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49年建国开国大典起,毛泽东作为开国领袖的形象深入到每一个国民。家家户户都悬挂着毛泽东的笑容可掬,和蔼可亲,充满智慧的画像,和今天我们依然可以在天安门城楼上看到的那张巨幅画像一模一样。当然除了毛泽东的“大头贴”之外,家家户户的墙壁上还有很多毛泽东政治活动为主题的画像。毛泽东的画像,是我们建国后30年里的主要生活主题,也是最重要的主题。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对毛泽东作了三七开的评价。随着时间的推移,还有有不少毛泽东的追随者,热衷于伟人的故事,喜欢他治理中国的那个年代。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人们可以出行旅游,几乎每一个国民都可以吃饱饭,超市的商品琳琅满目,物质的充裕程度是我们过去所不敢想象的,教育医疗科技等各方面的水平都有了质的飞跃,而不仅仅是年轮的增长。所有这一切,全体国民都必须感恩于邓小平力挽狂澜式的改革力度,拨乱反正将中国的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中去。我们今天能够享受到的一切物质条件,比如你正在高速列车上用着笔记本电脑无线上网傲游,都必须感谢邓小平开“改革开放”先行者的贡献,必须感谢江泽民、胡锦涛党和国家领导人“继往开来”对“改革开放”的坚持。享受到这些物质条件的人,于情于理,都喜欢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他们开创的年代。于是,我们中就涌现了一大批的邓、江、胡的追随者,相对应于毛的追随者。
不同的人,喜欢不同的历史。按照自己的喜好挑选自己喜欢的历史本来是属于个人的选择问题。但是,这事实上却造成了一个极其危险,但有很多人没有发觉的现象,我们的民众出现了分裂,我们的历史出现了断裂。这怎么办?嘿,难不倒我们伟大的党。
共和国60周年生日的庆典中,我们看到毛泽东的巨幅画像和标语“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邓小平的巨幅画像和标语“坚持改革开放”、江泽民的巨幅画像和标语“坚持三个代表”、胡锦涛的巨幅画像与标语“坚持科学发展观”,在“继往开来”的方阵簇拥下,经过天安门广场。这四副领导人,也是四代领导人的巨幅画像出现顺理成章,当然也有另外一层涵义蕴含在其中。
这个涵义就是我英明的党中央重新夺回红色话语权之后,为中华文明作出的历史性的总结----将整个共和国的历史打包,统一于60年,没有忽略前30年多少的天灾人祸,同样也没有刻意地歌颂我们后30年的伟大成就。最显著的标志就是四代领导人走到了一起。
将历史整合打包,共和国有着让世人瞩目的成就,同样拥有光辉的开国、建国历史,同样拥有13亿“无穷创造力”的人民。此外,红色话语权下的60年光辉历史,让不同的群体得到了相应程度的满足和虚荣,极大地增强了我们的民族自豪感,13亿人都以自己是中国人,是共和国的儿女而自豪!
喜欢毛泽东时代的人,他们看到了红色话语权下的毛泽东形象依然伟岸。这是关爱“弱势群体”的举动。同样,这是给过去的历史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开始展望未来,但也是让我们背上了历史的包袱。
既然统一了历史,那我们就要对历史作一个了断。了断是为了让整个中华民族,13亿的中国人民更具有凝聚力。如果全体人民都不能够展望未来,我们的民族就没有希望。我们要历史和解,民族和解,人民和解,全体国民走向一体化。毛泽东时代有那个时代特有的错误,邓小平时代依然有着个人决策和时代局限导致的错误,彼此均有错误。现在我们不是追求谁错误多谁错误少,而是大家(包括毛的追随者和邓的追随者)一起共同面对问题,接受问题,解决问题,放下问题。
只有充分的和解,我们才能展望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