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时代的政治经济机制
田忠国
(说明:1.0时代为1949至1965年。1.01时代为1966年至1976年,即为1.0的升级版。有一部分人通常称1.01时代为动乱的十年。但问题是,既然是动乱的十年,为什么动乱的十年偏偏成了中国数千年历史中民风最好的历史时段?为什么也是中国历史上官风最好的历史时段?为什么全国人民团结一致,执政党一呼百应、全民同声响应?2.0时代为1978年至今,也可能无限期延长。1.01时代和2.0时代对比一下,一个政党,两种不同的操作系统,竟然有完全相反的结果,难道不值得每一个中国人反思吗?如果说1.01时代有错码,值得后人认真反思、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完善系统机制,提升系统性能,但2.0时代的毒码呢?为什么1.01时代因为有错码而全盘否定其功能卓越、运行良好的系统,而2.0的毒码时代,怎么就有人竭力捍卫毒码呢?捍卫毒码的本身,就值得全国人民共同反思。反思历史是为了更好的面向未来、创造未来,因此,一个不敢面对客观历史的民族是没有未来可言的。当然,3.0时代只是设想中的模式。)
思想是对未来社会的描绘,也是未来的现实。
所以,选择什么样的思想,就选择了什么样的未来。因之,对思想的选择,我们称之为价值目标选择。思想之所以是未来现实的原因,在于,凡是思想,均有自己的价值逻辑,而历史的发展,常是价值逻辑的必然。
什么是价值逻辑呢?
由价值秩序形成的自证与互证的闭环系统,我称为价值逻辑。比如,为人民服务,这五个字本身形成了价值闭环系统,是价值观念的自为体系,并自证了自身存在的意义,但仅仅自证是不够的,因为,人们即可能为人民服务,也可能为自己服务,因此也就具有了可扩展的互证价值体系,假如甲自称为乙服务,但评判甲是不是为乙服务了,不是甲本人而是乙,当然,甲是可以参与其中的。从这个角度说,价值逻辑本身就是价值判断标准。
“如何在一个文化贫乏、心地卑劣、甚至无赖成群的社会中,也能建立起公平竞争的机制,而在这个机制的运行中,滋生出的,却是良好的文化和精神状态,或者说,在“机制”自然运行的过程中,逐步(也可能很快)改善社会的物质状况和精神面貌。亦即,建立这样一个“系统”,输入的是草,输出的是奶。”
基于对这个问题的追索,才有了他“社会主义管理工作的《二一三五办法》思路简介”等一系列文章。
为什么这样说呢?
一般而言,“效益标准和效益指标”(
为了避免社会的矛盾、冲突,或者说减少心灵价值给社会带来的矛盾式振荡,这就需要建构一套完善的价值目标整合机制,也就是民主。在人类历史上,民主虽然各不相同,但总体上来说共有两类,一类是精英做主的票选式民主,另一类,也就是中国曾实践十来年的大众民主。精英当家作主的票选式民主无法克服的毛病是,民众虽然拥有票选权,但却无法行使当家权,精英就成了代民众当家的主人,也就是民众的主人。轮流坐庄分肥,就成了精英当家作主的票选式民主的不治之癌。而大众民主的要义在于,大众不仅拥有监督权、评判权、表达权,而且拥有直接或间接的对政治经济等等的管理权,成了精英民主的天敌。
在大众民主的体系中,为防止精英自利行为的发生,最后一道防火墙是大众拥有造反权,所谓造反权,也就是大众的革命权。也就是说,当精英层腐败变质,人民大众拥有至高无尚革精英层腐败变质命的权利。这就是为什么文革时期虽有腐败,但属于极个别的个例的根本原因。
大众民主是建立在心灵价值,也即自利性价值判断标准基础上的民主方式。
有人一定会反驳我的观点,因为,毛主席生前一直提倡大公无私,怎么会以自利为基础建立大众民主机制呢?自利是大众中的多数,无私是大众中的少数,虽然无私的少数能影响社会走向,但不能决定社会走向。如果说无私为人类的精神之神、为社会之大道的话,自私就为煞,对社会良性运行具有严重的破坏作用。从风水学的系统制、化论的角度说,制煞不如化煞,因为,制煞常常起到反作用,煞反而为祸更甚。
那么,在社会中如何化煞呢?
化煞,也就是化掉自私对社会运行的破坏作用,使之转化为社会运行的内在动力,就是大众民主。大众民主的要义在于,人人把带有个人自利性的心灵价值标准诉之于公众,经过争论、讨论,最后形成共识,就形成了众心为度:社会标准。众人这些标准定下人们该怎么做、不该怎么做的规矩,就是“众口为法”,这样就形成了化私为公的民主机制。
有人可能认为,公就是公,私就是私,怎么可能化私为公呢?首先,我们有必要搞清楚什么是公和私的概念。从表面上看,公的对立面是私,私的对立则相反之,属于两元价值的矛盾状态。什么是公和私呢?以天下人之利为自己之利,人们称之为公;以自己之利损害他人之利,人们通常称之为私。由此可知,以众人平等的分享成果(利),是公,以个人欲望(利)占有或损害了他人利益,为私。
大家共同制定的标准、制度,就是建立在自利基础上的公的标准。
这就是我为什么说大众民主是化私为公机制的根本原因。
有人可能认为,你这样说精英就没用了。其实不然,精英的作用在于策划或设计初级标准,并组织大众共同修订标准,制定制度。这样就有效避免了精英为满足个人欲望往标准、制度里塞私货,也是大家乐意遵守、相互信任的前提条件。有反对者可能认为,大众民主太乱,还是精英民主替民众当家的好。但是事实上,除非一方精英代替另一方精英当家,不准另一方精英表达自己的观点或争取本阶层的利益不会乱,只要双方有利益诉求的共同平台,乱是必然。如果没有这个乱,就必然是天下大乱。
对于大众民主混乱期,我称之为价值目标整合期。
价值目标整合后,社会就进入到有序状态。
没有大众民主的价值目标、规则秩序的整合期,就必然有大众的革命期。
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社科院院长陈奎元,对党内外一些人倡导的普世价值进行批判,明确指出:“30年来一种改革力量是要把中国带入民富国强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另一种改革力量是要把中国变成西方国家的经济殖民地。”
复兴社会主义,一是离不开毛泽东思想,因为,晚年毛泽东思想,对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管理社会主义、保护社会主义进行了深入研究、系统思考。二是离不开大众政治,或者叫大众民主,因为,失去了大众的民主权,社会主义就失去制度保障。大众民主是整合社会价值目标共识、整合社会共同标准、制度,形成化私为公的内在机制动力。三是离不开
为什么说大众民主是整合社会价值目标共识、整合社会共同标准、制度,形成化私为公的内在机制动力呢?前面已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探讨,我们需要继续探讨的问题是:两元对立的社会分层结构矛盾制衡律。大家知道,人类社会自产生私有制以来,就是两个不同阶级、阶级矛盾、阶级斗争的历史。所谓两元对立,就是两个阶级的矛盾、阶级对立。有阶级的矛盾、阶级对立,就无法避免阶级斗争,这是一。其二,同一个阶级,因为所处的阶层不同,由于阶层利益的分化导致阶级分化,形成新的阶级矛盾。其三,同一个阶级内部,也会因利益问题产生矛盾、斗争。正因为如此,我们就需要建构三套斗争机制,一套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机器,集人民大众的共同力量同另一个阶级斗争。一套是人民军队,以捍卫国家主权,保护人民利益为天职。一套是大众民主。
有激励机制,就无法避免利益分化。
如果利益分化到一定程度,就不可避免的形成新的剥削阶级。大众民主呢,之所以具有整合社会价值目标共识、整合社会共同标准、制度,形成化私为公的内在机制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它天然具有社会利益的整合功能,避免阶级分化。
那么,3.0时代的经济机制是什么样的呢?
一、战略目标、战略结构的计划与发展
在谈战略目标的计划与发展前,我们有必要思考一个问题:战略目标是从哪里来的?我们认为是从战略思想里来的。所以,没有宏观世界历史视野下和深刻洞悉世界历史发展规律、世界未来发展方向的战略思想,就没有一个国家的战略目标和战略结构。国家战略目标和战略结构,不论是哪个国家都是国家意志行为,属于强制性计划。因为,没有国家意志强制性计划,就不可能有效规制并实施、实现战略目标。一般而言,战略目标和战略结构,是一个国家生存、发展和强大的支撑点,所以,没有战略目标和战略结构,就没有国家的生存、发展和强大的支撑点。回顾我国六十发展史,我们清楚的看到,我国前三十年的重点是围绕战略目标、战略结构搭架子、打基础的阶段,后三十年是在这个架子和基础上长肉的阶段。但是,后三十年的一个深刻教训是,后三十年为了加快长肉速度,竟然连架子和基础全拆除了。我奶奶二十多年前曾总结我国历史说,毛主席时代是由强积富,现在呢,是由富积弱。当今天面对我国现实时,我不得不惊叹奶奶目光之深隧,竟然洞悉了我国未来的现实。试想,骨之不存,肉之何依?
二、区域结构的同步互动
就国内而言,区域经济结构不仅仅是个地区差别或大或小的问题,而是个国家生死存亡的天大问题,所以,战略结构从根本上说,是个缩小地区差别,促进同步发展、谐调发展的问题。如果地区差别拉大,并且达到无法承受的状态,就会产生区域性矛盾或冲突,轻则导致社会动荡,重则导致国家分裂。地区间的利益分化,永远都是导致国家分裂的根本原因。而阶级利益的分化,则是引发民族矛盾的根本原因,因为,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个多民族融合为一的国家,不像西方国家是单一族群。所以,我们认为,消灭阶级差别是民族团结的关键所在。但是,消灭阶级差别的基础是公有制经济,没有公有制,就失去了消灭阶级差别的基础。所以,重构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地区经济结构,并同步互动,提升不同地区间的共同经济发展能力已是刻不容缓。
三、服务行业的公、私混合制
服务行业,比如说理发的,卖早点的等为大众服务的,可以实行公、私合营或单独经营,但是,教育、医院、住房等承担着基础性、公益性服务的行业,我们认为必须实行公有、共享,全部免费,当然,除教育外,如果外资或民间资本愿意为大众提供免费服务,国家应积极支持。当然,资本家的逐利性本质,不可能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四、实施对等式有限度对外开放战略
所谓经济全球化,是贸易往来上的全球化,而不是主权经济、战略产业,包括金融业的全球化。主权经济、战略产业,在国家消亡前,根本不存在全球化的问题。所以,我们认为,有限度的对外贸易开放是可行的,但一个根本原则是,不得到我国办厂,也不得入股,但可以有条件的允许高技术入股,而不是资本或设备入股。单方面、无条件的对外开放政策,是邀请别国对我国实施殖民经济的政策,是自我毁亡的政策。
五、没有制度拐点,经济只会越来越失去发展力
在人们津津乐道中国模式和经济触底反弹、企稳向好的时候,我感到的是中国模式崩溃前的残叹和经济发展动力的丧失,因为,以私有制为主体的剔骨长肉(主权经济和战略产业产权的大面积丧失,我称之为剔骨,以出口拉动经济增长,我称之为长肉,肥了少数人,多数人成了四处觅食、处处遭受资本残酷剥削和压迫的奴隶)式经济发展模式,不仅导致了阶级分化和阶级矛盾、冲突的突显,消费能力的萎缩和外向型经济管道(出口)的突然堵塞,都是投资拉动经济增长后的巨大潜在危机。在危机暴发前,我真的很希望中国出现奇迹:出现经济制度拐点,以经济制度的形式,集合全民之力,共同抗击新的综合性危机。
结束语
在人民大众的向往中,3.0时代的政治经济机制,应以毛泽东思想为主体,在重构1.01时代大众政治的基础上(大众民主的程序化、标准化、制度化、动态化),重新规制科学社会主义,同时,建构新的社会主义的激励机制,重新激活我国的创新能力、发展能力。
请参考:
张宏良:迎接伟大的社会主义复兴运动
http://www.wyzxsx.com/Article/Class16/200909/1050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