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四股指转阴,一根长阴连破3300和3200点两个大关,把昨日的阳线全部吞没,收出杀伤力较大的空方炮组合,短期形势瞬间恶化,控制仓位防范风险成为首要任务。中线由于5周线还有一丝支撑,还需要密切观察,但三天中连续两天的放量暴跌还是要引起投资人深深的思考。
前期我们指数股指在调整的周期中完成一轮风格转换,这几天是观察的时间期限,果然题材股的行情从周二开始终结,不少个股走出换挡下跌的出货行情。但是,蓝筹股表现相对分化,昨天钢铁股表现强势,今天地产的表现也可圈可点,正当风格切换进入关键的时候,金融股的恶劣表现暂时推翻了风格转换的假说,受港股上市跌破发行价影响的民生银行大跌近6%领跌银行,中信证券大跌近6%拖累招商证券可能成为破发第一股,中国平安高位阴线后露出砸盘真面目,三大分支全线崩溃,金融指数大跌超过5%。要知道,这些个股都是机构重仓股,前期并没有什么表现,估值也有一定优势,怎么关键时候成为刽子手呢?机构砸盘究竟为哪般?
越南央行25日的公告,该行将从12月起把基准利率由7.0%上调至8.0%,这是该行自1月份以来首次上调利率,也是亚洲最早启动加息的经济体。受到加息因素影响,25日,越南股市大跌4.5%,创七个多月来的最大单日跌幅,收于503点,为三个月低点。尽管该国的情况较为特殊,但类似举措也给其他亚洲经济体提了个醒,需要对资产价格的泡沫和潜在的通胀风险有所防范。
虽然越南的情况在我们国家暂不会发生,管理层也多次强调政策暂不会轻易退出,但是从金融股集体砸盘分析,或许政策上的微调有提前的可能,而对于资产价格的泡沫和潜在的通胀风险德担忧也在加重。资产价格如此过快上涨在相当程度上透支了未来实体经济的复苏成果,而且为下一步宏观经济运行平添了许多不确定因素。比如能源类、资源类大宗商品的金融属性在市场操纵和追捧下得以淋漓尽致的发挥,其价格高企的结果将对爬坡与恢复中的实体经济构成严重伤害。正视资产价格上涨风险,应对管理通胀预期,宜未雨绸缪以防患于未然,为此须在政策安排上早作考虑。这或许是金融股出现大跌的主要原因。另外,前两天发改委缩减迪斯尼的土地面积是否可以看成新一轮调控的开始呢?
尽管这些还只是猜测,但12月的经济工作会议会给出答案,但股市是先行反映预期的,机构疯狂抛售金融股引发的恐慌至少短期难于平静,操作上应控制风险,等待事态明朗后再择机入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