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很年轻


 

美国很年轻

——80后走上世界政治舞台

 

外国有句谚语说,“当舞蹈家越早越好,当政治家越晚越好”。

不过,从美国白宫新主子及其团队在华盛顿纪念碑前的就职秀来看,这个谚语要修改了:“当政治家越早越好,当舞蹈家越晚越好”。奥巴马本人48岁,是个60后。但他的辅助团队更年轻,就职演说撰稿人法夫罗只有27岁;为他夫人米歇尔设计晚装的设计师只有26岁,是台湾旅美的吴季刚。年轻化的风头也没有被民主党人完全占尽,不久前当选的美国共和党议员斯考克,也只有27岁。后面这几位都是80后。而在奥巴马就职典礼上表演的灵魂歌手艾利莎.富兰克林,则已达到国宝级的年龄。

这似乎是想告诉世界,艺术和美酒一样,陈年的好;政治和牛奶一样,新鲜的好。奥巴马竞选理念其实只有两个字:“变化”。越年轻越求变,于是,美国的80后一代,不仅走到了他身边,更成为他的核心选票来源。可以这样说,没有80后的全面动员,就没有奥巴马的当选。保守的美国很老迈,求变的美国很年轻。

当代中国曾经也很年轻。109年前,著名思想家梁启超写了篇情感激切的名文《少年中国说》,宣称“吾心目中有一少年中国在”。他所谓的“少年中国”,就是“少年智”、“少年富”、“少年强”、“少年独立”、 “少年自由”、“少年进步”的中国。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也确实“少年”过:周恩来28岁任中共中央军委书记,邓小平24岁任中共中央秘书长,毛泽东28岁当选中共一大代表,并就任中共湘区区委书记,林彪23岁任红军第四军军长,25岁任红军第一军团总指挥……他们就任这些重要职务的年龄相当于今天的80后。

十几年前,我与亦师亦友亦父的当代著名思想家李洪林闲谈,他说他一生交的是他祖上飞将军李广运:“年轻的时候,皇帝喜欢年老的;年老了,皇帝又喜欢年轻的”,所以终身不封。对一个人,这是纯粹的悲剧;但对于国家,却有一半是喜剧:50年代后,革命的中国随着革命成功,慢慢变老了,干部终身任职;70年代末期,改革的中国求变,废除终身制,推行年轻化,中国开始年轻。到了中共十七大,80后虽然还没有当选为中央委员,但已有若干当选为代表,比如体育明星孙甜甜、邹市明、张怡宁、郑洁、谭雪,模范人物徐本禹、陈列周等。当然,无庸讳言,他们的当选,表彰性大于政治性。

看来,同样受困于全球性危机,面对一个求变而突然年轻的美国,中国只拿出数万亿救市资金,可能是不够的。

 

                         2009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