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力丽江


  云南丽江古城因其独特的自然环境和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底蕴,早已闻名中外。今年金秋季节,向往已久的我终于得到机会,来到了这块神圣的土地。在神州大地上,这是一座已有800多年的历史,今仍完整地保持了古代原貌的惟一的城市。初来乍到,看到那市内铺着花岗岩石板、纵横交错的街巷,街旁一排排两层楼格局,门上雕着各种花纹,显得古香古色的木头房子,房前石沟里清澈透明的流水和那些横跨在水面上的单孔或双孔的石头拱桥和木板桥,还有街上身着纳西族民族服装的熙熙攘攘的行人,便觉得我好像置身于北宋张择端画的那幅著名的《清明上河图》中的情景,这是《清明上河图》在今天的再现。记得两年前我去河南开封,也参观过一个名叫清明上河园的景点,这个人造的宋都却远不似丽江古城显得那么真实和自然,更引不起人们怀古的幽思。

  在城中心四方街的一个广场上,不论白天晚上,都习惯地聚集着许多纳西族的男女老少。他们在广场中心燃起篝火,一个老人吹奏着悠扬的竹笛,或者在广场上播放纳西族的民间音乐,他们在音乐的伴奏下,手拉着手地围着圈儿,唱起歌和跳起舞来。我虽然听不懂他们在唱些什么,但也猜得出这是反映他们日常生活内容的。他们在跳舞时那一前一后十分整齐的舞步也充分地表现了他们热烈奔放、团结友爱的性格。在这种热烈气氛的感染下,我和老伴带着才三岁半的孙女也参加了他们的队伍,马上感到一种从未有过的乐趣。我想,一个人如果长年生活在这种贴近自然状态的无忧无虑中,是一定要长寿的。

  丽江是明清时期云南西北的商贸中心,古代茶道马帮的集散地。而四方街又是来往的马帮歇息和做买卖的地方,当年这里的繁忙景像是可以想像的。市内规模最大和最豪华的建筑是被誉为“丽江紫禁城”的木氏府署,这是古代纳西族土司办理政务和居住的地方。木府占地46亩,建于元,盛于明,经历了元、明、清三朝22代470年,曾经是古代纳西族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的中心。它背倚狮子山,面向太阳升起的地方,以聚东之紫气,迎福祉于门庭。整个木府包括三清殿、玉音楼、光碧楼、护法殿、万卷楼、议事厅、忠义坊等十几处豪华的建筑群,颇为壮观。据说当年土司始建它的时候,为了不干扰周围居民的生活秩序,不妨碍他们的交通,还在这里建了一座空中走廊,它可以说是我国最早的立交桥了。当年这座宫殿的修建吸取汉族、藏族和白族建筑艺术的精华,是博采众长,多元文化的集中体现,充分表现了纳西人的开放精神。遗憾的是,它在1996年丽江地区发生大地震时遭到了毁灭,但重建后的木府依然保持了它那恢宏大气、色彩班斓的原貌。我一来到这里,只见到处都是玲珑精巧的雕梁画栋,水榭楼台,美不胜收,既具有汉族皇宫的气派,又表现了江南园林的风貌,我立即为纳西族先民高超的建筑技艺和审美情趣所震撼,深感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将它称誉为“宫室之丽,拟于王者”是不为过的。

   纳西人是一个勤于学习,善于吸取外来文化精华而又富于独创精神的民族,他们有句名言叫“天雨流芳”,译成汉语,就是“读书去吧!”知识就是散发着芳香的天雨,会使所有不毛之地变成甘甜的沃土,但它必须通过不断的努力,才能获得。纳西人又是一个善于保持和发扬自己优秀传统的民族,经历了几百年的沧桑岁月,能够将自己的城市面貌,自己创造的辉煌灿烂的文化和传统的风俗习惯完整地保存下来,这在全世界都是绝无仅有的,所以美丽的古城丽江不仅是中华民族的历史瑰宝,而且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有人认为,丽江文化能够保存至今,是因为古代这里交通不便,很少受到外界的干扰。这么说,它既是一个开放的城市,又是一个封闭的城市了,这种既矛盾而又统一的局面的形成在我看来,是很奇怪的。那么在别的地方,为什么没有出现这样的奇迹呢?值得我们深思。

   丽江古城表现的另一个奇观,就是大自然和人文景观在这里达到了最和谐的统一。就地理位置来说,它的北边是著名的玉龙大雪山,主峰海拔5596米,它的13座山峰终年积雪。这里有北半球最南端的冰川和滑雪场,纳西族人的历史传说、图腾崇拜、天文地理和春种秋收都跟这座雪山有着密切的联系。金沙江从青藏高原奔流而下,流经丽江地区的全境,在这里形成了著名的长江第一湾和险峻无比的虎跳峡。群山环抱中的沪沽湖风景秀美,它附近的女儿国至今保持着古老母系社会的秩序。北边象山下的黑龙潭的泉水分成东河、西河和中河流到丽江城里,然后分成无数条小溪,在街边各家各户的门前淌过,形成了充满乡土气息的小桥、流水、人家的景象。丽江山泉以玉龙雪山的天然雪水为水源,纯净甘甜,含氧充足,具有排除毒素、改善人体机能、延年益寿之功效,经云南省质量技术监察局产品质量检定合格,现已成为当地居民所喜爱的纯净钦用水。丽江人也最爱清洁,我们来到四方街上的一家旅馆,看见服务人员天天清洗室内的木质地板和家俱,真是一尘不染。在四方街上,过去每当做生意的马帮离去之后,人们便将流经这里的西河闸上,让水从河里溢出,流到街上,将集市的地面冲洗干净,迎接第二天的到来。现在虽然这里没有马帮,但人们依然保持着用河水将地面十天冲洗一次的良好习惯。千百年来,丽江古城和它周围的地区得到了大自然的恩赐和保护,使它成了一块从未受到过外界污染的宝地,因此它那古老的文化也是在大自然的怀抱里产生的。近年来,丽江人在古城的西边,又建起了一座现代化的新城。它和古城以一个架在一条流经古城的小溪上的古旧的水车为界,现在这里除了纳西族人外,还居住着汉族、藏族、彝族和白族的同胞。今年,这座原来的自治县又改成了市。在这种情况下,新旧两种文化便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旅人来到这里,恍若从现代社会一下子进入了几百年前的古代。这不是梦幻,而是活生生的现实。但这两种现实并不矛盾,因为古城今天已成为闻名世界旅游胜地,中外游人络绎不绝。古城的商店也主要销售丽江人的工艺品,饭店供应当地富有特色的小吃;城里不仅不用现代化的交通工具,就连旧式的马车和人力车也看不见,游人在经历了千百年风雨磨砺,人踩马踏而伤痕累累的石板上漫步,尽情观赏古城的风貌,就好像自己也成了活着的古人,真是别有一番情趣。衷心祝愿镶嵌在祖国西南边陲的这颗璀璨的明珠永放异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