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后奥运行情”的思考


  举世瞩目的2008北京奥运会在本周末举行了盛大的开幕式,此举也意味着股市在奥运会前的运行到此已经结束。总体而言,在迎接奥运会的这段时期中,股市总体保持了较为平稳的走势,奥运会前的7月份,股指还出现了小幅度的上涨,一批与奥运会有关的题材股,此间也有过比较好的表现。客观而言,萦绕广大投资者7年之久的奥运情结,在此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释放。

  现在,奥运会的比赛正在展开,而对于投资者来说,现在则要开始关心“后奥运行情”了。事实上大家也都清楚,在奥运会召开之前的一段时间,办好奥运会是全国各项工作的重点,管理层之所以会对股市反复提出“维稳”的要求,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与此有关的。但是,奥运会终究要结束,各项工作不久也会回到日常的轨道之中。人们也有理由相信,奥运会之后的股市,将会面临新的问题,呈现出新的特点,而这些是需要在现在就未雨绸缪,加以很好研究的。

   股市背景出现积极变化

  虽然,在多数人看来,出于“维稳”的需要,在奥运会前股票市场的运行环境并没有出现大的变化。而从实际情况来看,特别是就股市本身而言,无论是在制度建设还是产品创新等方面,确实没有什么大的动作。但人们也不能不承认,从股市的大背景来说,这段时间还是发生了一些积极的变化。

  其中的一个变化是在6月下旬,国家在油价居高不下的情况下,启动了一次幅度比较大的成品油及电力价格调整,从而翻开了今年资源品价格改革的一页。另外一个变化则是发生在7月底,央行在反复研究之后,决定增加商业银行今年的贷款额度,这样事实上也就对现行的货币政策进行了明确的微调。应该说,在这期间宏观方面所发生的变化还有不少,为什么这里单独把这两项提出来呢?这是因为这两个变化具有很大的代表性。

  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我国经济运行中的通胀压力明显加大,负利率状况日益严重。到了年底的时候,中央提出“两防”,强调控制通胀。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对于基础产品的价格进行了必要的控制。而今年以来,由于国际油价不断上涨,这就使得输入型通胀压力很大,而在确保油品供应与控制新增涨价因素之间,也形成了不同的政策取向。人们注意到,在这个颇为关键的时刻,决策层选择了主动提高产品油等的价格这一措施,这即表明了对控制通胀有信心,同时也传递了以改革的方式解决现有经济问题的决心。而后来,在经济增速出现一定的下降,特别是中小企业资金困难的局面开始显现之后,央行果断增加了银行的贷款额度,并且明确表示这些新增资金将向农村以及中小企业倾斜。与此同时,人们还注意到,在当年的7月份,央行没有提高准备金率,而且也没有升息动作出现。

  从以上这两件事情上,人们可以看到,国家在控制通胀方面手段趋于多样,并且致力于通过价格改革,理顺定价体系来解决问题。同时,也注意到对政策的微调,避免因为货币政策过紧而影响经济的发展。显然,仔细品味一下,这和以前的一些做法还是存在某些区别的,至少不是机械地把将通胀控制在某个设定的位置上作为最终目标,同时在政策的执行中也更多地体现了灵活性,将有保有压具体化了。据此,人们可以作出推测:自去年年中开始的对货币政策的不断紧缩,到现在很可能就要告一段落,至少不会继续从紧。而大家都清楚,今年以来股市的下跌,其宏观背景一个是通胀严重,另一个是紧缩政策的措施。现在,通胀势头开始下降,紧缩政策也趋于缓和,这就改变了股市运行的大背景。进一步说,人们也有理由相信这种积极的变化在奥运会之后会更多地出现,从而使得股票市场的氛围不断得到改善,环境得以宽松。虽然,在现在人们对此还缺乏一致预期,但是这就像去年下半年大家对通胀与紧缩的前景也缺乏一致预期一样,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局面是会慢慢得到改变的,而这也就成为影响“后奥运行情”的最重要因素之一。

  股市面貌呈现多种特点

  另外,还应该看到,今年以来股市大幅度下跌,已经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市场的面貌。而在迎接奥运会的氛围下,人们关注的焦点更多是集中在股指的运行上,看它是如果实现“维稳”的。但在这一页被翻了过去之后,人们必然会认真细致地来审视市场,发现其所出现的特点,并且努力地从中寻找机会。

  大盘蓝筹股的发行,今年以来曾经停止了几个月,到开奥运会前夕才刚恢复。在奥运会之后,很可能速度会有所加快。从这次南车股份的发行来看,市盈率是定得相对比较低的,这样在上市的时候也就比较容易形成上涨行情,并且有可能像其它市盈率不高的大盘股蔓延。这种状况,在去年年底中国中铁上市时曾经出现过,那么届时会不会再度出现呢?对于今年大盘蓝筹股一直单边下跌的市场格局来说,这应该说是一个不小的改变。再有,因为股市走势疲软,大量资金流向债券市场,特别是涌入企业债、可转换债。与此同时,企业发行债券的积极性也很高,那么这种状况会不会阶段性地改变融资模式呢?而且在债券收益率因为追捧者甚多而收益率出现下降的情况出现后,股息率较之更有优势的那些绩优股,能否因此而增加吸引力呢?毕竟,经过几轮大的下跌,到开奥运会的时候,市场上已经出现了一批很便宜的股票,它们的股息率也是很有竞争力的。这也许可以为“后奥运行情”增添题材。还有,现在股市已经出现了比较多的“破净”现象,也就是有一些股票的市价跌破了净资产,至于市净率在1.5倍以下的上市公司,为数已经很多了,并且主要是那些绩优大盘股。对于这些公司来说,其目前的股价一般已经不存在国有控股股东(也就是所谓的大非)进行减持的可能。另外,现在更广泛存在的“破发”现象,也就是股票跌破发行价或者增发价,也使得相关企业的IPO以及相应上市公司的再融资受到市场机制的约束,客观来说高价发行也就难以延续。而就在上半年,股票的高价发行曾经是导致大盘下跌的一个重要因素。

  应该说,以上这些市场特点,包括大盘蓝筹股的低市盈率发行、相比债券收益率,蓝筹股的股息率所显现出来的竞争力,以及股票“破净”、“破发”对高价发行所构成的制约等,在很大程度上都会成为“后奥运行情”运行的基础。显然,股价回落所引发的各种现象,即充分揭示了大盘所面临的压力,同时也确实给大家提供了某种想象空间。在这里,人们很容易感到的是,虽然现在还很难寻找出股市必然会上涨的理由,但是种种迹象也表明,大盘已经出现了诸多底部的特征。如果相信真有什么“后奥运行情”,那么一定就将会是从这里开始起步。

  大盘走势进一步复杂化

  不过,尽管从市场环境来说,现在正在趋于好转,同时从市场内部而言,也出现了更多有利于上涨的因素。但是,所有这些都没有激发起市场的做多行情。奥运会前舆论强烈呼吁“维稳”,但实际结果也就是让大盘在这期间没有跌得太多而已。奥运会前“维稳”声浪如此之大,股市尚且如此表现,那么到了“后奥运行情”呢?前面提到,现在一些机构并没有在市场环境有所好转这一点上形成一致预期,这实际上也就是股市在这期间只能弱势整理的原因。进一步说,怎么可能这种局面在奥运会后就会自动改变呢?

  可以想象的是,在“后奥运行情”中,大盘的走势是复杂的。对于投资者来说,股市确实跌了很多,也许已经具备了投资价值,但这并不等于其估值有很大的吸引力。虽然市场上发出了不少在传统意义上可以认为属于股市见底的信号,但客观而言见底也并不等于接下去马上就会上涨。在这段时间,行情运行的复杂性将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它受到内外部因素的影响很大,国内宏观政策的调整、海外市场的波动,都会对行情的走势形成极大的制约,而由于这两方面的因素并不协调,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还是不可测的,所以股市走势也就难以形成明确的趋势。二,在连续大跌以后,市场信心已经散失,在这种情况下投资者明显缺乏主动的买入行为,基金也面临很大的赎回压力,整个社会风险投资意愿下降。这样,市场就可能会较长时间在低位徘徊,找寻不到运行的方向,没有明确的走向,这也让即便愿意考虑入市的投资者无所适从。三,尽管宏观背景出现松动,但这个因素要传递到实体经济,还需要一个过程,因此这不会松动投资者对于上市公司效益的担忧,大家不可避免地反复纠缠于宏观与微观的差异和矛盾中,由此导致的投资行为,当然只能是短线的,多变的,并且没有中长期目标。

  由此,基于以上所提及的这些复杂性,可以想象“后奥运行情”即不可能是让股市大跌,但同时也不会出现大幅上涨,还会是一个以整理为主的格局。当然,考虑到奥运会前市场相对较为低迷,因此这以后有所活跃也是可能的,大盘在2500点—3200点的大箱体内先抑后扬运行,恐怕就是8月份的基本格局,在9月份也不会有太大的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