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如何推进?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如何推进?

  这个专题制作的很好,帮助我们梳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演进过程,有助于我们思考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如何推进。建国60年来,经济规模大幅度提升,中国在全球经济中的影响不断扩大,由于改革的不平衡性、信息的不对称性、改革方案的不成熟、不完整性等方面的因素,经济体制改革也存在不尽如人意之处:金融资源还不能按照市场化的规则加以配置;政府主导经济的力量不断增大,政企关系、政资、政事关系还未理顺;经济体制改革的任务远未完成;由于一些改革措施不配套、操作不规范、缺乏约束性、信息不对称等因素,一些改革措施没有造成资源在市场化中合理流动与重组,反而导致行政权力介入市场,助长了剥夺消费者利益的短期行为,造成不少民众对改革的怨言、不满、恐慌、抵触情绪,甚至在一定范围内恶化了改革环境。

    目前,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已经由易而难、由外围向核心推进,利益冲突、利益摩擦在不断增加,改革的难度也越来越大,改革中组织与环境之间的关系趋于复杂化,也更需要在经济体制改革中牢固树立与积极落实科学发展观

  经济学家吴敬琏在推动市场济体制改革理论与实践方面是有卓越贡献,是值得尊敬的。吴敬琏提出的四个问题至今犹存:国有企业的财务状况日益恶化;通胀压力经常存在,不时爆发;利用公共权力敛财肥私的寻租活动日益猖獗,行政腐败广泛蔓延;贫富差距扩大。

  我赞同中国要继续市场化取向的改革,实现尚未完成的产权制度改革,如,与中国将近一半人口的农民利益息息相关的土地产权问题没有解决,农民的土地、宅基地资产无法变成可以流动的资本。继续推进国有经济的布局调整和完成国有企业的股份化改制。在某些领域中还出现了“国进民退”、“新国有化”等开倒车的现象。这种趋势必须扭转。加强商品和服务市场的反垄断执法和资本市场的合规性监管。对于目前在商品和服务市场上仍然存在的大企业垄断的情况,必须采取有力措施加以破除。在资本市场上,被称为“政策市”、“寻租市”的顽疾并未得到根除。摒弃行政干预市场的错误做法,加强合规性监管,促进资本市场的健康成长。建立新的社会保障体系。

行政力量主导改革易形成权贵资本 改革方向应是市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