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新秩序


  在最严重的金融危机席卷全球之后,新兴经济体开始引领全球经济摆脱衰退。中国已经取代德国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也许不久之后就会成为第一大出口国。中国也在一年前超过日本,成为美国国债的主要外国投资者。中国、俄罗斯、巴西和印度的国际储备资产(不包括黄金)加在一起约占全球42%。从富裕国家向新兴市场国家的力量转换逐渐显现。

  作为国际社会加强应对危机进行协调合作有效且重要的平台,G20将取代G8成为国际经济合作的永久性峰会。G20的这种新定位反映出,发达国家是如何引发近期经济暴跌的,而经济反弹正在超出他们的能力范围。

  G20约占全球GDP的85%,它是在上世纪90年代一轮货币贬值危害新兴市场国家(从俄罗斯到泰国)之后建立的。这一新框架将包括G20国领导人设定经济日程,接收来自所有成员国详细介绍各国政策如何满足各自目标的报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将对其进行监督。对于违规行为将不会有正式的惩罚措施,同行评议机制将会强化这些目标。

  G20升级取代G8在国际管理中的作用所代表的是,新经济实力蓝图所赋予的积极一步。给予新兴国家在国际组织中最大比例的份额,将可以避免这些机构只是被当作美国的政策工具。因其在处理此前危机时的方式过于自由,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备受指责,尤其是在新兴国家当中。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为这些国家所提供的帮助实际上形成了极为严格的政策习惯,这给当地居民带来巨大压力。目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已经把政策转变为更多地以需求为导向的方式。在全球范围内,新兴国家在国际组织中的影响力不断增强,能够确保国际规则和标准更好地实施,尤其是金融监管。

  扩大监管机构(通过给予G20优先对待具体体现出来)可能也意味着倒退,因为出现内部分歧的可能性将会上升。此外,对于违反G20规定的行为也不会采取正式的惩罚措施。与提高新兴国家代表权、以及权力重新平衡有关的主要风险在于,因存在内部意见分歧导致决策过程受阻。G20成员国包括阿根廷、澳大利亚、巴西、加拿大、中国、法国、德国、印度、印尼、意大利、日本、墨西哥、俄罗斯、沙特阿拉伯、南非、韩国、土耳其、英国、美国和欧盟。石油出口国和进口国之间出现明显的对立就是内部意见分歧的第一个实例,它导致阻挠能源问题的解决。

  G20匹兹堡峰会期间所做出的大多数金融监管决策都是恰当的,实行并增加金融稳定委员会的各项指令将改善全球透明度。鉴于全球层面的金融关联度不断提升,创建这样的一个机构是必要的。其在尽早宣布全球金融体系可能面临的威胁、以及在落实新规则时所发挥的作用,将成为全球稳定性的决定因素。

  就资本缓冲机制而言,必须强化资本选择,对流动性风险的强调就是我们从近期危机中吸取了经验教训的明证,同时,建立一个共同的杠杆比率的愿望,将可以避免银行业中风险性过高的策略。最后,促进交易商合理的薪酬制度、以及增强对避税天堂的监控,将可以逐步减少不劳而获的策略,限制资源失调。

  危机过后各种经济刺激计划的协调度异乎寻常得高,它保证了这些计划的效率。G20国家很清楚地意识到了这一点,因为实施这些计划后各国的经济已经强劲复苏。他们对必须持续扩张性政策的坚持将可以避免日本在上世纪90年代时所犯下的错误,当时日本在出现初步企稳迹象之后过早地采取了紧缩性的政策。

  有关扩张性政策退出策略的普遍性原则已经出炉。尽管如此,并未出台具体的政策。货币方面,一旦各国经济足够强劲的复苏,货币政策就有可能在略显突然且不同步的情况下收紧。这可能会导致汇率和证券价格出现大幅波动。预算方面,还未宣布任何一条有关公共债务问题的规定,然而这正是工业国家未来数年所要面临的主要问题。

  总之,除了某些质疑之外,监管和协调方面的良好结果反映出在全球层面出现了新秩序。我们从金融危机中汲取了经验教训。最重要的是避免将来再次发生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