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平教授80华诞,政法大学约我写些回忆。我是法大奉江校长为业师,可又从未听过其堂授的唯一者。江校长当年可是进中南海给总书记讲法律课的人啊!
遥想当年,偶尔从楼道经过,校长抑扬顿挫的凄厉嗓音,睿智清晰的逻辑思维,悠扬流畅的语言魅力,华宇重压下罕见的英雄胆识……都声透骨髓,让我感到整座蓟门桥政法大楼的重量。尽管N年寒秋,江校长就与法大权杖无缘,但他一直是我心中的“政法老大”,犹如黄埔系的“校长”,每逢提到,必立正敬礼。
唐师曾摄
1983年,“北京政法学院”提格儿“中国政法大学”,为我党一蹴而就的政法事业,我和查海生(诗人海子)等八人,从北大分到蓟门桥充实革命队伍。出于未名湖血浓于水的脐带关系,江校长对我和校刊编报纸的小查另看一眼。校长在燕京大学原是学新闻的,后因党的新中国需要“法制建设”,留学苏联,改学法律。尽管法律是校长主业,可校长对新闻的关注始终不渝。
我和校长私交不深,仅有过两次一言九鼎的文牍往来可以查证。第一次我从政法调往新华社,当时政法大学要迁往昌平,人心浮动,除非有校长签字,一般人不许随便调离。校长破例在我的请调报告签字,说:“唐老鸭不能在更大范围发出声音,一定是我们的制度出了问题。”
再一次是我出版《唐师曾:黄河的联想》,校长给我拍的《黄河乾坤湾》写图片说明。
唐师曾摄
校长写道:“遥想2500年前,这里既是文明的发源地,似乎又是文明的分水岭:河东是正统的中原文明地区,河西则是新兴的次文明地区。在河西这片黄土山川怎么就能造就一个强大的秦国呢?不能不令人想起商鞅和他的变法。从帝国孕育之初的商鞅变法到帝国之尾的康梁变法二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这些人推动了历史前进却又不断人头落地!在这块土地上最敢于直言秉笔书写历史的司马迁遭到的是宫刑,而最敢于改革秉法变弱为强的商鞅遭到的是车刑,一个是生不如死,一个则是死不留尸,岂不令人长叹长思!”
校长这里提到两个人:一个是因变法遭车裂的商鞅,另一个忤逆皇帝被去势的司马迁。前者捍卫法律五马分尸,后者因为嘴巴,丢了鸡巴。
我不懂法律,作为外行,就写这么多吧。
点击下方目录,亲临新闻现场:
http://blog.sina.com.cn/s/articlelist_1253531973_0_1.html
无计划无腹稿,每天看图,即兴乱侃,短兵相接,随看随说……漏洞百出,欢迎补漏。
视频《火炬手唐老鸭语像奥运》http://video.sina.com.cn/tanglaoya/index.shtml/i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