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工程》是中国航天之父、功勋科学家钱学森留给中国多项重大财富的其中之一。胡锦涛总书记于2008年1月9日看望钱学森时,特别对《系统工程》给予高度肯定。胡总书记说:“钱老,您在科学生涯中建树很多,上世纪80年代初,我在中央党校学习时,就读过您的有关系统工程理论的报告,深受教益。您这个理论强调,在处理复杂问题时一定要注意从整体上加以把握,统筹考虑各方面因素,这很有创见。现在我们强调科学发展,就是注重统筹兼顾,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钱学森编著的《系统工程》,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在中国工业领域普及,对当时的工业化进程和现代化管理等,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特别是在帮助人们拓展管理思维、开阔研究视野等方面,具有立竿见影的功效。不仅如此,《系统工程》还有一些操作方法和运用工具,对科技活动、工业文明中如何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科学预见事物发展趋势与规律、制定科学有效行动方案等,有提纲挈领的作用。
《系统工程》既是科技理论,也是工作方法,更是智慧钥匙。它研究小系统或部件与大系统之间的关系。明确指出,任何系统均由多个子系统组成,子系统由多个部件组成,系统的整体功能绝对大于各个子系统或部件之和的功能。强调系统的层次性、联系性、协调性、秩序性、安全可靠性、运行可控性、功能优化性、整体效应性等。
《系统工程》最早诞生于美国,是前苏联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后,60年代奋起直追的美国航天工业事故频繁发生,为扭转安全被动局面,一些前沿探索者大胆地探索研究出《安全系统工程》,特别是对事故发生的各类各项基本要素、要素间的逻辑关系、系统运行程序等,进行了较好的揭示。随之而来,促使了美国整个航天工业突飞猛进的全面提升。
70年代,通过国际上公开发表的科技著作和资料,钱老接触到《安全系统工程》。他以敏锐的科技洞察力,认识到这门理论的重要性和巨大潜力与作用,对其及时全面学习掌握与研究提升,归纳总结出《系统工程》这门前沿性技术学科,并在实践中运用,乃至在工业领域全面推广普及。
笔者是80年代末期接触到钱老传播来的《系统工程》这一门学科,直接的效果是科技视野随即开阔、科技思维能力迅速大幅度提升,工作效率倍增,结合生产的研究成果不断,撰写论文的理论水平也实现了质的飞跃,是后来敢于探索研究多方面学术课题的知识基础与工作能力,尤其现在的探索领域,是20多年前不敢想象的。当然,笔者只是千千万万个接受《系统工程》教育的一分子,通过自己的切身体会,深感钱老引进并发扬光大的《系统工程》,对中国工业文明进步的重要作用。
近30年来,从国家领导人到基层工程技术人员或管理干部,《系统工程》对中国工业文明进步的推动作用,其功绩是不可估量的。在功勋科学家钱学森离开我们第九天之际,笔者写下这篇博文,一是表达对钱老的怀念与感激,二是通过博客告诉大家,钱老对国家民族众多的科技成果中,还有《系统工程》这样一项巨大的财富留给了我们。
钱老是一座闪耀光芒的历史丰碑,永远矗立在我们的心中!
二〇〇九年十一月八日 于中国衡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