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部发言人姜瑜的两“不”回答很不妥


 

外交部发言人姜瑜的两“不”回答很不妥
精细管理工程创始人刘先明
(2009年1月23日)
 
2009年1月22日,外交部发言人姜瑜举行例行记者会,主要就中美、中法关系,中东局势等答记者问。
从有关媒体上看到外交部发言人姜瑜以下的两段回答:
一、姜瑜就中美、中法关系、中东局势等答记者问
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09-01/22/content_10703562.htm
http://www.cnr.cn/gundong/200901/t20090122_505216990.html
问:昨天,中联部部长王家瑞赴朝鲜访问,今天和明天的行程是什么?他是否会见金正日?
答:王家瑞部长是应朝鲜劳动党中央国际部的邀请,率领中联部代表团对朝鲜进行友好访问。我不掌握王家瑞部长在朝鲜的行程,建议你向主管部门询问。我相信他们也会及时对外发布消息。中朝两党之间有着经常互访的传统,这次访问是两党之间的正常交流。
 
二、奥巴马就职演说 翻译与“节译”成话题
http://www.zaobao.com.sg/zg/zg090123_507.shtml
http://forum.xinhuanet.com/detail.jsp?id=63238986
另一方面,中国官方媒体在标注为奥巴马演说“全文”的译本中,却删去了“共产主义”以及奥巴马批评“镇压异见”专制的两个段落,中国外交部昨天就被记者追问。
发言人姜瑜在例行记者会上答问时说:“我不了解你提到的情况,但是我想中国的媒体和你所在的媒体一样,有自主的编辑权。”
 
对于记者“今天和明天的行程是什么?”的提问,我认为,作为外交部发言人姜瑜,应该回答:今天是什么,明天是什么。或者回答:我还不知道今天和明天的行程是什么。再或者回答:无可奉告。
可是,外交部发言人姜瑜的回答是 “不掌握”,我认为,回答“不掌握”,是不妥的。
因为,“掌握”一词,除了有“知道”的含义外,还有“主宰、控制”的含义;对于王家瑞部长赴朝鲜访问的行程,外交部新闻发言人不可能去主宰、控制,却有可能知道。按照常理,作为外交部来讲,不知道中联部部长王家瑞赴朝鲜访问的行程安排,那是绝对不可能的。作为外交部的发言人来讲,可能知道其行程,也可能不知道其行程。如知道,就说知道的;如不知道,就说不知道;如果不便说,那就说“无可奉告”。不论怎么说,都不应该说“不掌握”。用词要精准,这是新闻发言人的基本要求。
 
关于中国官方媒体少刊登了奥巴马演说的两个译文段落,发言人姜瑜说:“我不了解你提到的情况,但是我想中国的媒体和你所在的媒体一样,有自主的编辑权。”
2009年1月22日,我曾写过一篇博文:
中国日报网、人民网刊登的奥巴马就职演讲的中文少了两段话
和我一样,许许多多的人都从网络上了解到中国官方媒体少刊登了奥巴马演说的两个译文段落,作为外交部的发言人,竟然“不了解”这一情况。
我认为,如果外交部发言人姜瑜真得不了解这一情况,那么,外交部发言人姜瑜是不称职的发言人。如果外交部发言人姜瑜了解到了这一情况,却公然说“不了解”,那就是在说谎,那就更不称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