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境中的延安与遗憾的现实延安


  行前曾在《参考消息》上读到外国记者写延安的文章,称他所见到的延安“无序扩张,灰尘蔽天,全无魅力”等等,给我等急欲去圣地的心情无疑兜头泼了一瓢冷水。但沿途的黄土高原风光让我们非常亢奋,愈近延安,心情也就愈发激动。

       因在宜川遇大雨稍事歇息,我们抵达高速路“延安北”出口时已是下午五时许。车出高速路口,竟是一条小小的街道。我们怀疑是不是走错了?问了路人,说没错,再往前就是大街了。依我们重庆的惯例,下了高速肯定是一条宽阔平坦的迎宾大道,哪怕是远郊的小县亦即如此,可是延安这个地级市的高速路口就藏在一条小街里。这也无所谓,好在百米之外就是大街,近便啊!

      在我心目中,延安尽管僻远,但作为为中国革命作出历史贡献的圣城,理应享受最高级别的礼遇,起码应该如小平故乡广安一样,另建一座新城,修一座像样的革命历史公园,把沿延河杨家岭、凤凰山、枣园、宝塔山、清凉山等等革命遗址纳入其中,构成一个整体,保留历史风貌。可惜我们的城市规划部门没有这样做。现在的这些遗址夹杂在零乱斑驳的小街与现代建筑并存的城市格局中,显得有点不伦不类。那支庄严高亢的名曲《延安颂》中唱到的雄伟的城墙呢?不见了。那条有着宽阔沙滩的清澈澈流淌的延河呢?没有了。河边都是街道,垒起了高高的石坎,河道中也没有多少水,长满荒草的河滩上只有一条小溪般的水流······

      我们去了杨家岭、枣园,登上了巍巍宝塔山,感慨几十年间的巨大变化,极目远望,清凉山已被稀疏的绿色植物覆盖,唯有眼前右侧的凤凰山还多多少少有着毛泽东在时的风貌,左侧城中栋栋拔地而起的现代化高楼,让我们看到了现代化的脚步正走进古老的圣城,现代化的经济大潮正席卷延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