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昏夕阳时 行善心不辞


 

昨日黄昏,路过市场,无意遇见一老婆婆斜倚街头,手捧一碗简单冷饭进食。近日冷空气南下,广州气温剧降,老人家冷饭薄衣,畏缩街头,甚为可怜,看样子,估计是附近的拾荒者。我不由想起当年在天河车陂偶遇的一对卖艺老夫妻,逐步行到附近的面包店,买了些新鲜热面包给老人家送去。

“婆婆,吃这个吧,这个热的”。我微笑对老人家说,尽量让她可以从我的脸上读懂友善的含义。

老人家深情冷漠地看着我,骨节清晰的瘦弱双手抓紧怀中的饭碗。我对她友好地笑笑,将面包放在她的身边,默默离开。

几十米开外,我回首再看,老人家手执面包,亦凝视我的身影,神色依然充满冷漠与戒备。我对她友善地笑笑,不知她可否感知。

 

近年来,假装乞丐行骗的事情屡被揭露。老百姓对这种事情已经司空见惯,为了免于上当受骗,很多真正的善心已经日渐沉沦,冷漠却日益彰显。

很多时候,人生在世,奸恶之徒固然不该让其阴谋得逞,但出自内心的良善之举也不应过度计较是否上当受骗,我们的行善之举是出于己心,不应受到对方意图的羁绊,以善还善固然是好,以善应恶,未尝不是一件坏事,对方的意图好坏,与我们内心的善是无关的,不单不会减去我们的善,反而有增才是。

 

有位金代禅师非常喜爱兰花,在平日弘法讲经之余,花费了许多的时间栽种兰花。 一天,他要外出云游一段时间,临行前交待弟子,要好好照顾寺里的兰花。 

在这段期间,弟子们总是细心照顾兰花。但是,有天在浇水时却不小心将兰花架碰倒了,所有的兰花盆都跌碎,兰花散落满地。弟子们都因此非常恐慌,打算等师父回来后,向师父赔罪领罚。

金代禅师回来了,闻知此事,便召集弟子们,不但没有责怪,反而说道:“我种兰花,一来是希望用来供佛,二来也是为了美化寺里环境,不是为了生气而种兰花的。” 

禅师虽然喜欢兰花,但心中却无兰花这个挂碍。因此,兰花的得失,并不影响他心中的喜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