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汪渝
【原文】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译文】
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于学习;三十岁能够自立;四十岁能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五十岁懂得了天命;六十岁能正确对待各种言论,不觉得不顺;七十岁能随心所欲而不越出规矩。”
【自论自语】
孔子在讲人生的每个阶段会达到一种境界,这是学习的境界。三十之前去学习他人之道;三十能形成自己的观点,这里的观点我觉得是人生观,是待人接物,面对事物有自身独立的见解;到了四十岁,自身的观点就更为成熟,而逐步修炼自身的涵养;到了五十岁,懂得了人生真正所需求的,能够去正确看待每件新鲜的、或者相反的事物;到了六十岁,胸怀更加宽广,能纳他人之道;到了七十岁,不拘小节,自由自在,而都在万物的包容之中。
人生在每个阶段的表现,都在说明能力或者经验都是需要时间所积累的。聪明而善于思考着,或者达到某种境界的时间短一些。孔子谓圣人,四十才能不惑,所以我们常人来形成自身的观点,那是需要多长的时间积累和多少倍的付出。
有些时候,回首看自己写过的东西,突然间会觉得很好笑,会觉得自身很幼稚。可以说我们时刻都在成长,这种成长都是时间以及我们所经历的事物所得出的感悟,是经验让我们有了新的感悟,这种感悟是无时无刻在发生变化的。就像稻田中的水稻,在不断的拔节,拔节的痛楚,都会在抽穗的幸福中得到满足。人生的每一步的感觉,有心者,善于回顾者、思考者,可以从自身的成长中得到一些道理,而这些道理的领悟、反刍,很多时候是一种甜蜜。回首看身后万重山,春风扑面,风气袖飘,虽然凌山顶,另一高峰却有在前方。每一座山峰都是一个高度,一种风景,我们其实都是攀越者,在不断的攀升中找到自身的价值。
山峰得一个一个攀越,在前一个山峰的攀越中会积累出重要的经验,这样也利于后一个山峰的攀越。所有的这些经验都不可以速成的,孔圣人尚且做不到,更何况我们。人生每一个阶段都有自己的状态和快乐,少年需要激情,中年需要稳重,老年需要和蔼,每种状况都是一种享受,如果少年就和蔼,那么人生将失去很多阶段的精彩。有些时候也说,人生不要走得太快,让自身的速度慢点,可以享受沿途的风景,这本身就是活着的哲学。
突然想到,朱熹“读书有感”中的“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可以说,经验就是活水,他在不断补充我们前行所需要的资源、能源,让我们有足够的把握走好每一步。
当经验可以速成,那么人生就可以精简。如果人生在浓缩,那么生活将是多无趣的呼吸。
>>>欢迎盗版,严禁剽窃<<<
>>>版权归[汪渝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wangyu2046所有<<<
“七”乐无穷,尽在新浪新版博客,快来体验啊~~~请点击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