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该把中国春节推向全世界


     各位博友,过年好!

     马上就是大年三十了,牛年即将来临。我先给大家拜个年!

     过年是一年中最欢快、最热闹的日子,是合家团圆的日子,可以说是中国人的头等大事。每一个中国人,不管身在何处,从事什么工作,都要过年,都重视过年。就连中国周边的一些国家,如日本、韩国,都过我们中国的新年。如今,美国纽约州也已将春节列为州立法定节日。

     中国人过年非常讲究,有很多风俗习惯。记得儿时有一首歌谣:“老婆老婆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漓漓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日,二十五炸豆腐,二十六炖羊肉,二十七杀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这正是那时候过年的写照。

     小的时候最喜欢过年,也最盼着过年,因为有好吃的、有新衣服。那时候过年,并不是除夕到正月十五那几天的事,前前后后要一个多月。一进了腊月,过年的气氛就来了,家家户户采买年货。我家乡的青鸟李村年货大集已经有百余年历史,全国闻名。从腊月第一天开始,不吉利的话统统不许说;到了腊八,家家熬腊八粥,算是为过年预热;腊月二十三过小年,过年算是真正开始了。从小年开始,家里的大人们越来越忙活,孩子们越来越开心,人人都盼着除夕之夜。除夕夜,不仅要守夜,还要吃饺子。这除夕的饺子是与其他时候不同的,要包几个里面放钱的,谁吃到带钱的来年就最有福气。到现在,我家依旧保留着这个习俗,而我总能吃到大部分包钱的饺子。

     现在过年似乎跟过去不大一样了,好吃的、新衣服已经不再那么有吸引力,很多习俗也被大家淡忘了,尤其是年轻人。今年腊月二十三,恰巧老婆回青岛了,家里只有我和儿子。晚上,我说今天是小年,要吃饺子。儿子听了一脸茫然地看着我,完全不知道这回事。8点多,我俩来到鸿毛饺子馆,意外地发现里面全是人,挤得水泄不通。我从来没见过鸿毛饺子馆在晚上8点多还有这么多人。另一件事是,有一天,我和别人谈话的时候说到“明年”。对方立刻反应:明年就是2010年了,应该说“今年”。我说:“你忘本呀!中国人应该按中国年来算。现在还是鼠年,明年是牛年。”

     “中国年”,这是一个代表着古老意义的新词,也是只有现在的年轻人脑子里才有的概念。在我小时候,过年就是指过春节,没有别的年。现在就不一样了,一大堆的洋年,元旦、圣诞,个个都要过。这几年,圣诞节非常盛行,年轻人都喜欢过,也不管是不是基督徒或天主教徒。元旦也很热闹,很多地方都大肆庆祝。于是“中国年”这个词就诞生了,用以区别那些洋年。这也说明我们正在全球化的进程中。

     洋年的盛行,背后可能有许多原因,比如商业运作,以及与年轻人追求时尚的心理相吻合等。但春节始终是中国人最重要的新年,是深植在中国人骨子里的。虽然表面上,过洋年的气氛甚至比过春节更热闹了,但春节还是有生命力的,最近的一个例证就是今年的春运:虽然回家的车票是一票难求,但是大家还是坚持要回家过年,今年仅铁路部门春运的客运量就达到23亿人次。之所以春节现在显得不那么热闹了,是因为表面文章做得不够,过年期间的安排太少了。

     过去中国人过年时候的习俗中,有些我们现在仍然可以继承。比如贴春联,这是过去家家户户都会做的事,现在却很少了。其实春联不仅体现了传统,更蕴藏了我国悠久的文化内涵,不仅喜庆,而且风雅,实在是个非常好的传统。再比如拜年和压岁钱,过去过年,小辈们要给长辈磕头拜年,长辈们则会给小孩发压岁钱。那样的氛围是多么和乐融融!记得我家过年的时候,都要供奉祖先牌位,晚辈们要给祖先磕头。文革时,这样做怕犯错误,于是就在牌位前挂个帘子,免得让外人看到。这样的习俗现在非常少见了,尤其在城市里,农村还稍多点。其实,我觉得这也是个很好的习俗,让每个人从小就知道自己的根在哪里,知道要尊重祖先、尊重长辈,即使长大了也不会忘本,这也是一种道德教育。

     还有一些传统我们是可以发扬的,比如穿新衣。过去老百姓生活不好,每年就盼着春节能穿套新衣服。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买新衣服不是什么新鲜事,不需要逢年过节,只要想买就能买,所以穿新衣成了一件可有可无的事。这意味着,对这一传统的继承需要有所创新。我们现在虽然经常穿新衣,但平时穿的衣服,大多数都是外来的,也就是“洋装”。我们国家有那么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到了今天却很少有人穿我们自己的衣服了。这一点我们应该向日本学习。日本人平时跟我们一样,但是一到过年,就会纷纷穿上和服,因为那是他们民族的衣服。我们也有我们民族的衣服——唐装。不管是汉服,还是唐装,抑或马褂,都可以穿起来,让过年穿新衣这个习俗不仅得到继承,还赋予它新的内容。

     另外,也有一些过去没有的活动,我认为也很值得提倡,比如送鲜花。我听说香港每到过年花市都很热闹,当然,这与气候条件也有关系,过去在北方这是不可能的。但是现在不同了,即使是最寒冷的日子,在北方也能买到各式各样的鲜花。用鲜花向亲朋好友表达祝福,既清新,又典雅,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我们不仅要继承和发扬我们的春节,还要把它推广到世界更多地区。去年春节我在拉斯维加斯,那里有不少中餐馆。令我没想到的是,居然没有一家有饺子。好不容易找到一家有混沌的,不仅味道很差,样子也很差。放眼望去,这里的食客中有很多华人,但是没有一桌吃饺子的,一点过年的气氛也没有。这让我感到很没有归属感,相信很多海外华人都与我有同感。现在,中国人已经走到了世界各地,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很多地方都有唐人街,都有华人的身影。我们应该让有华人的地方就有春节,有华人的地方就能热热闹闹地过春节,让我们的春节推广到全世界,让其他民族的人也来过我们的春节!也让不同的文化通过春节进行交流与沟通。


 

我的相关日志:

2007-07-09 | 与狼共舞的对策——谈娃哈哈与达能之争的战略失误及补救
2008-12-12 | “山寨文化”是一种创新文化
2007-07-10 | 中关村的人文环境
2007-03-27 | 中关村文化的界定与内涵——2002在中关村文化讨会上的发言
2009-01-23 | 奥巴马将成为伟大的美国总统
2008-03-12 | 我的美国之行
2008-01-25 | 与美国加州圣荷西州立大学江宇应对话
2008-01-22 | 硅谷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