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以来,国务院继钢铁、汽车等十大产业振兴规划之后,公布的第十一个重大产业振兴规划。《规划》明确:到2011年末,文化产业的规模不断扩大,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有较大提升,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明显增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功能和作用得到较好地发挥。
过去的历史表明,文化产业发展与经济发展并非完全同步,有时甚至出现“反经济周期”运行。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大萧条造就了好莱坞和迪斯尼,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成就了风靡一时的“韩流”。据统计,2009年前五个月,我国文化产业逆势飘红,平均增幅达17%,图书销售增长20%,电影票房同比增长40%。文化产业逆势增长,对保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具有重要意义。此外,金融危机有可能促成人才与资本等要素向文化产业转移,未来若干年内将是全球文化要素市场与资源快速流动、重新配置的关键时期。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的日益丰裕,教育的广泛普及,人们的消费已经渐渐超出了维持“生活水准”的标准,不再仅仅是满足生存的生理性和物质性活动,追求精神需求的满足成为当代社会非常重要的一个消费趋向。。三十年改革开放的辉煌历程,使得中国经济获得了持续增长,国际地位日益提高,中国制造遍及全球,全世界对中国文化的认知愈发深入,这一切都为中国文化的全球化传播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08年由中国人创意的奥运开幕式不仅成为中国人留给奥运的新的文化遗产,也成为中国文化光耀全球的新起点。
将于10月开演的张艺谋鸟巢版《图兰朵》,把世界百年经典的歌剧品牌、当今最有具号召力和影响力的文化创意团队、最具现代意义地标性的演出舞台整合在一起,接连创下中国演出史上的诸多之最。张艺谋鸟巢版《图兰朵》将借鉴奥运开闭幕式的经验,首次引入现代高科技视觉效果、用多媒体影像手段对经典之作重新演绎。整场演出投资高达1亿元人民币, 是中国有史以来投资规模最大的文化演出之一。从单场观看人数来看,与11年前太庙版《图兰朵》11场3万观众相比,仅10月北京鸟巢的两场演出,预计观看人数将高达10万人,创文化演出单场观看人数新纪录。此外,张艺谋鸟巢版《图兰朵》集结了奥运会原班人马和来自意大利与中国的优秀歌唱家戴玉强、莫华伦、田浩江、孙秀苇、幺红等,共同演绎这部呈现着崭新艺术境界的经典歌剧力作。这一切无疑预示着演出市场一个“大片时代”的到来。
目前,我国的文化产业发展还远远滞后于美国、日本等文化产业强国。据权威部门统计,我国2007年文化产业增加值仅占全国GDP的2.6%,而美国早在2004年其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全国GDP的比例就已经达到6%。这次《文化产业振兴规划》让业内人士眼前一亮的是,一批“关键词”在其中闪现,其背后内涵丰富。规划中首次明确了“文化创意”是文化产业中的一个属类,和影视、出版、动漫相并列。多年来,文化产业和文化创意产业之间的辨析一直让业内“头疼”。云南省文化厅副厅长范建华认为,这一划分方法不仅解决了理论界的争论,而且为国家文化产业发展的统计口径、产业布局埋下了伏笔。
在实现文化资源整合的过程中,特别要警惕“走歪路”的现象。近两年,有的地方从地市到县都纷纷提出要组建文化产业集团,招牌与名头都很大。权威人士提醒,如果不按市场规律办事,一哄而上,重复建设,一味追求地方政绩,文化产业的发展有可能遇到更大的“壁垒”。我国应该建设各具特色的文化产业基地,实行文化产业的差异化发展。
纵谈文化产业首次上升为“战略性产业”
评论
5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