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周继红就不能内定金牌呢?
------因为‘领导内定’是我们社会的普遍现象,
所以周继红即使内定金牌也是正常行为
文/汪华斌
近日网络上到处是对周继红的质疑声,原因是我们的跳水金牌全部内定;就连赛前有媒体对全运冠军归属进行预测,结果预测和最终成绩完全符合。正因为如此,网络上到处是对全运跳水金牌全部由周继红内定而缺乏公平竞赛精神的不满;还说周继红“她不仅决定了全部10枚金牌的归属,而且还决定了裁判的阵容;甚至包括裁判的‘生死’”。我不理解的是这些揭露潜规则的裁判们,难道他们是外国人吗;他们本身就生活在一个内定的社会,却出面揭露自己专业的内定。这合理吗,难道他们自己糊涂了吗。如果他们不是糊涂的话,只能是对周继红本人发泄不满;因为‘内定’是我们的国情,这是一个不容质疑的社会现象。
我知道‘领导内定’规则是起源于我第一次在组织部门帮忙的时候,当时的大学生还是分配制度;所以我亲身感受了‘领导内定’的现实。当时有近千名大学生分配到这家企业,所以安排工作的命运就掌握在几个人手中。如当时这些大学生的档案来到企业后,先由组织部门的人提炼出‘姓名、性别、专业’这简单扼要的介绍;然后统一安排分配研究会。在分配研究会的这天,有决定权的八位领导个个都躺在沙发里;由组织部的一名科长一个一个地念‘姓名、性别、专业’,每念完一个后就等待领导们表态;当有领导说到什么地方时而其它的领导没有意见时,这个大学生的分配地方就内定通过了。在这样的内定中,分配到机关和好单位的全部是预先递条子的后门;而没有关系的大学生全部随意到边远单位。什么是内定,这就是我亲眼所见而且为之迷惘的‘领导内定’;因为我们的领导就是那么随意性掌握着大学生的命运,而有的本来是冲着到大城市而主动来到这家企业;结果又被‘领导内定’到了边远地区。这不是什么闹剧,而是我们社会活生生的现实。
再后来我又参加了党委选拔干部的会议,更是目睹了我们提拔干部的内定过程。当有一个干部岗位空缺时,在党委会上没有人要求组织部门提供候选人的档案;一般情况是一把手先发言,就证明他(她)已经有人选了;所以其它的党委成员只有同意的份。如果一把手没有首先发言,就应该是主管领导推荐人选;这时其它的党委成员可以有不同意见,因为最后拍板的还是一把手。如果主管领导也没有发言,就意味着主管领导这里也没有人选;这时其它党委成员才能推荐自己心目中的人选。当然这时一般是主管领导先表态,最后还是一把手拍板。从这里知道,什么叫‘朝中有人高做官’;如果党委成员中没有认识你的人,你就永远没有官做;这难道不是我们的领导内定吗。因为在这个会上通过的人,最后才由组织部门出面下结论;没有文凭的说是‘有经验’的,没有经验的说是‘有文凭’的;总之就是要保证党委会上通过的人能按照组织原则而到位。
正因为如此,我们社会现在有哪个环节不是‘领导内定’呢;就连我们的职称评定都是‘领导内定’,最后专业委员会也只是按照‘领导’的意图而履行程序而已。看我们现在领导干部的职称,没有论文的说是有实际成果;而更多的却是把领导干部的工作报告发表后当成论文,这难道还能什么不是内定吗。纵观我们社会从劳模评比到低保确定,全部也都是‘领导内定’的产物。为什么我们社会的老百姓现在对‘领导’毕恭毕敬,就因为‘领导内定’实际是直接决定老百姓的利益;所以老百姓才对‘领导’惟命是从。至于竞技体育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就知道有内定,所以进入新世纪后竞技体育‘内定金牌’也就不是新闻了;随着全社会‘领导内定’的强化,难道我们竞技体育的‘领导内定’却在淡化吗。这是不可能的,所以我们社会各行各业‘领导内定’也都是正常化行为。没有人去追究这是否公平合理,因为我们的国情就是如此;所以大家对‘领导内定’都习以为常了,最后竟然内定也就变成合理了;所以老百姓也很坦然的接受了这个现实。
既然我们全社会都是‘领导内定’,那么为什么跳水又不能由领导内定呢;何况这还需要实力证明呀。虽然现在越来越多的省市教练站出来揭露事情的真相,有的还透露了给裁判好处费的内幕;如某省在跳台项目上的一位奥运冠军尽管有绝对夺金实力,但该省还是给了裁判8000元辛苦费。“公关也并不是那么容易的,无论是裁判还是主裁判,都没有决定权,提出要求之后,他们都会表示要跟中心商量,而其实就是跟周继红商量”。然而周继红这中国跳水的第一教母,也不会是想当然的内定;因为我们的实力还是应该在国际比赛中体现的。就连我们的足球在国际上排名越来越后,可他们照样‘领导内定’;包括国家队的队员和中超球员的处罚,有哪一项不是‘领导内定’的呢。所以周继红即使真的内定金牌,但她却是一个不错的游泳中心副主任;因为她保持了中国游泳队的荣誉。
在一个什么都是‘领导内定’的社会,我们还能苛求什么呢;所以周继红即使真的内定金牌也没有什么,这不过是履行自己的职责而已;因为我们是一个‘领导内定’的社会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