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西游记”(之一):古都的怀抱湿漉漉


 

古都的怀抱湿漉漉——“西游漫记”之一

 

 

袁袤翔/文图

 

 

 

106日,清晨大雾。小心翼翼地破雾启程,为前程的未知而担心,担心高速因雾封闭。还好,谢天谢地,到了徐州,阳光倏地将浓雾一扫而光。驶上连霍高速,出江苏,过安徽,再过河南入陕,两边便有陡峭的黄土峰岭刀劈斧砍般的伟岸身影不断与我们擦肩,大有“两岸青山相对出”的境界。陶醉中,迷迷蒙蒙地如梦,突然耳畔响起噼里啪啦的声音,睁开睡眼,发现前面已经是雨雾朦胧了。前方的路标告诉我们,西安就要到了。

 

出了高速路口,前面已经有车辆在等候我们。来人是台儿庄王晁集团陕西宋家沟煤矿的李献忠矿长。一车引道,二车相随,从古都西安的街道穿行,一切都是雨中的朦胧。穿越古老的钟楼城墙的时候,在我的脑海中突然映现出与之相似的朦胧画面,哦,那该是五十年前留在我的身心中的印记——我,1956年农历的929日晚上9点左右,就在这座古城一隅的一个寓所,我呱呱坠地。5年后,随父母返回山东老家。就在这短短的5年孩提懵懂中,心海中印下了西安古老的城墙、钟鼓楼大雁塔小雁塔,以及宽广马路等等支离破碎的灰色影像。50年后以这种方式重访西安,心中那种与生俱来的情感,让我倍感亲近,于是,就说:西安敞开了湿漉漉的怀抱拥抱了我。大家听了,说不对,是敞开了湿漉漉的怀抱拥抱着我们啊!

下榻的宾馆是雍村饭店,楼上高高的霓虹灯显示的是“省委招待所”。接待我们的李献忠先生说,正逢十一黄金周,酒店十分紧张,不过这里还行。我心里想,嘿嘿,可是还行。晚饭是在政协大酒店进行的,虽然是套菜,也是地方风味浓郁,特别是什么葛粉,第一次吃,大家都说好啊,于是又加上了一份呢。

吃饭的时候,他乡故旧相逢,言语都有些稠。言谈中,得知他们在这里异地创业也是很艰苦的,特别是煤矿处在深山,荒凉偏僻不说,生活的单调与寂寞,不是谁都能够承受的。李矿长说,有时候半夜睡不着觉,给老婆打电话聊天,老婆戏说“你有病啊!”这个中秋节本想回家看望父母和妻儿。车子已经到了西安。一个电话说明天市委书记要去矿上视察,只好掉转车头原路返回。十五到了,老父亲打来电话说,家里一切都很好,就是惦记你的工作,只要工作做好了,生产上去了,安全抓好了,家里就放心了。说的他心里充满愧疚。说着话的时候,李矿长眼圈隐隐有些潮润。不过哦,他话题一转,充满了自豪。说他们的矿山在这里无论设施还是管理,都是一流的。最明显的,就是这里的煤矿前几年的冬季都是停产的,因为矿面结冰落冰的问题没法解决。这帮山东矿业人来了,他们的暖风通道让地方煤矿开了眼界,一连几次参观学习,做到了,生产水平上来了。市县领导都说是山东人教会了他们怎样办煤矿。于是,宋家沟煤矿的前任矿长,光荣地成为陕西省劳动模范,陕西省的全国煤炭系统十佳矿长,前几天还应邀参加新中国成立60周年盛典呢!

他乡遇故,我们聊创业,聊得心潮澎湃,感慨万端。与我们同游的清雅女士则有更加幸运的巧遇——她正在读大学的女儿利用黄金周采风,刚从四川过来,正好和我们住在同一家酒店,一对母女殊途同聚在旅途之中,那份亲情,发挥得自然淋漓尽致了呢。

古都西安对我来说是一种特定的重逢。好想仔细地端详端详她的庄严容貌,审视审视她那深厚的文化底蕴,试着找回一些童稚时期的残梦。于是,湿漉漉的古城璀璨的霓虹眩晕了我的身心——瞧,巍峨的钟楼,流光溢彩,在我西游的中转处,别提有多温暖呢!

1,西安1
1,西安1

矿工大哥在拍摄夜景

1,西安
1,西安

我的镜头里的钟楼夜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