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dows7:能否成为冬天里的一把火?


  在从事媒体工作10多年里,印象最深的微软Windows操作系统发布是windows98、Windows XP,而此次Windows 7的发布,正处于经济危机之际,在微软VISTA失败之后,因此不论是业界还是微软给予了更多的期待。我是微软产品的Fans,不论浏览器、Messenger,还是操作系统都是从BETA版开始用起,但在这里不想从用户体验去看Windows7的发布,而更想从时代背景去看几次Windows产品的发布。

  Windows98时代造就的辉煌

  Windows98中文版发布是在11年前的8月31日午夜。中关村海淀剧场前的广场上,丝毫没有夜半应有的宁静。从午夜零点开始,微软Window98中文版在这里首发。一大批记者和部分国内软件公司的员工在人群后静静观望。首发式还没有正式开始,心急似火的电脑爱好者已经排起了长队,一时间,已看不出到底有多少人。在全国的5个首发点,98分钟之内,中英文两版被卖出去337套。

  Windows98离Windows95发布的时间不算长,并且也没有太多的技术架构上的改变,其中文版为什么在中国会受到那样的追捧呢?我想是与当时的行业背景有关的。1998年中国的IT产业正处于加速上升之际,中国的PC厂商处于群雄并起,逐鹿中原的格局,联想、方正、长城、实达、和光、同创、东海、浪潮、海星、红壹佰、海信、海尔、TCL致福……可以数上名字的PC厂商就有上百个,而今天他们其中的很多已经永久的消失了。就全球经济而言,美国正在续写着“新经济”不败的神话,世界各国都期望通过发展信息产业来带动整个经济的发展,想想当时的COMDEX的盛大场面,就可见一斑。

  而1998年的媒体环境,因为IT产业在世界经济中所创造的神话,以及中国对于IT产业的追捧,也成就了IT媒体大发展,信息产业一时被认为是高科技的代名词,IT媒体话语仅大增,也促使Windows98受到人们的追捧。

  Windows XP让体验成为时代名词

  2001年11月,世界经济还没有走出“网络泡沫”破灭的阴霾,世界信息产业处于低靡状态,而微软选择9.11事件后正在重建中的纽约作为视窗XP全球面世的地点,盖茨希望用视窗XP为美国和世界经济的重振旗鼓加油鼓劲。当时的中国“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成为一项国策,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Windows XP中文版在中国的发布也受到了极大的关注。微软在奥林匹克中心举行了隆重的XP中文版发布会。

  “体验”、“激活”这样的新名词进入了我们的应该。被称为“划时代的操作系统”的视窗XP,给我们带来了全新的应用体验,用惯了Windows98、Windows2000的用户对于XP的诞生,会感觉到这种体验是革命性的,之后微软对于Office的命名也用了XP。而之后的很多软件都在强调用户体验这个词。

  Windows7受命于危难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经济危机对于世界经济的打击是巨大的,世界各国都在采取各种措施刺激经济,推动经济尽快复苏,这是Windows7发布大的时代背景。因此产业中的每一项重要的技术突破、重要的产品面世都被赋予了更多的期待。

  就IT产业而言,互联网经济的发展远非Windows98、WindowsXP面世时可比,CPU进入多核时代,IT产业已经进入了“云计算”时代,而不再是以PC为核心,与前几次Windows产品发布不同,微软也面临着更大的挑战,微软的竞争对手从SUN转向了苹果、Google这些更为强大的竞争对手,微软期望依靠Windows7重振雄风。

  当然从整个产业链而言,PC厂商也希望借助Windows7的发布,推动人们更新电脑系统。据IDC所做的预测和研究显示,从2009年10月发布到2010年末,Windows 7的全球出货量将达到1.77亿套。在中国市场, Windows 7为微软每产生1元的收入,将为生态系统创造多达约27.54元的收入。这些都是预测,但能不能成为现实,真正成为推动产业发展的力量,还需要时间检验。

  但不管怎么说,Windows7的面世,已经受到了从用户到专家的好评,从我自己的使用感受来讲,也觉得好于以往任何版本的windows。既然Windows7 成为了经济危机中的某种寄托,希望Windows7不要让我们失望,成为2009年冬天里的一把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