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心层的情况也各有不同,在这里笔者姑且将他们分为两部分人来探讨,一类是年轻的,主要涵盖刚刚进入工作岗位的,或者工龄不长的群体;另一类则是工作年限已经超过20年、年龄在50岁上下的群体。这些人的数量可以占有夹心层中相当大的比例。
第一类人解决住房的方法:先住集体宿舍,然后再买房。
对于此类“夹心层”,解决住房问题不应该首选买房,如果刚一工作就想着的住上自己的单元房,很不现实,也会让自己背上很沉重的包袱。分步走才是硬道理,第一步就是租房,在这里,我要指出的是,不是让年轻人自己到社会上直接租房子。自己去租房子,每个人都租住一套单元房,成本当然不能够承受,这正是我们应该呼吁的解决渠道,动员号召全社会、甚至于政府发布号召,所有用人单位一定要为职工解决住房问题,用人单位也用不着自己去盖房子,这也很不现实,不可能所有的单位都成立一个房地产开发部门,用人单位解决职工住房问题的做法,在上个世纪是有史可查的,那时候,只要学生毕业工作了,都可以到单位住集体宿舍,国家的发展,住房制度的改革,更是给这样的做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笔者建议——
1、有条件的单位可以腾出一些办公用房,给职工当集体宿舍,当然要收房租的,每月可以从员工工资中扣除300-600元,水电费可以另外计收。
2、由单位负责从社会上在距离单位不远位置租房子,供给新员工当宿舍。可以列举两套方案算一笔账:
第一套方案:租一套建筑面积 45平方米的一室一厅,这是上个世纪城市中心区八九十年代的普遍房型中的最小户型,月租金为2000-2100元,可以说,这是目前的高租金了,这个价位是很容易租到的,加上5%的租房税是2100-2210元,完全可以安排4—5名员工居住,按4人计算,人均住房面积11.25平方米,符合国家规定的租住房人均面积不得低于6平方米的规定,人均月租金525-552.5元,加上每月的水电费,合计在600元左右,这是人人都可以接受的。
第二套方案:租住一套建筑面积130平方米的新商品房,城市中心位置,月租金6000元,也是较高租金,很容易成交,加上5%的租房税为6300元,可以安排15名员工居住,人均居住面积为8.7平方米,人均月租金420元,加上水电费,人均每月此项支出约500元即可,
这两套方案,只是需要单位安排个人负责管理此事就完全可以做好了,作为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年轻人,即少花钱又少跑路,大大减轻地了工作和生活的压力,住上5-6年,有了财富积累就可以考虑买自己的房子了。
对房地产市场来说,这样做既可以有效地激活房屋租赁房市场,业主获得了高租金,很高兴,很满意,也有效地保证了出租房屋的国家税收。按照国家规定,租房税是应该由出租人缴纳的个人所得税,当前现状是,很多的出租房业主根本不愿意缴纳这笔税款,国家税务部门也无力查处,按照集体宿舍的思路,此税由承租方的单位代为办理,实际支出人是住房人,国家可以保证获得出租房纳税的收益,避免了大量的出租房税收的流失,也从根本上奠定了出租房管理的基础。
笔者给这部分 “夹心层”提个建议:“住上集体宿舍,走出第一步,我就去赚钱。”
第二类人解决住房的方法:打破陈旧思想观念,贷款购房是可选之路
如今,已经是年近50岁及以上的这部分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很值得同情。这部分人受计划经济时期的教育影响,思想观念陈旧,始终抱定着人生原则:“既不欠内债,又得无外债。”所以,从上个世纪末,国家开始实施房改至今,一直是坚守如果向贷款就要还银行不少利息,这样做自己很亏的思想,以至于错失了大好的购房时机,面对高企的房价,困惑于找不到解决的办法,笔者认为,国家目前也很关注这类人群,致力于建造大量的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以及前不久又开始建公用租赁房,可见,国家还是很关心这部分人的住房问题,并已经付诸了实际行动。但是,作为个人,笔者认为,我们不应该等待,既不能等也不能靠。这部分人应该具体分析自己的实际情况,比如,你目前的居住状况是怎样的,居住多少面积,你是需要改善你的现有住房条件,还是根本就没有住房。根本就没有住房,是指目前与父母或者兄弟姐妹挤在一起居住者,可以向政府申请廉租住房,如果是有个不太大的小房子,或者是目前房子很旧,无论是单元房,无论是平房,你可以对你的房子进行估值,也可以对出租此房的租金进行估值,看看能值多少钱,出租此房每月能有多少租金,这样,就完全可以考虑怎样改善你的住房了,按照购买一套建筑面积90平方米的经济适用房计算,总价约50万元,90平方米的新房,完全是一个很不错的居住条件了,一般来讲,50岁以上的人,从24岁起就工作了,对于正常家庭,夫妻共同首付20%,约10万元,应该还是可以拿得出的,余下的采取向银行贷款,用公积金贷款更合算,还款期限选15-20年,每月还款约1500-3000元,这其中,有原有住房出租所得的租金,或者出售原有住房后,再趸交余下的贷款,实现完全还款,或剩余小额贷款,每月还个几百元,对生活品质并无影响。当然,对于那些想尽办法也拿不出最低首付款的家庭,最好就只有争取申请廉租房或者即将出台的公共租赁住宅了。
笔者认为,这其中最重要的是,要变革人的思想观念,这是最最难的。几年前,社会上就流传一个脍炙人口的故事:一个美国老太太和一个中国老太太买房的趣闻,几乎尽人皆知,但是,真正要把中国老太太的观念改变成美国老太太的做法谈何容易!
笔者也真诚地劝这部分 “夹心层”:不要等国家再回过头来,搞个与福利分房相类似的政策,以改善你的住房状况,丢掉幻想,准备贷款买房吧。
“七”乐无穷,尽在新浪新版博客,快来体验啊~~~请点击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