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到哪儿去



黄昏,从家里出来,外出办事,急匆匆下楼,迎面遇到楼下的邻居,小学女教师单雯遛狗回来。
亲爱的,到哪儿去?单老师热情地打招呼。
愣了一下。随口含糊地应付了一句什么。
亲爱的?这话怎么听着这么别扭!可单老师又不像是有心说的,大概是口头语罢。
不过,还是对这句问候语从心底泛出说不出的滋味。
去年上中班时,邻座一位校对每次看完一个版,给版面编辑打电话时,总是如是说:亲爱的,版好了,过来拿吧。每次听她这样说,心里总是有说不出的不舒服。可人家小姑娘说这话时,也是很随意的样子,很自然,一点没有娇柔做作,没有嗲声嗲气,一点也不感到难为情,好像过去人们见面打招呼说“吃了吗”,而不管是对方是从饭馆出来,还是刚刚出完恭一样。至于在公交车上,在酒店里,大呼小叫地打着手机的大姑娘小媳妇开口闭口地把这三个字挂在嘴边也是司空见惯。
只是感到纳罕,这些人是从什么时候起,变得如西方人那样外向,那样罗曼蒂克,那样把一个令大多数国人至今仍感到羞于出口的词变成口头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