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激农民消费乃是短视之举


  昨天笔者才评论过家电下乡提升7倍购买力的一则新闻,今天就看到了这条有着相同背景的消息。

  拉动消费,扩大内需,是促进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在全球经济危机的背景下,出口的增加显示已经受到抑制,投资的带动又需要一个周期,因而最现实的方法还是拉动内需。

  所有业界人士对这样一种似乎是逼上梁山的做法都不会有太大的疑义。问题在于,如何拉动内需,向什么方向拉动?于是,城市与农村消费就成为热门话题。相比之下,城市居民住房的拥有率已经达到90%,耐用家电拥有率也已经高、汽车也早已经走入高收入者和部分中等收入者的家庭,显然,农村的市场潜力要比城市大得多,这也难怪一提拉动内需,人们首先就会想到农村市场。

  但是,这则新闻从另一个侧面让我们思考了同一问题的不同方面,即拉动之后怎么办?

  其实,经济增长或发展是非常有联系的整体。我们看待一件事物也应该全面地、普遍联系地看。如果不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农村消费提升,我们会认为农民会把钱花光而面临困境;而如果从更大的范围来看,农民把挣来的钱用在了消费而不是储蓄或手存现金上,则很大程度上会带动工业品销量的增加,而销量的增加势必又会带动工业品生产的扩大,从而使工业企业走出困境,对劳动力的需求也会相应增加,从而让返乡的农民重新回到城市进入工厂,获得更多的收入。

  这是经济发展的一种良性循环,也是理想的模型。当然其中也会有一定风险和变化,但只要从容应对,总不至于陷入停滞的境地。否则,经济学就又该重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