开工项目8个,续建项目13个,收尾项目5个,预备项目16个。在建省级重点项目总投资45.2亿元,累计到位资金15.3亿元。省委、省政府2008年“十件实事”涉及我州的项目共10项,包括交通、扶贫、水利等方面,我州现已建成通乡油路287公里、通村公路1300公里;已实现易地扶贫搬迁2504人;已建设农村沼气池1755口等。
检查组听取汇报后对我州的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并希望在下步工作中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进一步加强固定资产投资工作的调度、分析,突出工作重点,抓好关键环节,制定可行的下半年工作计划,确保任务完成。要切实加强对重点项目的指导和服务,加强对项目建设的跟踪,狠抓推进,狠抓落实,加快工作进度,切实做到开工建设一批,加快建成一批。发改局、国土局等有关部门要密切配合,对新开工项目要加强产业政策、项目审核、用地审核、环境评价等环节的监督检查,确保完成今年的工作任务。就进一步落实省委、省政府“十件实事”,检查组指出,各相关部门要密切配合,通力协作,以确保“十件实事”全面完成。检查组还就固定资产投资及重点建设项目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提出了建议。
段际凯在会上讲话指出,我州各级各部门一定要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安排部署,做好服务,做好相关规划,切实调动自身积极性,实实在在做好工作,确保圆满完成今年的固定资产投资和项目建设任务。
检查期间,张平一行在州委副秘书长尹琛等的陪同下先后深入到贞丰水车田水库、兴义拉法基2500吨\日熟料水泥生产线、州农产品批发市场、马岭河峡谷特大桥等地了解情况,听取有关情况汇报。
黔西南日报(董海韵)
泰安水泥年产120万吨生产线投产
省政协主席黄瑶宣布点火投产州领导陈敏陈鸣明龙刚张定书等出席投产仪式
图为省政协主席黄瑶(中左二),州委书记陈敏(中左三)为该项目投产点火。本报记者黄莹摄
7月8日,黔西南州泰安水泥有限责任公司年产120万吨新型干法旋窑水泥生产线点火投产仪式在兴义市郑屯镇工业园区举行。
省政协主席黄瑶,州领导陈敏、陈鸣明、龙刚、张定书、黄定承、康新平、夏开益等,及省、州、市相关部门领导,泰安公司董事长龚雷海等出席点火投产仪式。兴义市委副书记、市长张国华主持仪式。
黄瑶宣布泰安水泥厂点火投产,并以州委书记陈敏一起为该项目点火,参加投产仪式的省、州、市领导为该项目剪彩。
黔西南州泰安水泥有限责任公司投资新建的120万吨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是按照省、州、市“十一五”规划的要求,通过深入调查研究,在反复论证的基础上,在各级各部门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新建的一个重大项目。项目总投资2.8亿元,占地10万平方米,被列入2007年省级重点项目,也是贵州省节能减排、循环经济示范项目。项目采用目前国内外最新干法生产工艺方法,充分应用当今水泥生产行业的新技术、新材料和新设备,在技术方案和生产方法上,突出了环保、优质、低耗、节能、高效等特点,项目于2007年6月在郑屯工业园区上马建设,2008年7月竣工。建成投产后,年创税收4700多万元,年创利润5000多万元,可直接提供1200多个就业岗位,此外还将为周边地区消化近50万吨工业废渣,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项目的建成投产,将使泰安水泥有限责任公司成为全省单线最大的高标号新型干法水泥生产企业。
州委常委、兴义市委书记黄定承在仪式上作了讲话。他说,泰安年产120万吨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项目,在省、州、市各级领导和有关部门的关心支持下,仅用一年时间就建成投产,该项目是全省新型干法水泥循环经济样板项目,也是州、市建材工业重点项目,项目的建成投产,对推动兴义市建材产业结构调整,带动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壮大工业经济总量,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希望泰安公司抓住机遇,科学管理,狠抓质量,争创品牌,争创一流企业,服务兴义经济建设。
泰安公司董事长龚雷海表示,将在抓好安全生产的同时进一步开拓创新,狠抓生产质量管理,以质量促效益,以质量促发展,努力把企业建成“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真正做“循环经济先锋、节能减排典范、清洁生产标兵”,发扬“繁荣昌盛、国泰民安”的泰安精神,为黔西南州的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黔西南日报(黄莹)
普安县抢抓机遇扎实推进青山煤电化一体化基地项目,经过不懈努力,目前取得突破性进展,为全县31万群众带来了福音。
根据省发改委关于黔西南州普兴煤电化一体化基地规划的批复,同意在青山片区规划发展煤制聚丙烯产品,聚丙烯规模为100万吨/年,配套建设334万吨/年甲醇装置。分两期建设:一期产品方案为49万吨/年聚丙烯,配套160万吨/年甲醇。二期产品方案为51万吨/年聚丙烯,配套174万吨/年甲醇。
普安青山煤电化一体化基地项目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与广大群众的积极参与下,目前取得的三大进展:一是该县编制了《普安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把发展煤化工列为全县十一五时期的经济工作的重点。在州委、州政府的统一部署下,经过两年多的努力,完成了《黔西南州煤炭勘探总体规划》、《黔西南州普兴矿区地质总体报告》、《普兴矿区总体地质规划》、《贵州省黔西南州普安煤电化一体化基地规划》、配合省发改委工业处完成了《贵州省煤化工中长期发展规划》、《贵州省煤电化一体化基地规划》。在《贵州省煤化工中长期发展规划》和《贵州省黔西南州普安煤电化一体化基地规划》中,规划普安煤电化一体化基地分两个区块,即青山煤化工基地区块(规模为334万吨甲醇,100万吨聚丙稀(MTP)及其相关产品,总投资约260亿元),万屯—巴钤煤化工基地区块(100万吨商品甲醇,25万吨二甲醚,总投资62亿元)。目前这些规划、报告已通过省有关部门审查。
二是青山煤电化一体化办事处工程已经基本完成。配套项目糯东煤矿、五嘎冲水库已经列入省级重点项目。煤电化一体化项目水源点五嘎冲水库进场公路及导流洞工程已经开工建设;供电工程青山110千伏变电站已经完工。糯东240万吨/年、泥堡120万吨/年、幸福90万吨/年、地瓜一号300万吨/年、地瓜二号180万吨等几个大型矿井列为普兴矿区新建煤矿。全州最大的煤矿糯东煤矿年产240万吨正式获得批准建设,目前已经完成投资4.3亿元,完成工业广场建设及硐井大部工程建设。
三是基地预选址位于普安县青山镇宰地背后,有集体土地3000多亩(荒山)。目前,该县已委托省城乡规划设计院编制50平方公里的青山镇城镇总体规划,其中:煤化工基地用地30平方公里,城镇建设用地20平方公里,能满足煤化工基地用需要。该规划将于今年8月底完成。现土地修编工作正在进行,用地手续正在办理之中。
黔西南日报(黄太富)
普安县:依托矿产、做强工业、推进跨越
盛夏,作为我州现代化煤矿建设一个重要标志的贵州兴安煤业有限公司糯东煤矿施工现场,机声隆隆,一片忙碌,数台挖掘机不停作业,矿区路上,工程车来来往往,有条不紊。
设计规模240万吨/年,总投资9.8亿元的该矿工程建设,目前已经完成投资4.3亿元,完成工业广场建设及硐井大部工程建设。2008年预计完成投资1.6亿元,年底安装两台瓦斯发电机,目前矿建工作紧锣密鼓稳步推进。
这是普安县委、县政府以发展大局为工作指针,按照“大煤保大电、促进大发展,煤电化联营、实现新跨越”的发展思路,强力推进“四化(工业化、城镇化、农业产业化、民营化)一基础(交通、水利、教育、科教文卫、社会保障)”,充分发挥资源优势,进一步培育和壮大优势产业,转变增长方式,夯实基础,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取得明显成效的一个缩影。
“工业强县”激活发展活水
依托煤电等资源优势,普安县坚持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以煤炭、电力为重点,培育优势产业,积极推进新型工业化,进一步做大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支柱产业。按照“煤电化联营”战略思想,做强做大煤炭产业,目前地瓜一、二、三号井田详查工作已基本结束,为该县建大矿、发展煤及煤化工产业奠定了基础。以“搞整合、上规模、抓技改、重安全、增效率”为目标,认真做好现有煤矿的整合与技改扩能,加强对合法煤矿安全管理人员的教育培训,使安全生产管理实现关口前移、重心前移。煤炭工业发展势头强劲,科技含量不断增强,在煤炭资源开发中,普安县坚持依靠科技,注重环保,节约资源,协调发展的思路,坚决避免了只重数量不重质量,只讲速度不讲效益,只求经济利益不看社会后果的发展老路。引进和培育经济能力强,技术实力雄厚,管理经验丰富,富有社会责任感的大企业参与煤炭资源开发,提高资源利用率,提升安全生产管理水平,依靠规模,依靠科技,依靠管理来促进煤炭行业大发展。坚持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科技型、环保型、效益型”新型工业化道路。在发展观念上,做到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对一些资金不雄厚、技术力量薄弱、直接危及到地方安全和群众生命安全的,果断亮“红灯”,不断促进全县煤炭开发上规模、上档次,整体跨上新台阶,目前全县原有煤矿从原来的44对整合到26对,煤矿减少,产量提高,截至6月底,全县原煤产量完成126万吨,占计划的44.2%,同比增加3.8%。“十一五”末该县原煤产量将达到1000万吨以上。
与此同时,普安县充分利用境内山高谷深,沟壑纵横,拥有大小河流46条,水能资源蕴藏量达9.37万千瓦的有利条件,不断加强小水电站管理,加快在建小水电站建设进度,进一步完善供电网络,到目前,分别建成了南京桥、绿荫滩、石桥河、黄皮塘、云路等大小水电站25座,电力事业的蓬勃兴起,使普安县实现了由“贫电县”向“富电县”转移,有力地拉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丰富的水利电力资源,为该县在加大煤炭资源开发的同时,积极延长煤炭产业链,做好煤炭资源的深度开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充分把本县的水能资源优势转化为强大的经济优势,该县目前正积极在争取新建火电厂建设项目上马,预计总投资3亿多元,拟在雪浦乡境内建设的五嘎冲水电站,建成总库容为1.153亿立方米,电站装机将达到18MW,年平均发电5050万kw.h,还可为普安煤电一体化工业园区供水6384万立方米。为进一步完善输变电网络,努力形成“水火互济”的供电格局,该县按照“大煤保大电”、“煤电化联营”的战略思路,把煤化工产业作为煤炭深度开发的重头戏,随着这些大型化工项目的启动,将迎来普安县经济真正的腾飞。
城镇化推进新兴普安建设
普安县今年在抓好县城建设的同时,不断加快青山、楼下、地瓜、龙吟等乡镇小城镇建设。以煤电化一体化产业集群为切入点,认真抓好涵盖青山、雪浦、新店等乡镇50平方公里的普安煤化工循环经济工业园区和现代化工业城镇的各项前期工作,其中:煤化工基地用地30平方公里,城镇建设用地20平方公里,拉动青山、楼下、龙吟等乡镇的小城镇建设步伐,加快城镇化进程,使城镇化与工业化良性互动,目前详规工作已启动,有力地拉动了全县小城镇建设步伐。被誉为普安县东大门的江西坡重镇,城镇建设目前已完成资金投入达70万元,加快了县城向东发展的进程。在县城新区开发柿花树小区等建设上,按照“三高”(即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率管理)标准和“四化”(即硬化、绿化、净化、亮化)要求,不断完善城市功能,着力提升城市品位,努力打造县城新姿。通过抓住镇胜高速公路普安段在县城规划区的互通立交建设机遇,该县城旧城区改造与新城区的拓展有机结合起来,目前县城营盘路、交通路改造进展顺利,普天大道建设步伐加快,截至目前已完成投资4000多万元,为进一步建成以县城为核心,以青山工业园区为重点,以南楼(楼下镇)、北龙(龙吟镇)、东江(江西坡镇)、西三(三板桥镇)为特色的小城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项目支撑强特色农业
在农业产业化的道路上,普安县确立了“强龙头,建(扩)基地,创品牌,拓市场,增效益”的工作思路,不断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普安为契机,加大农业产业化力度,大力发展优质烤烟、无公害绿色生态茶叶,通过特色农业产业化带动农业经济的发展,特色农业产业化在该县取得了明显的成功。
今年普安县烤烟生产继续强化科技兴烟力度,做好烤烟田间管理和收购工作,力争实现生产优质烤烟13.7万担的目标,确保烟农增收;通过做大做强“普天”、“金雀”茶叶品牌,不断提高普安茶叶产业品牌,该县已建成茶园面积2.16万亩,茶叶产业的生态、经济扶贫效益日渐突出,仅江西坡镇依靠种植茶叶,目前有3000多户茶农走上了致富路。
做大做强草地畜牧业。近年,该县相继兴办了龙吟泡木山草场、大坪种羊场、平顶箐草场、白脸山草场、长毛兔养殖等示范点等。目前该县长毛兔养殖存栏达3500只,实现销售收入6万多元,该县长毛兔养殖点已新增至30个,涉及盘水等8个乡镇,预计近期可发展50户养殖示范户参与养殖,计划到2009年底,平均每个乡镇发展3.5万只,稳定存栏46万只,直接经济效益7000至8000万元。通过办示范点,目前在盘水等14个乡镇68个村,带动农户4000多户,配套养畜1万余头。全县累计建成草场7.2万亩,通过示范带动,该县家庭牧场发展迅速,养殖小区不断形成,增收效果明显,如江西坡镇白石村养殖小区,目前已形成养鸡规模的有15户。
通过典型示范的强有力带动,截至目前,该县共发展养殖专业村58个,建成养猪专业村11个、养羊专业村43个、养禽专业村4个、养殖专业组72个,凸现了“一村一品、一组一特”的现代畜牧养殖特色产业格局,初步形成了“两头牛、四头猪、十只羊、五十只禽”的现代畜牧养殖特色发展模式,去年辐射带动全县20万农民养殖增收,畜牧业总产值达到1.46亿元,超过农业产值的三成以上,农民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实惠。今年元至六月出栏肉牛0.99万头,肉猪6.58万头,肉用羊0.62万只,禽45.29万羽,肉类总产量8035吨,完成计划的57.39%,水产品68吨,完成计划的59.13%,蛋类产量408吨,完成计划的58.29%。牛存栏6.18万头,生猪存栏9.15万头,羊1.88万只,禽70.57万羽。草地生态畜牧业取得新的进展,截止今年6月底已实施草地建设14200亩,其中人工种草10400亩,改良草场3800亩;购进羊5450只,其中:购进基础母羊5300只,购进种公羊150只;建羊舍8000平方米;公路建设通过招投标,明确了技术施工队伍,施工单位已经进场施工,到目前为止,龙吟镇泡木山已修建草场公路5公里,罐子窑镇辣子树已修建草场公路1公里;培训养殖户1600人(次),草场水池已启动实施,整个项目共投入资金637.4万元。
民营化经济舞活县域经济
近年来,普安县坚持“非禁即入”的原则,加强招商引资的多元化,积极鼓励和引导民营企业到该县拓展实业,不断增强县域经济发展后劲,重点扶持科技型民营企业,目前已成功引进九龙水泥厂、白沙铅锌矿厂等一批民营企业,增加了民营经济在全县GDP中的比重,提高了民营经济就业在社会中的比重。2006年,全县民营企业2132个,从业人员24612人,实现企业增加值34515万元;营业收入71368万元;利润总额14340万元;上交税金14849万元;完成工业增加值31074万元,有力地促进了该县“经济强县”进程。今年元至六月乡镇企业增加值完成21500万元,占计划的54%,同比增长21%,营业收入完成55900万元,占计划的50.82%,同比增长20%,实现利润5400万元,从业人员27500人。目前普安县的民营经济对县域经济的贡献率已超过50%以上!
夯实基础破解发展“瓶颈”
近年来,该县围绕交通、水利、农田项目大做文章,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建设力度,破解制约发展的“瓶颈”。目前,镇胜高速公路(普安段)完成投资5050万元,累计完成166050万元,完成工程量的99%,现已基本建成通车;江灌油路完成350万元,累计完成1200万元,完成工程量的49%;下厂河至凉水油路于4月开工建设,现累计完成总投资368万元;通村公路358公里完成投资800万元;五嘎冲进场公路完成投资60万元,累计完成投资320万元,工程已基本结束,为五嘎冲水利水电建设和青山煤电化一体化工程的前期工作作好充分准备;农林水利项目:烟水配套工程完成1202万元,饮水安全工程完成543万元,白水河堤治理、地泗引水渠道工程进入扫尾阶段;以工代赈项目,2006年以工代赈项目(17个)完成投资96.4万元,2007年以工代赈项目(20个)完成投资194万元。城镇建设得到加强,以县城为核心,以青山煤化工园区为重点,以南楼(楼下)、北龙(龙吟)、东江(江西坡)、西三(三板桥)为特色的小城镇建设步伐加快,龙吟、楼下客运站建设竣工投入使用,青山、地瓜等乡镇客运站启动建设,城镇功能不断完善。
大手笔促大跨越。元至五月,该县财政总收入已完成15371万元,占计划的47.67%,同比增长42.85%。其中县级财政收入7961万元,占计划的47.3%,同比增长24.69%。经济发展呈现一派崭新发展的良好势头。
地处乌蒙山麓的普安县31万各族儿女,正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一路高歌猛进。
黔西南日报(黄太富)
普安安全生产百日督查行动初显成效
普安县自4月23日开展安全生产百日督查专项整治行动以来,对各行各业进行了彻底的排查督查,并强化跟踪督促整改,取得了初步成效。
百日督查专项行动开展以来,该县共督查煤矿200余对(次),查出安全隐患979条,已整改967条,11条正在整改中,重大隐患7条,已整改7条,列入重点监控的安全隐患为7条,责令停产整顿煤矿8对,督促煤矿投入安全资金1.4亿余元;督查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企业200余家,查出安全隐患735条,已整改682条,53还条还在整改中,关闭无证砂石场64个(次),关闭铁矿山2个(次),关闭铅锌矿山21口(次);督查交通安全相关企业294家,查出安全隐患48条,已整改43条;督查学校136所,查出安全隐患13条,已整改11条;督查建筑施工企业2家,查出安全隐患8条,已整改6条;督查电力企业15家,查出安全隐患7条,已整改7条。
黔西南日报(记者贺万华)
兴仁培训煤矿安全群众监督员
6月28日,为期3天的煤矿安全群众监督员培训在兴仁县举行,来自全县产煤乡镇工会主席、煤矿企业工会干部及煤矿安全群众监督员共计76人参加了培训(其中群监员65名)。
为贯彻落实党的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根本方针和《劳动法》、《工会法》、《安全生产法》及《矿山安全法》等法律法规,充分发挥“群众监督”在煤矿企业安全生产中的作用,切实维护煤矿职工的生命健康权和其他合法权益,推动和促进全县煤矿安全生产,建设和谐煤矿企业。这次学习培训以“建设群监队伍,建立群监网络,制定群监工作制度,开展群监活动,提高群监员队伍素质,加强群监员队伍管理,使群监组织根据各自情况和特点自主地、创造性地开展安全生产和劳动保护工作,开展《工会法》、《劳动法》、《安全生产法》、《矿山安全法》、《煤矿安全规程》及《劳动保护条例》的法律法规的执法监督检查,坚决制止有法不依、有章不循的现象”为主题,结合群监组织的职责,群监员条件、聘任、职责、权利、义务等相关知识及要求进行讲解培训。为了使培训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县总工会特别邀请了县司法局律师蒲忠正作《劳动合同法》专题讲座,罗叶国副主席作《中国工会基本情况》和《工会安全生产的重要性》讲座。
此次培训将全面完成该县煤矿群监员的聘任工作,做到煤矿群监员全部持证上岗。(韦春英)
黔西南日报
省固定资产投资及重点建设项目检查组到我州检查
7月6日至8日,省发改委总经济师张平、省委督察室处长施建中等一行7人到我州检查指导固定资产投资及重点建设项目工作。
在8日上午举行的座谈会上,检查组听取了我州落实省委、省政府2008年“十件实事”工作进展情况、2008年全州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及重点建设项目完成情况。州长助理段际凯、州委副秘书长尹琛及州政府办公室、州委督察室、州政府督察室、州发改局、州交通局等负责人出席座谈会。
我州今年上半年限额以上全州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0.4亿元,比去年同期减少8.4亿元,同比下降21.62%,完成省下达工作目标任务91亿元的33.4%。今年在我州区域内省级重点建设项目42个,其中新开工项目8个,续建项目13个,收尾项目5个,预备项目16个。在建省级重点项目总投资45.2亿元,累计到位资金15.3亿元。省委、省政府2008年“十件实事”涉及我州的项目共10项,包括交通、扶贫、水利等方面,我州现已建成通乡油路287公里、通村公路1300公里;已实现易地扶贫搬迁2504人;已建设农村沼气池1755口等。
检查组听取汇报后对我州的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并希望在下步工作中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进一步加强固定资产投资工作的调度、分析,突出工作重点,抓好关键环节,制定可行的下半年工作计划,确保任务完成。要切实加强对重点项目的指导和服务,加强对项目建设的跟踪,狠抓推进,狠抓落实,加快工作进度,切实做到开工建设一批,加快建成一批。发改局、国土局等有关部门要密切配合,对新开工项目要加强产业政策、项目审核、用地审核、环境评价等环节的监督检查,确保完成今年的工作任务。就进一步落实省委、省政府“十件实事”,检查组指出,各相关部门要密切配合,通力协作,以确保“十件实事”全面完成。检查组还就固定资产投资及重点建设项目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提出了建议。
段际凯在会上讲话指出,我州各级各部门一定要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安排部署,做好服务,做好相关规划,切实调动自身积极性,实实在在做好工作,确保圆满完成今年的固定资产投资和项目建设任务。
检查期间,张平一行在州委副秘书长尹琛等的陪同下先后深入到贞丰水车田水库、兴义拉法基2500吨\日熟料水泥生产线、州农产品批发市场、马岭河峡谷特大桥等地了解情况,听取有关情况汇报。
黔西南日报(董海韵)
泰安水泥年产120万吨生产线投产
省政协主席黄瑶宣布点火投产州领导陈敏陈鸣明龙刚张定书等出席投产仪式
图为省政协主席黄瑶(中左二),州委书记陈敏(中左三)为该项目投产点火。本报记者黄莹摄
7月8日,黔西南州泰安水泥有限责任公司年产120万吨新型干法旋窑水泥生产线点火投产仪式在兴义市郑屯镇工业园区举行。
省政协主席黄瑶,州领导陈敏、陈鸣明、龙刚、张定书、黄定承、康新平、夏开益等,及省、州、市相关部门领导,泰安公司董事长龚雷海等出席点火投产仪式。兴义市委副书记、市长张国华主持仪式。
黄瑶宣布泰安水泥厂点火投产,并以州委书记陈敏一起为该项目点火,参加投产仪式的省、州、市领导为该项目剪彩。
黔西南州泰安水泥有限责任公司投资新建的120万吨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是按照省、州、市“十一五”规划的要求,通过深入调查研究,在反复论证的基础上,在各级各部门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新建的一个重大项目。项目总投资2.8亿元,占地10万平方米,被列入2007年省级重点项目,也是贵州省节能减排、循环经济示范项目。项目采用目前国内外最新干法生产工艺方法,充分应用当今水泥生产行业的新技术、新材料和新设备,在技术方案和生产方法上,突出了环保、优质、低耗、节能、高效等特点,项目于2007年6月在郑屯工业园区上马建设,2008年7月竣工。建成投产后,年创税收4700多万元,年创利润5000多万元,可直接提供1200多个就业岗位,此外还将为周边地区消化近50万吨工业废渣,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项目的建成投产,将使泰安水泥有限责任公司成为全省单线最大的高标号新型干法水泥生产企业。
州委常委、兴义市委书记黄定承在仪式上作了讲话。他说,泰安年产120万吨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项目,在省、州、市各级领导和有关部门的关心支持下,仅用一年时间就建成投产,该项目是全省新型干法水泥循环经济样板项目,也是州、市建材工业重点项目,项目的建成投产,对推动兴义市建材产业结构调整,带动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壮大工业经济总量,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希望泰安公司抓住机遇,科学管理,狠抓质量,争创品牌,争创一流企业,服务兴义经济建设。
泰安公司董事长龚雷海表示,将在抓好安全生产的同时进一步开拓创新,狠抓生产质量管理,以质量促效益,以质量促发展,努力把企业建成“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真正做“循环经济先锋、节能减排典范、清洁生产标兵”,发扬“繁荣昌盛、国泰民安”的泰安精神,为黔西南州的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黔西南日报(黄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