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谓主观?何谓客观
兼论人为什么害怕孤独
欧阳君山
“老鼠爬秤钩——自称自重”,这就是主观。一个人如果得到别人的承认,即便非客观,但一定时期内,也会代表客观。区别主客观的,或者说,连结主客观的,不是别的,正是注目礼;客观者,别人观也!
——题记
先说浅,注目礼的确很浅——很浅。一大早,刚爬起来,还在洗漱,五岁的小外甥已捧着作业本,恭敬地侍立一旁,等着给打分。每当看到我用红笔在作业本上打高分,她那高兴劲,立刻就洋溢到眼神,乃至整个脸上,真的就像刚打了兴奋剂。日前在聊到为什么不少人追求到天安门城楼一挥手时,作为宗庆后方律师亲历“达娃生死之战”的钱卫清先生突然作起庄严来,曰:注目礼是人的精神吗啡呀!
链接:《“注目礼”为什么能“创造体系”》
但的确也不无洞见,2008年5月,向台湾佛光大学教授李纪祥先生介绍注目礼思想时,他当下提出,注目礼与存在主义哲学所探讨的存在问题相通。前不久再亲见一印证,这就是当代德国存在主义哲学家汉娜·阿伦特在《人的境况》(The Human Condition)中提到的观点:孤立的个人是没有意义的,个人的任何行动都只有在“他人”在场的前提下,才有进一步讨论价值的空间。这不正是注目礼么?别人是“我”的镜子,只有透过别人,“我”才能看到自己,要是没有别人,“我”的价值就不能度量。
有朋友可能要说:所谓客观,就是不以特定人的角度去看待事物,指的是事物本身的属性,不以人的意志而转移。首先声明,个人承认这样的客观确实存在。但这个说法太轻巧了,问题是:如果别人不承认呢?
举倒来讲,“我”说某东西是某东西,而且的确是某东西,可如果别人不承认,那还不是“我”的主观么?更具体举个例,“我”认为自己呕心沥血,以天下为己任,可别人也认为自己呕心沥血,为人民服务,但“我”与别人的路线恰恰相反,“我”指责别人贪图私利,别人指责“我”私心大发,那谁才是真正以天下为己任呢?再讲个故事吧:
一个人自己肯定自己,自己欣赏自己,自己尊重自己,自己承认自己,自己注目自己,自己致礼自己,说自己是最富有的比尔·盖茨,就是比尔·盖茨;说自己是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就是潘基文;说自己是什么,就是什么,一个人自成意义世界,“老鼠爬秤钩——自称自重”,这就是主观。一个人如果得到别人的承认,即便非客观,但一定时期内,也会代表客观。区别主客观的,或者说,连结主客观的,不是别的,正是注目礼也!
注目礼解决人的度量问题,从主客观的角度看,度量也就是主观和客观的关系。“我”之所以在意别人的注目礼,实质上就是追求证明,追求客观性,实现主客观的融合。这也正是人为什么害怕孤独的原因所在,从根本上讲,孤独就是主观的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