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百辉:中国模具工业尚需在9大方向努力


文/罗百辉 深圳市模具技术学会专家委员

  编者按:近20多年来,我国的模具产业高速发展,模具行业结构调整和体制改革步伐加大,涌现了一批具有竞争力的模具制造企业。但是模具工业的总体水平依然落后于国际先进水平很多年,模具产出依然不能满足模具市场需求,整个国产模具对市场的满足率不到80%。尤其是模具技术含量高的中高档模具,其满足率还不到60%,为了满足国内市场的需求,中国每年不得不大量进口模具,每年国内进出口模具贸易逆差达到10亿美元。深圳市模具技术学会专家委员罗百辉指出:中国模具工业尚需在9个方面加大努力。

  1.增加产值,发展中高档模具。

   目前,全世界模具总产值约680亿美元,我国在2005年模具销售额已达到610亿元(人民币),名列日本、美国之后,居世界第三位。近十年来,国产模具产值每年平均递增15.5%,高于我国GPD的年增长速度,但是,模具总量仍然供不应求,国产模具的自配率不足80%,其中,中低档模具供过于求,而且高档模具近50%靠进口,尤其是大型、精密、复杂、长寿命的模具缺口更大。中国是模具进口大国,年进口金额相当于国产模具产值的25~30%。 由于我国模具产业的高速发展,拉动了国产模具钢的消费,自21世纪以来,国产模具钢的产量迅速增加。

  2.调整企业组织结构、产品结构、技术结构和进出口结构。

   模具是制造业的重要工艺基础,在我国,模具制造属于专用设备制造业。中国虽然很早就开始制造模具和使用模具,但长期未形成产业。直到20世纪80年代后期,中国模具工业才驶入发展的快车道。近年,不仅国有模具企业有了很大发展,三资企业、乡镇(个体)模具企业的发展也相当迅速。虽然中国模具工业发展迅速,但与需求相比,显然供不应求,其主要缺口集中于精密、大型、复杂、长寿命模具领域。由于在模具精度、寿命、制造周期及生产能力等方面,中国与国际平均水平和发达国家仍有较大差距,因此,每年需要大量进口模具。

   近年,模具行业结构调整和体制改革步伐加大,主要表现在,大型、精密、复杂、长寿命、中高档模具及模具标准件发展速度高于一般模具产品;塑料模和压铸模比例增大;专业模具厂数量及其生产能力增加;“三资”及私营企业发展迅速;股份制改造步伐加快等。从地区分布来看,以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为中心的东南沿海地区发展快于中西部地区,南方的发展快于北方。目前发展最快、模具生产最为集中的省份是广东和浙江,江苏、上海、安徽和山东等地近几年也有较大发展。中国模具产业除了要继续提高生产能力,今后更要着重于行业内部结构的调整和技术发展水平的提高。结构调整方面,主要是企业结构向专业化调整,产品结构向着中高档模具发展,向进出口结构的改进,中高档汽车覆盖件模具成形分析及结构改进、多功能复合模具和复合加工及激光技术在模具设计制造上的应用、高速切削、超精加工及抛光技术、信息化方向发展。   

  3.提高模具产品水平。

   目前国内模具生产周期高于国际水平,但产品水平还比较低,主要表现在模具的精度、型腔表面粗糙度、寿命及结构等方面。

  4.提升开发能力和经济效益。

  我国模具企业技术人员比例低,水平较低,且不重视产品开发,在市场中经常处于被动地位。我国每个模具职工平均年创造产值约合1万美元,国外模具工业发达国家大多是15~20万美元,有的高达25~30万美元,与之相对的是我国相当一部分模具企业还沿用过去作坊式管理,真正实现现代化企业管理的企业较少。

  5.加大国家对模具工业的政策支持力度。

  虽然国家已经明确颁布了模具行业的产业政策,但配套政策少,执行力度弱。目前享受模具产品增值税的企业全国只有185家,大多数企业仍旧税负过重。模具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引进设备要缴纳相当数量的税金,影响技术进步,而且民营企业贷款十分困难。

  6.加大人才培训、科研开发投入。

  模具行业是技术、资金、劳动密集的产业,随着时代的进步和技术的发展,掌握并且熟练运用新技术的人才异常短缺,高级模具钳工及企业管理人才也非常紧张。由于模具企业效益欠佳及对科研开发和技术攻关重视不够,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的眼睛盯着创收,导致模具行业在科研开发和技术攻关方面投入太少,致使模具技术发展步伐不大,进展不快。

  7.提高工艺装备配套性水平和利用率。

  近年来我国机床行业进步较快,已能提供比较成套的高精度加工设备,但与国外装备相比,仍有较大差距。虽然国内许多企业已引进许多国外先进设备,但总体的装备水平比国外许多企业低很多。由于体制和资金等方面的原因,引进设备不配套,设备与附件不配套现象十分普遍,设备利用率低的问题长期得不到较妥善的解决。

  8.加强协作,进一步提高专业化、标准化、商品化程度。

  由于长期以来受“大而全”“小而全”影响,模具专业化水平低,专业分工不细致,商品化程度低。目前国内每年生产的模具,商品模具只占40﹪左右,其余为自产自用。模具企业之间协作不畅,难以完成较大规模的模具成套任务。模具标准化水平低,模具标准件使用覆盖率低也对模具质量、成本有较大影响,特别是对模具制造周期有很大影响。

  9.加强模具材料及模具技术攻关。

  模具材料性能、质量和品种问题往往会影响模具质量、寿命及成本,国产模具钢与国外进口钢材相比有较大差距。塑料、板材、设备性能差,也直接影响模具水平的提高。

  结语

  中国的模具制造作为一个产业起步的时间不算早,但是经过了20多年的快速发展,如今也初具规模,并且涌现了一些具有竞争力的模具制造企业,但是无可否认,对于整个中国模具制造业而言,这样的企业毕竟是少之又少,并不足以救市,整个中国模具行业的形势并不容乐观。

相关链接

金融危机下中国模具工业积极突围

中国模具产业面临的各种风险

IT模具产业:品牌经营加速可持续发展

中国模具工业:全方位创新突围转型之路

站在拐角处的中国模具业现状与发展

罗百辉:中国有望成全球最大的模具制造业基地

罗百辉:向外资模具企业学习狼道管理

罗百辉:欧美模具企业的管理特色

罗百辉:现代模具企业发展的必备要素

罗百辉:中国模具工业尚需在9大方向努力

罗百辉:中国模具工业机遇大于挑战

罗百辉:中国模具工业再次腾飞

罗百辉:外资布局中国,模具行业加快结构调整

罗百辉:模具工业进入产业升级关键时期

罗百辉:中国模具产业园区域分布及现状分析

罗百辉:长三角模具制造业现状与发展趋势

罗百辉:上海模具业发展的六大竞争优势

罗百辉:浙江黄岩模具企业的发展之路

罗百辉:湖南模具工业概况与发展思路

罗百辉:长沙打造“湖南汽车产业走廊”的特色战略

罗百辉:“华南城模式”被克隆

罗百辉:模具企业品牌经营与可持续发展

罗百辉:中国模具制造企业可持续发展三步走战略

罗百辉:中国中小模具企业如何改革?

罗百辉:中国中小模具企业的战略成本控制之道

中小模具企业发展之道:加速发展高档模具

罗百辉:中国模具城从红海战略走向蓝海战略

罗百辉;中国模具企业的联合发展之路

罗百辉:模具行业企业需转变策略

罗百辉:金融危机下企业营销转型策略

罗百辉:掀起模具行业的电子商务热潮

罗百辉:电子商务助模具行业应对金融危机

罗百辉:模具行业CAD/CAM技术应用与发展趋势

罗百辉:中小民营钢铁企业资金链危机

罗百辉:2009年中国模具钢材市场趋势预测

中国模具行业最具影响力专家出炉

罗百辉:基于国际化竞争的中国五金企业营销策略

罗百辉:盘点2008年中国五金行业十件大事

罗百辉:中国五金业技术创新30年

罗百辉:中国五金行业巨头浮出水面

罗百辉:2009年磨料磨具行业的发展策略

罗百辉:中国橡胶轮胎模具业发展概况

罗百辉:中国冲压模具发展状况与趋势展望

罗百辉:中国制造业发展现状及其对策 

罗百辉:中国IT模具的区域分布和市场发展状况

行业综述:中国IT模具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深度分析

中国五金制品行业特色区域发展模式

中国汽车模具行业现状及未来走势

中国汽车模具产业大规模进军国际市场

汽车模具产业:电子信息化促行业协同发展

特别策划:全方位置的质量管理

外发冲模加工质量的控制

绿色模具渐成制造业主流

中国模具产业:技术现状与发展中的问题解决之道

罗百辉:中国模具工业发展急需解决五大问题

专家视点:模具企业如何实施成本控制 

专家视点:如何实施冲压模具的寿命管理

《冲压模具技术问答》前言(代序)

工模设计指引

模具制造行业技术工种职业标准

《模具设计师》职业标准

冲模维修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模具技术之模具爆裂原因分析

罗百辉:模具加工精度决定企业竞争力

罗百辉:模具精度概论

作者简介

  

简介:罗百辉,70年代人,出生湖南衡阳,中华全国总工会成员,企博网优秀职业博客,价值中国最具影响力百强专家,模具专家论坛版主,深圳市模具技术协会专家委员,北京华通人力资源管理咨询公司、中国机械人才网、《东方模具》杂志社等多家工业媒体专家顾问/编委,清华大学盛景商学院MBA,制造业资深职业经理人。在多家制造型企业先后任工程师、工程技术部经理、制造副总、分公司经理等职。在工程技术、生产制造、人事行政、品质、财务、营销战略、工厂筹建等方面有多年的全盘实战管理经验。

 

 资源与优势:

.1996年南下广东,先后跻身珠三角长三角等制造业发达的经济圈,早期曾自行开发PaulCAD设计软件提升业界设计效率,并入编中国网络名人世界、环球人物资料库、中国IT模具产业概念整合先锋,作为中国国际经济发展研究中心行业特邀研究员,对珠三角、长三角、京津环渤海及西部经济圈的制造业有一定的研究。

.在多家制造型企业先后任工程师、工程技术部经理、制造副总、分公司经理等职。在工程技术、生产制造、人事行政、品质、财务、营销战略、工厂筹建等方面有多年的全盘实战管理经验。

.美国Nitron专家组成员、中国精英网注册认证会员、中国谋士联盟实战派专家、北京华通管理咨询公司培训顾问,同时也是步步为赢国际训练机构、湖南培训在线.com经理人俱乐部推荐职业经理人,培训领域涉及企业战略、团队管理、营销策划、人力资源、采购物流、沙盘模拟、资格认证、语言培训、专业技能、拓展训练、总裁研修、项目管理、个人技能等。

.成功地利用博客优势建立了广泛的价值人脉和图书出版资源,是企博网、价值中国网及模具网、国际模具网、长三角模具网等工业媒体专栏作家,已经出版有《冲压模具技术问答》、《生产管理工具箱》,作品《企业管理九段位》入编《中国管理年鉴》创刊版。

.在全国各制造和管理类核心期刊杂志自由撰稿,是《模具制造》、《中国模具》、《中国机械与金属》、《现代模具工业》、《现代金属加工》等多家行业杂志特约专栏作家。