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真正的对手不是成都武汉 而是天津


重庆真正的对手不是成都武汉 而是天津!

 

 

中央看待地方更多的是看地方对中央的税收贡献,以及某地是否有利于于维护中央的利益。

重庆直辖的根本目的是中央为了中西部的稳定而设。
不管古代还是近代,重庆总是在最关键的时刻抵住来自多方面的压力,为很多朝代苟延残喘提供了机会。这可以从另一个侧面说明只要稳定了重庆,那么就稳定了西南,西部,甚至大半个中国。在中国西南的叛乱史上,几乎都是从重庆出兵。可以说重庆一平定,西南就稳定。
尽管现在重庆没有军区,这也无所谓。因为自从宋朝以来,拥兵权和调兵权就分离了。现代中国,上海置于南京军区之下,乌鲁木齐和西安被兰州军区管辖。重庆大可不必伤神,让成都人都去YY去吧。
对于这些教训,熟悉中国历史的中国GCD不可能不知。在当前,中央和地方的矛盾日益激化。没有一张能牵制其它地方的牌,就很难让中央政府的的命令令行禁止。
直辖的本质目的从根本上奠定了重庆的地位。所以中央绝对不会再在重庆的周围设立另外一个竞争对手来削弱重庆力量。中央政府唯一能做的是把重庆培养成中央手中一张最重要的牌。

对于武汉
有人会说武汉交通便利,沃野千里,一望无际。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武汉恰恰就是太平原了,导致在抗日战争中迅速沦陷,成为相持阶段到来的重要标志之一。而近邻的长沙也同样在大陆交通线战役中迅速溃败。地理原因不可以小视。
说到经济,由于武汉太过交通便利,无法起到聚财的作用。腹地方面,自从两广分治以来,武汉已经没有足够的经济支撑了。另外武汉周遍太平原,根本不具有像西南地区的货物都基本需向重庆集中的优势。
在金融方面,重庆更不必妄自菲薄。民国时期,重庆在申汇上技艺高超,以至于国民政府中央银行重庆分行成立的唯一目的是平抑重庆申汇市场。申汇市场的风起云涌导致当时重庆崛起了多家全国性的本地银行。
有案可查:“1935年第二季度,武汉的本国银行共29家,其中商业银行24家,这些银行有90%总行在上海、天津和重庆,资力较厚。”
现代金融方面,重庆已经到手了国家级的联合产权交易所。已经发生了有企业把股权托管到联交所,甚至交易的案例。这基本就是场外交易市场了。重庆目前唯一的需要做的就是如何进行正式公开而又大规模的交易。另外的全国性电子票据交易市场也是国务院承诺的。
可以说,从历史到现在,武汉在金融方面都不是重庆的主要对手。
说到现代,武汉由于平原问题成为了中国最重要粮食主产区之一。在农业政策不发生本质变化的情况下,武汉的工业商业用土地供应将成为武汉发展的瓶颈。反观重庆,大量的丘陵地区甚至荒地让中央对重庆的土地利用关心甚少。这也解释了为什么中国的新一轮土地改革发生在重庆。

关于成都
除了在屠城上成都彪炳史册外,还未见到它在哪些方面有所建树。
即使有古代的扬一益二,但那个益州的范围也是指大半个西南,甚至函阔重庆。退一步,连扬州都没落了,排名第二的益州有什么理由不没落。
另外说点,成都人很骄傲他们有差不多两千年没有改名字了,依然如此,那扬一益二真的是指成都的话应该写作“扬一成二”或者“扬一蓉二”
近代军阀混战时期,西南各省的军阀为了攫取重庆的财富,都派兵攻打过重庆。连贵州云南这些军阀都不惜千里重兵攻打重庆,而连成都看都不看一眼。
现代,尽管中央为了打压重庆,把重庆并入四川,但是这个时代已经过去了。
当然,目前成都手中还有若干大区机构。铁路局西南大区机构这个东西是历史问题,积重难反。我们不能因为历史问题就不向前看。而且说实话西南大区对重庆的监管也越来越形式主义了,比如土地监管。
但这又有什么呢?这些大区机构顶满天也就副部级别,而重庆市长,甚至副市长HQF都是省部级别了。一个副部一个省部究竟谁更大?不要太妄自菲薄。何况还有个政治局常委挂帅。
目前,重庆和多个国家部门签定的合作协议的实质就是国家部门对重庆的授权。可以说重庆已经在绕开大区机构了。

关于天津
重庆最大对手不是成都,也不是武汉,而是天津。
任何一本关于贸易的书都会告诉我们竞争不是零和博弈,不是一方赢了就另一方输了。重庆和天津的竞争本质上也不是让某方输掉,而是让大家共同把蛋糕最大。
近现代史上,天津和重庆同属难兄难弟行列。
近代,两地开埠都得意于地理优势。工业都是同区域的双雄。同时,由于足够远离上海,又都形成比较系统的工业体系。经济上,两地的申汇都是有声有色。都在较短时期内形成自己的金融体系,比如现在重庆在喊恢复重庆证券交易所。
说到冲突方面,如果重庆只立志于在中西部争夺政策权益,那么怎么能成为中国重要的中心城市呢?既然国家都给了基调,重庆还要遮掩什么呢?欲说还羞?
如果还立志于在西南地区,在西部地区混,这是不是TH思想的另一种表现呢?
实际上,两地颇为相似。
经济上,两地都有广大的腹地,潜力巨大,都有机会成为当地的区域中心,而且两地都不可能挑战上海的地位。
政治政策争夺上,两地都是在全国层次的盘子里分食物,比如最近的全国场外交易市场。谁先获得就将占有先机。
当然目前来说,重庆的经济总量落后天津约两年。但是从城建基础设施来说,重庆又扳回一手。政策方面,滨海已经热火朝天了。但是随着那个金融市长的离去,天津滨海似乎又有回到过去的迹象。国务院的三号文件似乎又成为了重庆继续发展新的动力,又是BXL主政重庆的施政纲领。说到投资方面,重庆有HQF。这个人的八大投的作用不会低于国家的8000亿投资,而且八大投的潜力还没有完全开发出来。
总之,两地目前犬牙交错。狂浪的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