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销千万辆 世界一大背后的欢欣与遗憾


    产销1000万辆,成为世界第一大汽车市场,不消说几十年前,就是几年前也是不可想象的。这个灿烂数字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中国经济的腾飞、社会的进步。反过头来,汽车又像发动机一样促进了经济的腾飞和社会的进步。

 

    产销突破1000万辆,的确是一个里程碑,一个令人自豪的时刻。

 

    1000万辆,每台车的价格平均按10万元算,要一万亿,中国何以拥有如此强大的购买力?和几十年前、几年前相比,今天的中国人更忙碌、更辛苦,无论是农民(包括农民工)、工人、白领,还是老板。秘密就出在这里:是强大的劳动力产出在支承着1000万辆的销量。当然啦,也包括技术进步、效率增长……的功劳。

 

    可以想象,1000万辆给中国家庭、社会带来的欢欣和改变有多么巨大,同时,也伴随着能源、环保、交通配置设施等诸多问题的挑战……这些不是本文所要讨论的话题。本文要说的是支承着1000万辆产销,一万亿蛋糕切给了谁?卖车的同时,一块儿切给合资整车企业的外方,一块儿切给合资、独资的零部件企业,一块儿切给外方设备生产厂,一块儿切给国外的设计公司、原材料生产厂还有发动机内部最核心的芯片生产厂……一万亿说的只是整车,蛋糕其实比这还要大,用车、修车都要花钱,不过蛋糕还在切,进口修车设备、进口的润滑油……就这样,一片一片地往下切,中国人的汗水,无形之中流向全世界。

 

    诚然,全球化的今天,不少外国人也在给中国人打工,这是再正常不过的现象,只是中国强大的劳动力产出有没有枉费的地方呢?1000万辆的背后肯定有,这是遗憾。

 

    汽车行业有一种说法:市场换技术。也许,“换”的想法,就是一个错误的命题,一方面,“让”市场是对的,中国人有权力享受到世界最先进的技术、最丰富的产品;另一方面,技术是一个企业的命根子,不管拿市场还是别的什么东西很难换来。中国的企业,若想拥有汽车制造技术,更多的还得靠自己。1000万辆,给我们展现的是一个新的发展平台,我们的面前不单有金山,还有银山、铜山……不必大家都围着金山转,到处都有机会。

 

    去年一零部件展会上,一国外厂商的话令人振奋,他说:“中国企业,有不少在国际上很牛,比如汽车轮毂,占据大半个市场。”另有一些厂商的话又代表着另外一种现实,令人遗憾,他说:“有自主产品,身躯是自己的,核心件(大脑、神经系统)却是人家的。”自主、合资,包括独资,这些都是中国汽车工业发展成功的模式,哪种模式下都有成功的企业和不成功的企业,最关键的是让中国人的劳动力产出体现更多的技术含量、体现更大的价值。

 

    全球化伴随着多元化,多元化带来无数机会,1000万辆,而今迈步从头越,从整车生产到汽车服务包括销售……不管是“大”是“小”,中国企业应该拥有更多属于自己的、全球领先或者全球独创的东西,如此才能在国外市场、自己的市场讨得好价钱,这是关键!

           (蓝畔)(独家供稿新浪,新浪汽车博客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