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伊斯:意识流小说大师


乔伊斯:意识流小说大师

20世纪初,英国文学成就最大的当属意识流小说。

法国作家普鲁斯特(1871——1922)是意识流小说的先驱人物,他的巨著《追忆似水年华》讲求内心的真实,人的主观意识同感觉和潜意识已消失了界限,现实主义小说中的物理时间被心理时间代替了,一种新的小说形式出现了。

在英国,女作家伍尔夫(1882——1941)也是一位意识流小说大师,她的主要作品有《到灯塔去》、《达罗卫夫人》、《墙上的斑点》等,同时,她在文学理论上也有自己独到的贡献,被视为女权主义文学批评的先驱。

现在,人们认为乔伊斯的《尤利西斯》是意识流小说的高峰,成为了最为经典的作品。

詹姆斯·乔伊斯(1882——1941),爱尔兰作家。188222生于都柏林,少年时代在贫穷中度过,受母亲影响,信仰天主教,后受爱尔兰独立运动和欧洲文学中自由思想的影响,与宗教决裂而投身于艺术,哪怕在他母亲临终时要求他忏悔也没能改变。1898年进都柏林皇家大学学习语言和哲学,后又学医学。后来长期漂泊在外,并在瑞士去世。他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一个艺术家的画像》、《都柏林人》、《菲尼根的苏醒》和《尤利西斯》。

《尤利西斯》分为三个部分,共18章,其结构大致与《奥德修记》对应。目的在于以古讽今,用远古英雄的辉煌业绩和光荣历史来反衬现代西方社会的精神堕落和碌碌无为,表明了英雄主义的破产,笼罩在英雄人物身上光荣消失了,代之以反英雄的“现代人”的出场。据作者说,这部小说既是犹太人和爱尔兰人的史诗,又是人体器官的图解;既是乔伊斯的自传,也是永恒的男女关系的象征;既表达了艺术和艺术家的成长过程,也是基督教上帝和耶稣的关系的展现;既是古希腊英雄奥德修斯的现代版,也是现代人的精神历程。总之,这是一部旷世奇书。

这部书出版后引起轰动。我们看看当时的评价,是很有意思的事。

伍尔夫开始持肯定意见,后来认为它“粗俗、不堪入目”;对泰戈尔大加赞赏的穆尔说:“这不是艺术,只相当于抄《伦敦姓名住址录》”;曾帮助过乔伊斯的批评家戈斯说“无论在趣味上、风格上或是其他任何方面都等而下的声名狼藉的作品”;他的朋友、评论家麦科蒙说简直想把那本书扔出窗外;法国诗人克洛代尔把作者签名的赠书退还给了乔伊斯,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纪德也说它是“冒牌名作”。

叶芝说“就内涵的丰富和深刻而言,他肯定已超过了我们时代的任何小说家”;艾略特说“这本书是对当今时代最重要的反映,是一本人人都能从中得到启示而且无法回避的作品”;美国批评家威尔逊说“这部小说的写作方法十分新奇,对未来的小说家的影响是难以估量的”。

现在,乔伊斯的地位已有了定评,有的认为他对现代小说的贡献可以同爱因斯坦对物理学的贡献相提并论,称他为20世纪“最伟大的英语作家”。在英国所评选一千年以来世界最伟大作家活动中,乔伊斯和莎士比亚、塞万提斯、陀斯妥也夫斯基等被评为十大杰出作家和诗人。

乔伊斯对人类心灵的探索,正如威尔逊所说,的确“代表了人类意识的一个新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